“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生活于斯,也将终老于斯的河南人,要尽一个河南人的本分。谁不说俺家乡好,我说不好,也要尽力去说,要摆摆河南的好。讲好河南故事,树立河南形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需要堆沙成塔。”张广智在自己的新书《河南 河南》发布会上动情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河南人民出版社和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嵩山书局联合主办《河南 河南》新书发布会,我省著名学者张新斌、王守国、耿相新、黄海涛等对这本书进行了精妙解读,豫记应邀参加。

退休之后,张广智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他以每年一本书的频率,先后为自己从小长大的故乡写了一本书《豫东,豫东》,为自己常年生活的城市写了一本书《郑州,郑州》,甚至为自己居住的区域写了一本书《龙子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广智当过河南农业大学的党委书记、河南农业厅厅长、安阳市委书记、河南省副省长和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退休后除了以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的身份推广着厚重的中原文化,更在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家乡立传,用情之深令人感佩。

之前,豫记曾选登张广智所著《豫东,豫东》和《郑州,郑州》《智说列子》和《故乡炊烟》等书中内容,引发强烈反响。张广智的新书《河南 河南》,封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看河南,实际上是在看中国。我们读河南历史,就是读中国历史。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一个河南长者同故乡的精神链接。

《河南 河南》是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之于河南到底意味着什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文化学者张新斌在该书序言中作了如下解读:

张新斌 | 撰文

河南是什么?为什么是河南?如果你想了解河南,从哪些角度去看河南?从政治、经济、文化、名人,这四个方面,我们终于可以窥见河南的本来面貌了。

河南是“河之南”。讲河南,离不开“河”,也就是黄河。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既可以体验峡谷河道黄河的险峻,也可以体验一边为山丘、一边为平原过渡性河道黄河的嬗变,还可以体验宽广游荡性大河的波澜壮阔。

最核心的地点就是平原与山丘接壤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黄河也就是由这个顶端要么向东北,要么向西南方向流淌。黄河不仅造就了大片的良田,同时也带来了欢喜与灾难。所以要想体验黄河文化的辉煌,要想体验黄河奔腾的壮观,要想体验黄河决漫时人的奋争,到河南来看黄河,到河南认知什么是黄河文化,某种意义上讲在河南体验多样黄河,具有唯一性。

河南最核心的是“中”。以黄河为坐标,有河东、河内、河南之说。司马迁在《史记》中,特别强调“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这里是帝都、帝王之乡。如今河东河内已经成为历史地名,但河南不但是历史地名,也是现代地名。不但是曾在洛阳设置的河南县,也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河南尹、河南道,而且成为了河南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以洛阳为中心,到以开封为中心,如今以郑州为中心。在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中”的理念,以“中土”而“择中立国”,不但“四方贡赋,道里均适”,而成为“天下之中”。也是“阴阳所和”、“风雨所会”、“四时所交”、“天地所合”的“天地之中”。也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气候位置,都是最能称“中”的地方。所以这片地方称之为“中原”、“中州”、“中土”,建国之地称“中夏”,名岳所在称“中岳”。中国、中华民族,离不开“中原”,离不开河南。

河南是中国的“河南”。中国文明的曙光闪亮在河南,从裴李岗-仰韶-河南龙山-二里头,早期文化链条在河南最为完整,河洛古国为代表的古国文明在这里初现。中国文明的形成在河南,由大禹治水开创的夏王朝,夏商周三代的中心在河南,汉晋唐宋的都城在河南,中国历史最辉煌时期的中心在河南。河南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四大古都,大古都的数量,重大考古发现的数量,都占全国第一。讲中国历史离不开河南,体验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中国的最佳地点也是河南,让一切想要体验中国的外国游客“到河南来寻找正宗的中国”,应为不二选择。

张广智先生的《河南 河南》,让我们看到一位曾担任主管文化的省级领导,对河南的解读;一位河南文化爱好者,对河南的理解;一位生长在河南,深爱这片土地,深爱中原文化的长者,对河南的感受。

什么是河南?广智先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名人的纬度,给我们展现了河南历史文化的壮丽画卷。这是一幅令人震撼的,对历史留下深深痕迹的,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只有在河南,能说清楚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只有河南,最有资格说得清楚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看河南,实际上是在看中国;我们读河南历史,实际上是在读中国历史。这就是河南历史文化的特点,也是《河南 河南》的最大亮点。

这部书以简练、质朴的语言在讲述河南。似乎是部教科书,有着对历史事件的权威表述;似乎是部百科词典,有着对历史人物的简约描述;似乎是位长者在讲往事,偶尔还会看到作者当年处理相关事情的真实记述。看到了历史,又看到了围绕历史创造历史的脉动。这是一部在严肃基础上带有故事色彩的教科书,也是一部历史正规书册的文化散文。

我与广智先生交往多年,无论是在安阳与他共论安阳文化品牌,还是在省政府他的办公室中邀我务虚长谈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还是在黄河岸边共同修改完善《大嵩山》书稿,他在政府公务极为繁忙的情况下,还挤出时间与大家共同讨论书稿。尤其是多年主持嵩山论坛,让古老的河南拥抱世界,让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没有深刻的文化情怀,这些事情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豫东豫东》、《郑州郑州》到《河南河南》,在退休后短短的几年里,广智先生的大作,一部接一部的问世。让我们看到了,广智先生豪放另一面的文化儒生的坚韧,以及对人生新的目标不断的追求。

我们将期待着广智先生有更多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河南文化佳作问世。

张新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兼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中原文化名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曾受聘担任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历史与考古,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姓氏文化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