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露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知名左翼女作家卧底汪伪之后,再也“回不来”了……

1982年12月5日,北京朝内大街一座筒子楼里,背负43年汉奸骂名的一代才女关露,在得到平反昭雪,并完成了回忆录以及纪念老上级潘汉年的文章之后,一把过量的安眠药,便化作游魂,飘然而逝,唯留给人间一声长叹与一段凄美哀怨的故事。当年才华横溢,与丁玲、张爱玲齐名的上海滩才女,为何不能“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关露个人的悲剧。

同年12月18日,由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关露座谈会上,一批老文化人情绪颇为激动。丁玲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充满阳光,但是阳光照不到她。”夏衍说:“解放后30年关露内心一直非常凄苦。她的死必有原因。”周扬说:“她是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但直到她生命结束,方被人提起,才受到表扬。这也是一个教训。”著名画家许幸之的书面发言说:“关露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的女诗人,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党员,坚强勇敢的好战士。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她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深入虎穴,降伏敌人,不惜牺牲个人的名誉地位,虽身败名裂而在所不计,为抗日救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像她这样一生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坎坷曲折离奇的身世的人,在中国妇女界是少有的,在中国文艺界更是少有的。”

而鲁迅之子周海婴也回忆说:“为了党的事业,在特殊的战场上,关露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甚至于牺牲了爱情和家庭。她应该是革命的功臣。但解放后两次入狱及后来孤独凄凉的生活,使她含冤委屈地离开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丁玲、张爱玲并称“上海滩三才女”

关露原名胡寿楣,原籍河北宣化县,1907年出生于山西省右玉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她的父亲在山西担任小官, 在关露7岁时就去世了。她的母亲早年受过新式教育,在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关露阅读了大量古诗,从此爱上了文学。关露15岁时母亲病亡,她与妹妹胡绣枫流落到南京,与外祖母和二姨妈生活。192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后转入哲学系。在学校,关露联合女同学反对思想封建的女生宿舍指导老师,被校方开除。她离开南京来到上海闯世界,认识了两位年轻的作家——张天翼和欧阳山。1930年,关露在欧阳山主办的《幼稚》文学周刊上发表小说《余君》《她的故乡》等,后经介绍,加入上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关露积极参加上海左联的抗日活动,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战场上,关露向士兵们朗诵自己创作的反帝战斗诗篇《故乡,我不能让你沦亡》。回去的路上,丁玲说:“关露的诗,听来这么感动人,因为她的诗是用心作出来的,她是用心在朗诵!”

经过抗日运动的烽火洗礼,1932年春,关露在上海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任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宣传部副部长。1933年丁玲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