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海地铁“闸机常开门”模式在3号线张华浜站、4号线杨树浦路站、15号线吴中路站这3座车站试点实施,这意味着在这三个站点乘客只需刷卡或扫码进站,无需再等待闸机门开启和关闭。

试点首日,记者来到15号线吴中路站发现, 大部分乘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出站,但也有一些乘客看到打开的闸机门愣在原地,还有个别乘客因此走错方向。至于大家都关心的“逃票”问题,现场并未发现,且据记者亲测,想要“逃票”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上海地铁“闸机常开门”试点首日,有人懵了,有人走反了!记者亲测:“逃票”不容易

有人懵了,有人走反了,但“逃票”有点难

4月20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15号线吴中路站发现,进出口的四排闸机门都已打开,广播播报闸机处于常开门状态,乘客正常刷卡、扫码即可通过。周末的客流量并不多,大部分乘客和往常一样有序通过,但是也有一些乘客看到打开的闸机门愣在原地,还有个别乘客因此走错方向。

“和往常不一样,感觉很通畅。”周末寻友邹先生在体验过常开的闸机门后表示,这种模式的体验感很好,希望能够推广。

“闸机门不关,现在小孩子可以正常出站伐?”乘客钱阿姨从吴中路站出站后,表示非常新奇,在一番观察后,她向工作人员发出了询问。15号线吴中路站多职能队长张晓琳解释,对于一米三免票的儿童,可以联系服务台,保持闸机门不关,总体与往常并无差异。

记者随后又来到了4号线杨树浦路站,正在候车的顾叔叔和王阿姨向记者表示,他们不知道“闸机常开门”的试点,只以为是闸机门坏了,但也没有多问,还是正常刷卡进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闸机门常开,不刷卡能过吗?会有人趁机“逃票”吗?张晓琳表示,当闸机监测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门会快速关闭,乘客须重新刷卡、扫码或寻求工作人员协助票务处置。

记者亲身尝试后发现,无论是无票进站、无票出站还是反向进入闸机,闸机门都会快速合拢。

增添地贴和立标,现场有工作人员引导

张晓琳告诉记者,为了帮助乘客适应“闸机常开门”的新模式,吴中路站新增了广播宣传引导、地贴导向以及移动立牌,另外还在现场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她也一早就来到车站向乘客答疑解惑。记者在4号线杨树浦路站,也看到有志愿者正在进行辅助引导。

工作人员项玉芳从早上七点开始就在吴中路站引导人员正确通行。“之前有预想过可能会有逃票等突发情况,但目前为止一切正常,工作量也没有明显增加” 项玉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是周末人还不多,等到工作日客流高峰会不会就乱了套。”李先生正在吴中路站候车,他认为周末本身人流量就不大,对于便利度大提升没有明显的感知。记者还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些市民表示“人多的时候进站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卡没刷上就进站了,出站时又耽误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张晓琳表示客流量大的时候也将加强对“依次通行”的引导,乘客确认闸机显示屏显示“绿色通行”箭头后再通行。

“闸机常开门”是否推广?需进一步考察评估

张晓琳介绍,15号线吴中路站以周边企事业通勤客流,工作日客流进站9000多、出站10000左右,总体并不算多,之前也曾承担上海地铁“纸质单程票”等试点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0日起至6月30日,上海地铁“闸机常开门”模式在3号线张华浜站、4号线杨树浦路站、15号线吴中路站这3座车站试点实施,覆盖全运营时段和站内所有票务闸机。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员表示,试点工作从简单的开始做,这三站客流量不大,选择周末开始试点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影响正常出行。

记者在网络查询后发现,如日本、韩国等国家部分站点地铁也采用了“闸机常开门”的模式,部分国家的部分站点甚至没有设置闸机。“闸机常开门”会不会在上海地铁全面推广呢?

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员表示,他们将通过阶段性的实际测试,验证早晚高峰时段,乘客进出站的顺畅度会否得到有效改善,进而评估考虑是否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