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这些流动人员之中不仅有务工人员,同时也包括了高科技人才。

在过去,我国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很多的人从西方世界,放弃了高薪职业,最终选择了祖国,然后在艰苦的环境里面奋斗,这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发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随着岁月变迁,似乎现在人才流动的方向又发生了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美国留学,这本来也是一种常态,但却也有很多人才留在了美国没有回来,甚至加入了美国国籍。

对于这一现象,很多人内心其实很失落,因为这些人才的流失,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遗憾。不过事情也并非是绝对的,加入美国国籍并不意味着离开,有的时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回来,曾经的上海状元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公派留学生

故事的主人公袁钧瑛,出生于1958年的上海,从小的时候他就学习十分努力,而且品学兼优,一度成为父母和他人心目中的好学生和骄傲。

在学习方面的努力和天赋,使得袁钧瑛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她总是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她是一个好的读书苗子,并且相信他未来一定会取得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袁钧瑛在1977年以应届生第1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而且她在当时还成为了上海市的状元。

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父母自然十分高兴,周围的人也纷纷前来庆贺,老师们更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孩子是真的棒。

紧接着袁钧瑛又在老师的指引之下,报考了生物化学专业,然后在这一领域又展现出了她的天赋。即使来到了复旦大学这样一个人才聚集地平台中,她也依旧保持着一往无前的干劲,学习成绩依旧很不错,而且,对于学术钻研也十分刻苦,连老师都认为,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后来在1982年,她从复旦大学毕业以后,又考入了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居然通过了CUSB MBA项目,获得了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钧瑛成为了一名公派留学生,而且还可以去往哈佛大学学习,这又是一大学习奇迹,所有人都为她而骄傲,但是,这也使得她的人生开始发生转折。

二、加入美国的决定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读书期间,袁钧瑛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仅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而且她甚至还为自己的导师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奖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可以说,袁钧瑛的学习天赋依旧让人敬佩,而且她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发展的很好。

在完成了学业以后,袁钧瑛就开始面临一个选择,美国方面其实非常期待她留下来,并且给她承诺了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研究平台。而国内则殷殷期待,希望她能够回国,为我国的生物医学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袁钧瑛的父母也强烈建议,自己的女儿应该回国发展,因为她是一个中国人。

面对两边的期待,袁钧瑛最终做出了决定,她选择留在美国发展,而且决心加入美国国籍。

对于这样一个决定,袁钧瑛的父母惊呆了,他们对女儿的决定非常不能理解,而且还非常失望。因为作为国家公费留学的学生,怎么能够背叛国家留在美国?但袁钧瑛还是做出了决定,任凭父母劝说,也没有发生改变。

等到消息公布以后,美国方面自然热烈欢迎,但是国内却群情激奋。袁钧瑛的父母自然是无比的失望,国人更是一片指责和怒骂,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袁钧瑛要做出这样一个选择。但选择毕竟是个人的决定,大家也无法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袁钧瑛凭借自己的成就,被哈佛大学医学院聘为终身教授,随后又在2007年成功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然而,她的成就越高,似乎对于父母的刺激越深,大家也是失望越大。

不过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袁钧瑛的内心其实比他们更加痛苦,她的内心也有一颗爱国之心,只不过她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

三、终于回国

在美国的那段岁月里,袁钧瑛内心肯定非常的痛苦,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那就是竭尽全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让自己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突破。

经过他的努力,终于小有成就,并且有了自己的基础。于是最终她选择了回国,阔别多年的游子,终于已经顶住压力,学成了本事,要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们听到他回家的这个决定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都非常激动,其中最激动的莫过于袁钧瑛的父母。

这对老人亲眼目睹女儿的离开,现在又得知女儿的归来,他们的内心情绪波动很大,但最终还是抱头痛哭,并且一扫曾经的阴霾,终于可以非常自信而又骄傲的说,女儿回来了。

而且对于她的回归,曾经对她质疑的人们,也纷纷改变了态度,并且对她热烈欢迎。

等到回国以后,袁钧瑛就无私的在生物医学领域为中国做贡献,在02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成立,袁钧瑛就在其中任职中心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又带领着大家发动了对于生物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她不仅无私的将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全部传授给手下的研究生,因此在当年培育了一大批相关方面的人才。

随后她又在研究的时候,作出了巨大的突破,并且在2005年的时候,第1次发现并且定义了necropotosis这一细胞死亡模式,可谓是在世界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她又从事细胞凋零机制研究,发表了很多论文,而且都被刊登于《科学》、《自然》以及《细胞》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

而且在2006年的时候,袁钧瑛更是成为了中科院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她的成功举世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期间,袁钧瑛也曾经想过要改回中国国籍,但我们都知道中国国籍要获得一般都非常艰难,所以袁钧瑛只能通过努力,通过对国家的贡献,来让大家认可她。

就目前来看,这位科学导师还会有更多的努力和突破,希望未来她能够成功,也希望她能够带着我国的生物科学走得更远。

结语

所以从这位科学天才的人生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更多留学与人才回归等方面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学走出去,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美国获得美国国籍。

对于这一现象,很多人都会以强烈的情感去点评,甚至还会引起一些舆论上的抨击。但客观来说,这一行为的背后还是需要进行客观的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留在美国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还是予以尊重,只要不背叛国家,只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还是能够给予我们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的看待。但假若选择背叛国家,甚至为了美国而攻击我国,那么这类人才就应该予以批驳。

所以对于留学以及加入美国等现象,我们还是应该更为客观的看待,应该更好的理解。因为这在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而且还会有更多的留学生回国,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可能未来会有更多的苦恼,这一切在未来都值得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