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在姜夔的笔下,范成大隐居的石湖别墅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不染尘埃,家在藕花深处,怎不让人向往?但相比姜夔的可望不可即,我更喜欢范成大淳朴的田园诗。

范成大落职归隐石湖后,按春、夏、秋、冬四季,十年间共写下六十首田园诗,题为《四时田园杂兴》。

相比于王维和孟浩然,范成大的田园诗更接近农村生活,钱钟书赞其“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值此暮春时节,分享三首范成大描写晚春田园的小诗,愿他笔下静谧安暖的田园生活能带给你温馨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宋 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其一》

赏析

莼菜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胶质,鲜墩细滑,与茭白、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生长在长江流域,以西湖和太湖最为知名。

芹芽”即水芹菜的嫩芽,洁白如玉,营养丰富,口感美味,“(xi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可供食用,这些都是都长在石湖边的野菜。

莼菜的叶片呈盾状,叶面绿色,叶背带紫色,彼时诗人荡着小舟,在石湖上采一些紫青色的带着荷叶香的莼菜,又从湖边摘些芹芽,拔些薤草。

溪毛”指野菜,就是指此诗中的莼菜、芹芽和薤草的根茎,清洗干净后,诗人就用这些新鲜的食材,在小船上作了一顿简单而又美味的晚饭。

“短蓬”就是小船,“横塘”在苏州市西南,范成大有“年年送客横塘路”之句,此诗的“短篷风雨宿横塘”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之意。

彼时,范成大退隐石湖,远离朝堂,没有案牍之劳形,不在为仕途奔波,放下了荣辱得失,所以他能在饭后悠然自得地躺在小船里,任其漂浮。

02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般熹微。
老翁倚枕听莺鸣,童子开门放燕飞。———宋 范成大《晚春四时田园 其十一》

赏析

下了一夜的雨,早晨天色虽然放晴了,却不能下田劳作,所以人们不用急着起床,尽管晨光已经映红了窗棂。

老人起床还未出门,倚着枕头听窗外叽叽喳喳的鸟鸣,淘气的孩子们起来了,推开门放出外屋里盘旋的燕子。

鸟雀呼晴,朝阳初起,雨后的清晨湿漉漉的,这是一个安静的小山村,人们陆续起床了,炊烟渐渐地升起来。

枝头的雀鸟,盘旋的燕子,欢快的孩子,安详的老者,难得闲下来的男女主人公,雨后的早晨,清新又恬静。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有别于王维的纤尘不染,同是田园诗,范成大诗中有人带着烟火的味道。

历历在目,呼之欲出,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经历,描摹不出如此生动有趣的山村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宋 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其十二》

赏析

天色向晚,倦鸟投林,路上行人稀少,没有了白天的热闹,沉沉的暮霭从前山一直弥漫到人家的柴门。

石湖中,那放鸭的小童正熟练地摇着船桨,将水中饱食的鸭子们聚拢到一起,驱赶上岸,再带回家中。

前两句描写山村的静,天色渐暗,倦鸟归巢,行人稀少,后两句写动,小童摇舟赶鸭,充满盎然生机。

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课文,火红的太阳隐到了山那边,孩子们骑着牛回家了,村子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

诗中有鲜活的人,有触手可及的生活,有蓬勃的生机,这就是田园诗的魅力吧,打动人心,引人共鸣。

就比如范成大此诗,原本昏暗的色调,因为赶鸭小童的加入,画面立时温暖明亮起来,给人家的温馨。

后记:

老家在大山深处。我妈说我小时候比男孩子还淘,下河摸鱼,上树抓鸟,不知道被训过了多少回。

我知道乌拉草什么时候返青,我能爬树顶摘最嫩的榆钱,我会趴在窗前看雨水顺着树干汩汩流淌。

清浅流年,岁月静好。离开家乡好多年,许多往事都模糊了,唯独忘不了少年时田间奔跑的情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笔下的鲜活的春景,对我来讲一点都不陌生。

而读范成大的田园诗,就宛如昨日重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并不遥远的过去,淳朴宁静,岁月静好。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牡丹才绽,樱桃刚熟,一切都刚刚好,并不会因暮春而暗淡了时光。……

参考文献

《宋史 范成大传》

本文首发百家号,原文链接: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review=1&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807694391844554606%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