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洪涛教授与前调查记者、公益作家铁木是一对越野跑友,他俩相约报名参加了今年江南100的百英里比赛,在比赛中途遭遇雷电暴雨后,将深山小庙作为避难所。随后,两人与另外47位参赛选手一起,经历了与外界“失联”的7小时,以及寒冷、恐惧、失望与愤怒的情绪交织,直到比赛熔断。安全返回后,痛定思痛,他们在疲惫中分别将自身经历与思考,撰写成文,发布在本号和“越野100”公众号上。

“越野100”发布《江南100|我们在“失联”7小时后等到了比赛熔断的消息》,以及本号发布《梁晶在江南》的文章后,在越野跑圈引起了强烈共鸣,江南100赛事运营暴露出的严重安全隐患,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据悉,接下来一周云丘山赛事因天气预报变更赛道,就是受“江南100”事件持续发酵的影响。

21日晚,越野跑圈一位比较出名的大神找到廖洪涛教授,以中间人的身份想跟廖教授、铁木私下解决问题与分岐。但是,廖教授、铁木觉得,这是涉及到公共安全的问题,还有越野赛行业以后的健康和安全发展的问题。所以他们当即拒绝了私下商谈解决的方式,并商量决定,要向江南一百组委会,还有他们的指导和主管部门发一篇公开信。要求他们尽快回应参赛选手和社会对这次比赛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的质疑进行调查反省,并作相应公开道歉和未来改善方案及承诺。

以下是“公开信”全文——

“江南一百”越野赛赛事组委会、

主办方及相关主管机构:

我们是此次参加宁波“江南一百”雪窦山越野赛(以下简称“江南100”)168公里组的两名选手:廖洪涛(赛事号码557)、铁木(号码721),也是网络上和两篇文章的作者。

4月13-14日期间,第九届江南100越野赛在宁波奉化溪口镇举办,期间由于组委会安全保障机制混乱,导致很多选手与组委会及家人长时间失联,并面临恶劣天气的安全威胁,虽然最终幸运获救,但是引起了参赛选手及其家属,以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次事件暴露了江南100越野赛的各相关主办方在赛事安全保障方面的严重问题和隐忧。

在江南100赛事安全危机发生之后,组委会及主办方至今还没有向受影响的参赛选手道歉,没有向社会各界清楚解释赛事的安全保障机制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也没有对这些安全危机进行反省和检讨,更没有提出未来增强安全保障机制的措施和承诺。

为了更好地推动江南100主办机构对这次赛事安全事故进行反思和改善,在公众之中普及越野比赛的常识和安全意识,我们根据在参赛过程中直接遭遇到的各种安全困境,以及在两篇文章发布之后收到的大量来自其他参赛选手的反馈,现将“江南100”可能存在的系列违规操作、以及因此导致的赛事安全问题向相关管理和指导机构提出举报,并恳请相关机构对系列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之后,责成赛事组委会向所有的受影响的参赛选手作出说明和道歉,并提出安全整改承诺和具体措施,杜绝未来再次出现类似的安全隐患。

第一,江南100主办方涉嫌虚假宣传。赛前主办方在各类宣传文案中大量使用“不设限”、“线路设计更简洁更美式,加强可跑性”、“能够成就一场最高完赛率和最大规模的百英里赛事,正是源于开放包容的参赛门槛以及可跑性超强的友好赛道”等诸多宣传用语,诱导一些新人及跑量不足、准备不足的选手报名参赛。这些宣传用语导致了今年江南100赛事各组别3000余人报名的盛况,但是也给赛事本身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据多名参加诸多类似赛事的选手反映,此次江南100的一些赛道设计,非但不像主办方宣传的那么友好,而是难度很大,部分赛道危险系数很高,而主办方在相关危险赛道的支援救援服务严重不足,导致一些选手在比赛时险象环生。

第二,江南100报名涉嫌把关不严。168组别选手报名标准是要求过去3年内有至少一场100公里完赛证明或者两场50公里的完赛证明,但事后部分选手透露,有些人仅凭一张完赛照片(有可能是PS的)或者其他人的完赛记录就能报名成功。

第三,江南100强检不严,敷衍了事。赛前组委会公布的强检装备,在领取赛事包时确有检查,但是在CP5青虎湾的检查敷衍了事,仅对冲锋衣和充电宝做了检查,对保温毯、GPS、保暖内衣、头灯电池等其他强制安全装备均未检查。

第四,江南100赛道设计不合理,安全隐患多。一是通讯盲点太多,在“四明七尖”一段50多公里山路中,赛道难度高的同时通讯失联路段频繁;二是检查点之间距离设计过长(最长一段距离为15.9公里),中途无志愿者引导,危险系数极高。

第五,江南100组委会在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发布预警和赛事熔断机制极其迟钝和混乱。据了解,当地气象部门在4月14日凌晨2时前就已经发布了恶劣天气预警,从凌晨3时开始,110公里和168公里组的绝大部分选手都已经在山野中面临极端恶劣的雷暴天气,但是参赛选手并没有收到江南100组委会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警报,一直到5点16分组委会才向参赛选手发出禁止离开补给站到通知,6点25分才到发出熔断指令,到8点12分才发布正式的赛事终止通知。在这几个小时的极端恶劣天气期间,不仅被困伏龙寺49名选手彻底失联,网络赛事画面显示还有很多选手正在经过暴雨洪水路段,甚至多人涉险过河。此期间没有出现人身伤亡等意外事故纯属幸运。

第六,江南100赛事对紧急状况应对不足,救援不力。仅以伏龙寺49名被困选手为例,从被困到获救,中间长达7个多小时,而7个小时内,有两名女选手已经开始发烧,部分选手出现失温症状,但是这个过程中,组委会一直到6-7点收到选手们冒雨上山找到信号发出的紧急救援呼叫后,才派人到现场询问,将近10点才安排受困选手前往救援车辆。同时赛后亦有其他选手反馈孤身一人被困山中,几近失温。事后赛事总监接受媒体采访所谓的“救援精准”,不知从何说起。

第七,组委会一再强调关键时刻救命的GPS,在关键时刻形同虚设,毫无用途。受困于伏龙寺的49位选手在几个小时内多次按GPS点紧急救援键,但是组委会对此毫无反应。我们不知道是组委会根本收不到GPS的紧急呼叫?还是组委会漠视GPS的紧急呼叫?

中国的越野赛事,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近些年来蔚然成风,一方面无缝对接国际各大赛事及评判体系,另一方面也培养出诸多个性鲜明的赛事品牌及成绩突出的选手,可以说,这是全体中国越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跨越式发展带来的经验不足和漠视安全也足够致命,甘肃白银事件殷鉴不远,成为中国越野人心中永远的痛和教训。

此次江南100赛事,虽然沿途风景优美,志愿者和救援人员热情和负责,但是在赛事安全保障方面诸多细节上隐约有白银事件的影子,虽未造成严重人身安全后果,但是如果不积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和大幅提高安全运营水平,日后办赛恐留更严重遗患。

为此,我们向各相关机构和部门呼吁——

第一,彻查上述关于此次江南100赛事的诸多环节,是否存在违规情况,有哪些内容违规,并向选手及公众做公开说明,提出未来的整改措施;

第二,请组委会向选手详细说明从凌晨三时开始降雨到决定熔断的几个小时内相关决策的出台过程和依据;

第三,呼吁江南100组委会向被困暴雨中的选手及家属公开道歉;

第四,请赛事总监个人站在行业高度上针对此次活动的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并公布以后继续举办类似活动的完善举措和承诺;

第五,参照其他赛事,向所有受影响的选手进行合理补偿。

第六,在江南100组委会及其负责人进行上述安全问题深刻反思和公开道歉,并制定落实彻底的安全整改措施和承诺之前,促请相关主管部门暂停其举办超过100公里的越野赛事,以确保参赛选手的安全。

江南100系列赛事迄今已经举办九届,是中国户外越野的热门赛事之一,无数人台前幕后的工作、地方政府大量公共资源的投入、众多积极热情的选手志愿者和相关赞助方支持方,成就了这一品牌。为了让这一赛事品牌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让更多爱好越野的人更安全地参与,我们特发出此公开信,恳请相关机构和部门尽快给予回应和答复。

举报人联系方式:

廖洪涛,3672058812@qq.com

铁木,64608521@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