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而张学良却向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

这一命令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以东北军当时的军事实力,如果选择抵抗迎战,胜算又有多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沦陷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的柳条湖地区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关东军随即对北大营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并展开了对沈阳的全面进攻。

在那个动荡的夜晚,张学良向东北军传达了关键命令:

“不准抵抗,不准动,将武器存入库房,宁死不屈,集体成仁,为国家奉献牺牲。”

第二天,张学良在协和医院接受天津《大公报》记者采访时,重申了他的立场:

“我早已命令我的部队,面对日本军队的挑衅,不得进行抵抗。因此,在北大营的我军,已经提前被命令将武器收回,存放于库房中。”

正是由于这一不抵抗的命令,北大营的8000名守军竟被仅有300余人的日军击溃。

然而九一八之后,东北地区其实也并未完全沦陷。

黑龙江省依然在马占山的控制之下,尽管吉林的熙洽投降了日本,但李杜、丁超等人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依旧强大。

特别是在辽西的锦州和辽东一带,反日情绪高涨,民众和军队的抗日行动此起彼伏。

尽管日本关东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际上东北的局势是错综复杂的,双方势力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在这一关键时刻,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锦州。

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张学良指挥东北军进行抵抗,不得再放弃锦州这一战略要地。

然而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锦州,张学良的部队被迫撤入关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州的失守对张学良及东北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使得他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大幅缩减,只剩下了长城以北的热河地区。

而此时,日本的满洲国已经宣告成立,并在其建国宣言中将长城以北的东北四省,包括热河在内,都划归其所谓的“法理领土”。

1933年2月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抵达北平,与张学良等二十多名将领共同发表了“保卫热河”的通电。

可惜在这次保卫战中,张学良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军事调动和人事安排上的各种失误,导致了防御力量的薄弱和指挥系统的混乱。

热河的战斗并未持续多久,不到10天的时间,就由于准备不足和组织混乱,被日军突破了防线。

最终热河抗战彻底失败,东北全境沦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华全面侵略的开端。

当时,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主张在对抗外敌之前先解决内部问题。

这一政策,导致了对日本侵略的消极态度和“不抵抗”的立场。

国民党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能够伸张正义,不仅未能有效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反而使得东北三省迅速落入敌手。

兵力差距

在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人们通常会认为,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火力上远不如日军,这才使得战争变得艰难。

然而对于1931年中国东北的局势,这个说法就不再适用了。

那一时期的东北,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作霖时期,东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了。

当时,东北的大豆产量占据了全国产量的70%,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的37%,出口贸易的比例也达到了37%。

此外,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50%,铁矿储量更是高达79%,煤产量也占到了全国的36%。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东北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丰富和经济的繁荣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东北的工业基础也十分雄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为东北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军阀割据的局面中,东北军的影响力和实力在全国范围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无论兵力规模还是武器装备都优于日本关东军。

当时的关东军主要由一个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大队组成,总人数大约为一万多人。

再加上其他可以动员的军事力量,总体兵力在三四万人左右。

而东北军依托于雄厚的家底,总兵力大约在40万人左右,共编有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

当时,张学良为了支援蒋介石,将东北军精锐和大部炮兵都分布在了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

尽管如此,驻守在东北的正规军也有十六万,非正规军四万多名。

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不仅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在装备和训练上也相对更精良。

具体来看,东北军当时拥有大中型火炮600多门,迫击炮2000多门,还装备了2000多挺机枪,步枪更是有几十万支。

除了这些之外,东北军还拥有15辆坦克。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关东军只有200挺机关枪和150个掷弹筒,火炮也仅有40门,且没有装备飞机和坦克。

在九一八事变中,沈阳北大营的战斗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