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两边的兵力什么的,要看怎么计算。

常公说的八十万对六十万,这肯定是电影里的台词,常公和国军统帅部其实对解放军的纵队到底是什么级别的战斗单位一直心里不清楚,以为就是万把人,所以是不可能知道当时华野这边有六十万人的。

华野当时的野战部队总计大约四十万人左右,中野一开始投入的部队大概也就十二三万人,加起来也没有六十万人。

不过,在淮海战役开打之后,华野和中野都在不断的从后方抽调地方部队来补充一线部队,光是华野这边,就先后投入了四十万人,中野虽然一开始只有十二三万人,但打起来之后,也抽调了一些之前的地方部队参战,所以总计大概也有二十万人左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粟裕不仅考虑要把济南刚起义的吴化文的部队投入战斗,而且甚至考虑过要把刚在徐州外围的贾汪起义的何基沣、张克侠的部队投入战斗。加上不断补充被俘的国军俘虏,所以先后投入的部队总量其实是远远不止一开始的人数的。

国军的情况,除了先后被歼灭的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还有一些外围的部队或者是参战,或者是计划参战,但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实际上没有参战的。

比如参与了南线作战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合计也大约有四个军,十万人左右,西线先后投入的张轸兵团,以及本来要投入进去但实际上因为白崇禧阻拦没有赶过来参战的宋希濂的十四兵团差不多十四万人,如果都计算在内,八十万人其实也是有的。

此外,还有原定要参战的冯治安所属的绥靖公署下辖的部队,也要改编成野战兵团参战,但战役刚开始,何基沣、张克侠起义,冯治安也不被信任了,剩下的部队都被送到了后方。

因为按照电影中常公的设想,淮海战役是最后的双方决战,所以是要彻底集中兵力,不仅是华东和中原地区的部队都投入进去,而且连华中地区的部队都要投入进去的,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两个战区的部队,合计八十万人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实现。

而且,常公在战前只是放弃了陇海路徐州以西的郑州、商丘等地,也就是中原地区,整个郑州绥靖公署都放弃掉了,但华中地区只是抽调了黄维兵团,并没有打算彻底放弃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抽调宋希濂兵团也是在杜聿明集团被包围之后才想到的办法,一开始没有这个计划。

在这个意义上说,常公在战前其实是不可能知道解放军这边有六十万人的,也不知道国军这边最终先后投入的部队会达到八十万人,甚至解放军这边也没有想到这个战役最后规模会变成这么大。

但常公认为“优势在我”,这一点倒是肯定的。因为他对华野的兵力估计是大约二三十万人,所以集中邱清泉、李弥、黄百韬、孙元良和黄维兵团,加上刘汝明,李延年和冯治安这些原本担任地方驻守任务的二线部队,数量上还是有优势的,所以才有优势在我的判断。

如果他知道解放军这次战役光投入的一线作战部队就可以达到六十万,这个仗根本就不用打,因为常公自己也不会觉得优势在我了,就打不起来,至少不会是这个打法。

所以说,八十万对六十万这个说法,只会在战后总结和电影台词里出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高估了国军的情报搜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