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银川下雨,威记经过高台寺,发现这里竟然被水淹了,积水还是蛮深的,一副破败不堪的模样。这也让威记感到惊讶,要知道,旁边就是红花渠,并且曾经的高台寺真的是在一个高台子上的,不说淹水,就算是藏水都难。

说起高台寺,它曾在银川的历史上显赫一时,并且历经磨难和迁徙,如今落寞而不为人知,只留其名不见其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台寺,始建于西夏初期。那时候李元昊立国,奉佛教为国教,在黄河西岸边,银川城(那时候叫兴庆府)的东边(十五公里处)兴建了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群,作为皇家寺院以礼佛之用,每逢节日,皇家就会浩浩荡荡前去祭祀礼佛,好不隆重。

为什么要建在河边?因为那里开阔,并且可以西南望,有遥祭先祖的意思,同时也是为了彰示不要忘本。而由于在河边(如今的洼路村),寺院把地基垫得很高,并且由于是皇家寺院,《西夏书事》记载: “高台寺及周围的佛塔,高数十丈。”自然是气宇宏伟,于是得名高台寺。可惜的是,随着西夏被灭,兼之黄河改道,高台寺被毁。

据史书记载: “(高台)寺始建于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公元1047年),有浮图。寺及浮图皆高数十丈,藏中原所赐《大藏经》,召回鹘僧人居之,演绎经文,意为西夏文。为当时西夏皇亲国戚举行重要佛事活动的场所。寺旁依大湖千顷,湖光水色,气势不凡。明时已废。”

到了明朝时期, “高台寺,故城尚在,问之老者,元时呼为‘下省’,今谓之高台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城”字,说明高台寺除了是皇家寺院,由它衍生出来的那些服务皇家祭祀需要的服务的人,就在寺院周边聚集成为一个聚居地,慢慢就成了“城”。

虽然败落了,可是,在明初还是风景不错的,像靖庆王朱旃之子朱秩炅就写有《高台寺八咏》描述高台寺遗址周边的风光,他分别冠以“兰阜秋容”、“大河春浪”、“渔村夕照”、“渠上良田”、“废垒寒烟”、“庄前丛柳”、“古寺晨钟”、“秋郊晚笛”之名。让人能感受到当时高台寺遗址的别样风情。

到了嘉靖十八年,都御史杨守礼巡抚宁夏,他公干之余也来到了高台寺旧址游览,时值春天,风和景明,杨守礼兴之所至,写下了一首七律《春日登高台寺》:

元戎招饮高台寺,马首春风入面和。

草树万家分绿野,云山千里间黄河。

老来较射犹能壮,兴到吟诗不厌多。

文武同官俱塞外,好将忠义共磋磨。

抒发了自己想在宁夏镇有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事实上他确实也为宁夏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比如说修赤木口长城(如今的三关口),疏浚南塘园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诗的前面还有小序,写道: “高台寺在城东十五里。夏寺废,台高三丈,庆恭王重修之。下有大湖千顷,山光水色,一望豁然。” 这个庆恭王是朱旃的四世孙朱寘錖 ,于公元1491年至1498年在位,他离杨守礼出任宁夏巡抚(明嘉靖十八年,即1539年)的时间相隔也就四十多年。

而在志书载: “旧在城东二十里,为黄河崩没,明万历时庆府移修在清河门外,红花渠东,乾隆二十三年民(人)捐资重修。”

说明黄河改道在明嘉靖年和万历年之间,然后高台寺才移到银川城外红花渠边上重建。

迁移过来的高台寺依旧延续了旧寺的“高”。底台子就高三丈,很有气势。面对丽景园和金波湖。站在寺前,碧波荡漾,芦苇丛丛,水光山色尽收眼底。

清代沈辂,写了一首九月九日登高台寺借景抒怀的诗:

《九日登高台寺》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来到了清代,银川城东风貌和明朝是明显不同的。它已经成为了成了文人们“数杯茶罢诗情泼”,和“对酒披襟(形)独放”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老人们说,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它还屹立在城东,俯瞰银川城。可惜的是,后来遭到毁损,大难之后,只剩下两尊石狮子,存放在小学里。

而如今的高台寺名字是在,可是,已经少有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了,要不是有老人说,威记也都找不到它。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