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玛蒂亚·森著,邱振训译: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阿玛蒂亚·森回忆录》,时报出版社2024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哈佛大学经济系与哲学系教授。从1998到2004年担任剑桥三一学院院长,199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著作包括《正义的理念》(The Idea of Justice, 2010)、《身分与暴力:命运的幻象》(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 2007)、《好思辩的印度人》(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2005)、《经济发展与自由》(Developments as Freedom, 1999)等。

译者 邱振训: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博士。近期译有《冲浪板上的哲学家》、《战斗的面貌》、《未来关我什么事》、《不想工作》等书。

我最早的儿时记忆之一,就是被船只的汽笛声吵醒。我那时候才快三岁。那汽笛声吓得我马上坐了起来,我爸妈一直安慰我没事,我们只是从加尔各答沿着孟加拉湾要航向仰光而已。我父亲原本在现今划属孟加拉的达卡大学教化学,这趟旅程是应邀到缅甸的曼德勒担任三年的客座教授。我被汽笛声吵醒的时候,船已经顺着恒河从加尔各答往海上航行了一百哩远(当年加尔各答还是个大船可以停泊的港口)。父亲告诉我,接下来我们要出海航行好几天,才能抵达仰光。想当然,我当时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出海,更不知道人们有那么多种方式到各地旅行。但是我那时确实有一股展开冒险的感觉,对于我前所未见的大场面感到无比兴奋。孟加拉湾的海水是那样的湛蓝,就好像是从阿拉丁神灯里倒出来的一样令我目眩神迷。

我记得最早的事几乎都发生在缅甸。我们家在那边住了三年多。有些事物对我仍是历历在目,像是曼德勒的美丽宫殿、宫殿外头那条迷人的护城河、伊洛瓦底江两岸的风光景致,还有我们处处可见的寺庙塔楼。曼德勒留给我的印象是那么优雅美丽,但在别人口中却是肮脏污秽的模样,我想,就连我们当时住的那间传统缅甸房屋也同样在我的爱意渲染下格外漂亮了吧。但说真的,我当时确实是快乐无比。

我从小就开始四处旅行。在缅甸度过了童年时期后,我回到了达卡,但接着很快又搬到了桑蒂尼盖登去就学,著名的大诗人泰戈尔在那里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包含我在内,我们一家子都深受泰戈尔的影响。我这本回忆录的书名就是借用了他的《家园与世界》,可见他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在桑蒂尼盖登的泰戈尔学校认认真真地读了十年后,我又搬到了加尔各答去上大学。我在加尔各答认识了不少好老师和好同学,课余之暇,我们还经常到大学隔壁的一家咖啡厅里讨论争辩。之后我就到了英国剑桥,这一趟走的同样是迷人的海路,只不过改从孟买出发到伦敦下船。剑桥这地方以及我就读的三一学院所传承的辉煌历史,深深叫我心荡神驰。

接着我又到了美国,先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麻省理工学院教了一年,然后又到了加州的史丹佛大学。我在辗转四处的期间也曾好几次想落地生根,最后又回到了印度(途经巴基斯坦的拉合尔与喀拉蚩),在德里大学教授经济学、哲学、赛局理论、数理逻辑,以及相对崭新的社会选择理论。历经这三十年的前半生,我成为了一个兢兢业业的年轻教师,期盼着人生接下来更新、更成熟的另一个阶段。

在德里落脚后,我开始有时间可以省思这丰富多采的早年经历。我认为要思考世上不同文明,共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进路。其中一条是采取“碎片式”观点,把纷呈万象都当作是不同文明的具体展现。这条路子认为不同碎片之间彼此敌对,近来可说蔚为风潮,恐将延续“文明冲突”的看法。另一条进路则是采“包容式”,专注在从各种不同展现里找出最终那个文明──也许可以称之为“世界文明”──开枝散叶的证据。这本书当然不是要研究文明的本质,但是各位读者可以看得出来,我对世事还是比较倾向于包容式的理解。

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到纳粹在上个世纪的侵略,从邻里冲突到政教战争,各种不同信念之间总是争斗不断,但是也总有一股包容求同的力量来抵抗冲突。只要睁眼看看,就能发现族群与族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总能彼此体会谅解。行遍天下,更会处处发现指向追求宽大包容的各种蛛丝马迹。千万别低估了我们彼此切磋学习的能耐。

人生大乐之一,就是能有人彼此切磋相伴。西元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曾于印度居住多年的伊朗数学家阿尔─毕鲁尼在他的《印度史》中曾说,彼此学习,不仅共享知识,更能共存共荣。他介绍了印度在一千年前就发展出来的数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与医学,更证明了人类确实可以透过友谊而扩增知识。阿尔─毕鲁尼对印度人的那份亲昵让他对印度数学与科学产生了兴趣,成为了数学与科学专家。不过尽管亲昵,他还是不免要对印度人打趣一番。他说,印度人的数学非常好,但是印度学者最了不起的才能却是另一点:他们总是能够把自己一无所知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

如果我也是这样,那我会对自己这种才能感到自豪吗?我不知道,但是说不定我应该从只说自己确实知道的事情开始。这本回忆录就是这份努力的小小尝试,无论我谈的这些事我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但至少总是我的亲身经历。

文章来源:井井日志——《家在世界的屋宇下:阿玛蒂亚·沈恩回忆录》序

Table of Contents

谢词

梵文拼法说明

第一部分

第1章 达卡与曼德勒

第2章 孟加拉的河川

第3章 没有墙的学校

第4章 外公外婆来作伴

第5章 争论的世界

第6章 历史的分量

第二部分

第7章 最后一场饥荒

第8章 孟加拉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第9章 抵抗与分裂

第10章 英国与印度

第三部分

第11章 大都市加尔各答

第12章 学院街

第13章 马克思的用处

第14章 早期的一场抗战

第15章 到英国去

第四部分

第16章 三一学院的大门

第17章 不同圈子的朋友们

第18章 什么经济学?

第19章 欧洲在哪里?

第20章 对话与政治

第21章 在剑桥与加尔各答之间

第22章 道布、斯拉法与罗伯森

第23章 美国行

第24章 重看剑桥

第五部分

第25章 说服与合作

第26章 近悦远来

注释

五一·新疆(4·29-5·6):探源中华石窟艺术起点,倾听丝路世遗交响

暑期游学德国、奥地利、意大利(7.12-20)|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南北欧史地壮游

梁永安教授带队|5月日本游学:从文学角度重看日本历史与美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