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小村子坐落在两山之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适合耕作。村里的人朴实善良,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最近在附近的村子,有些孩童在家里莫名奇怪的消失了。孩童的父母找遍了村子,也未发现踪迹。有的人说,会不会被狼给叼走了。有的人说,会不会被妖给吃掉了。还有的人说,会不会被拐人的贩子,给掳走了。这件事情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村子里并没有孩童丢失,大人们只把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未引起重视。

这天,村里的一位老木匠张师傅,在自家院子做木工活。前天隔壁村的一位员外,找他定做两套桌椅。他正挥汗如雨地打磨着桌椅,累了便端起身边的一个茶壶抿一口。

这时,他瞧见门口正有一个卖货郎走过。这种卖货郎就是靠走街串巷,各个村子走动,卖些日常的用品,赚点差价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木匠觉得这个卖货郎跟别的卖货郎有些不同,他为何不吆喝叫卖呢?老木匠敞开着大门,也未见他来询问是否需要买东西。

老木匠喝完茶,就继续干木工活。在他干活的时候,听到那个卖货郎,敲响了隔壁邻居家的大门。

卖货郎说道:“敢问有人在家吗?能不能给口水喝,我是一个卖货郎。”

卖货郎敲了几下,见屋内没有动静,便继续向前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木匠知道隔壁邻居下地干活了,根本没人在家。老木匠觉得好生奇怪,我这大门敞开,未见他来讨水喝,别人家大门紧闭,他偏偏去敲门讨水喝,这人怎地如此奇怪。

老木匠虽觉奇怪,但未作他想,埋头继续干他的木工活。

一会儿功夫,那个卖货郎又从他门前经过,老木匠又瞟了他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瞟,老木匠又觉得奇怪。刚刚卖货郎经过的时候,肩膀是在担子的中间位置。这次卖花郎的肩膀往前面靠了许多,感觉前面那个筐很重,后面那个筐很轻。看着卖货郎筐上摆的货,并未见卖出去。

老木匠越想越觉得这个卖货郎,非常非常奇怪。

一是,他卖货为何不吆喝?

二是,他为何专挑年轻壮劳力们皆下地干活,他才到村里来卖货呢?

三是,他为何专挑紧闭着的大门讨水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木匠联想到附近村子,孩童在家里莫名奇怪消失的事情。老木匠放下手里的活,决定跟踪这个卖货郎,看看他是否与此事有关。

老木匠在后面看到,卖货郎又去敲响了一户大门紧闭的宅子。

卖货郎说道:“敢问有人在家否,我是一个卖货郎,能否赏口水喝?”

房门吱呀一下打开,一个孩童出现在卖货郎眼前。孩童指着一边的水缸说道:“水缸就在那边,你自己去喝吧。”

卖货郎挑着担子进宅,问道:“小娃娃,你家大人在家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童回道:“爹娘皆下地干活去了,家里就剩我一个。”

卖货郎听完,嘴里露出了奸笑,只见他放下担子,从袖子摸出一块手帕,走到孩童身边,用手帕捂住他的口鼻,孩童便晕了过去。

卖货郎将孩童放到筐里,挑着担子朝村口走去,此时他的肩膀又回到了担子中间位置。

老木匠在后边看得一清二楚,他终于知道卖货郎,为何专敲大门紧闭的宅子讨水喝了,原来他这是在踩点,这个卖货郎就是个人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木匠不敢上前阻拦,怕卖货郎狗急跳墙会伤害孩童。老木匠扭头就跑,去找村里那几个好吃懒做,没下地干活的年轻人。

老木匠知道卖货郎担着两个孩童,肯定走不快。他吩咐几个年轻人抄近路到村口,假装从外面干活回来的人。接着假装要买卖货郎的货物,慢慢靠近他,出其不意将他一举擒下,这样就能让他没有机会拿筐里的孩童做要挟,保证了孩童的安全。

事情的发展皆如老木匠所料,几个年轻人将那卖货郎绑了起来,从两个筐里解救出两名孩童。最后,老木匠与几个年轻人将卖货郎绑到了县衙,交由县令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令命捕快搜卖货郎的家,又解救出了两名孩童。在县令的审问下,卖货郎老实交代,原来附近几个村子的孩童莫名丢失,全是被他拐卖掉了。男童卖给别人当奴仆,女童卖到青楼。

县令大怒,将卖货郎判了死罪,下令将他斩首示众。同时,县令派人去寻找卖货郎拐卖的孩童,尽力将他们救回来,送还给他们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的人们知道了老木匠的英勇事迹,都纷纷来到他的家里,向他表示感谢和敬佩。老木匠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大家夸奖。我希望大家以后多注意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独自在家,防止再有人贩子来害他们。”

村里的人们听了老木匠的话,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会加强防范,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从此,村里恢复了平静和安宁,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