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洪凌来说,绘画中的空间是一种有限空间,是对空间进行限制后的表达。洪凌作品中对天空的表达,就是对空间的一种处理方式,它不是画出真实的天空或是画出天空的真实感觉。

洪凌并不刻意在作品中表现空间的深远或者再现天上的白云,他赋予作品的只是一种平面的色彩感觉。空间在作品中的作用可能趋向于装饰,也可能趋于现代的平面构成,无须强调空间的真实性。在洪凌的作品中,山与山相叠,不追求其间的虚拟距离。虽然山的交错会有远近的识别,但是在视觉里,这种远近体现的只是节奏,引导着我们的眼睛在画面中进出有致,从而产生一种空间节奏,而非可游可居的真实空间感。画面中色彩的前后运动引导我们的眼睛和心灵产生流动,在洪凌的画里打动人的不是一种视觉的深远。

洪凌作品中的物象有平面化的简洁,也有重叠笔触的肌理,正如中国画论中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实际上,洪凌作品中具有中国画中经过抽象提炼的黑白关系和虚实关系。

洪凌的油画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已经与传统的油画不太一样,而是更接近中国画的美学理想。由此,洪凌认为中国绘画的理论在今天可以转换并应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国画就是国画,油画就是油画。油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学油画的人形成了一种在物理观察基础上的心理构造、观察方式和视觉习惯,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密不透风、体积塑造的造型方式,因为西方的文化和艺术是建立在科学与宗教的基础上的。
——殷双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