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事,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定了,时间就在下周二,总共要待4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前几天访华的耶伦不同,耶伦是美国财长,管经济的,中美之间要贸易往来、金融合作,这些事归她管。中美外交关系好不好,碰到一起了,能不能和和气气、有商有量的,这个不在她职权范围内,她管不到;硬要管的话,那就是越权了。

但布林肯是国务卿,拿咱们中国的职位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相当于中国的外交部长。当然,中美制度不同,肯定也不能这么简单的类比。

对于布林肯访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改善中美关系,这个是归布林肯管的。还有部分人,关心的更深一些,就是中美能不能回到过去的“蜜月期”。

聊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弄明白,中美关系是好是坏,根源在什么地方?

很多人会说,美国相信“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老二要崛起,一定会和老大打一架,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打法。把这套理论,套用到中美头上,就是中国一定会和美国,来一场殊死的搏斗。既然这样,美国要是还和中国好好相处,让中国继续发展,那不成了傻子吗?美国当然是要趁着自己还有优势,全力打压中国,想尽一切办法,把危险提前扼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真的是最根本的原因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根源在于,要看中美之间,到底有没有强大的共同敌人。比如,中苏交恶后的苏联,“911”事件之后的恐怖主义。

在这些时间段里,中美关系都处得比较好。是中国这时候,对美国一点威胁都没有吗?还是美国不知道中国的潜力?都不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潜力,和在美国眼里的“威胁性”,都是看得见的。不然,美国也不会二战后全面封锁中国,冷战后又多次试图挑起冲突,比如南海撞机、轰炸南联盟等。

但现在,中美之间,没有强大的共同敌人了。相反,从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国家战略来看,中国才是他们强大的共同敌人。所以,同样的道理,中国没低头,或者美国没认输之前,中美之间,是不可能回到过去“蜜月期”的,只能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内,上下起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最近美国高官、企业高官频繁访华,领导人、防长联系频次增多,金融、经济合作会议密集召开,从这些迹象来看,中美之间的关系,多少还是改善了一些的。但就像刚刚说的,上限就只有这么高,再怎么改善,恐怕也终究好不到哪里去。

正所谓:中美风云变幻间,外交角力未停歇。高层访华频互动,根源已改难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