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起堂原创|不编不传,有源有据,分享商界创业传奇,解读大佬管理智慧。】

参考资料:

田涛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访谈录》,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林超华著《任正非传》,余胜海《任正非讲给华为人的100个故事》。

华为的前十年,是无序奔放的十年。

早期的华为,虽说抓住了大机会时代的大机会,但回头来看,还是有些一半靠运气,一半靠人海战略。

华为内曾有一份报告:华为的研发费用浪费比例和产品开发周期竟然是业界最佳水平的2倍以上;华为人均效益只有思科的1/3、IBM的1/6。

用IBM顾问的话来说,那时的“华为没有时间一次性把事情做好,却总有时间把事情一做再做!”

这一切,都从1997年开始,发生了改变。

01

IBM给华为做咨询时准备了2套报价,
没想到任正非:我不砍价

1997年,任正非从美国考察访问回来之后,决定华为要向IBM学习。

任正非亲自给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周伟焜写了一封信,提出华为要拜IBM为师,请IBM为华为做管理咨询。

这是IBM在中国的第一个管理咨询项目,是样板,意义重大,IBM公司CEO郭士纳对IBM给华为提供咨询服务非常重视,具体事宜由中国区CEO周伟焜负责推进。

作为中国人,周伟焜深知国内商业谈判上报价砍价的潜规则,为应对“拦腰砍价”,IBM特别准备了两套报价方案

商务谈判时,周伟焜提出了为华为精心准备的高标方案和报价:根据IBM测算,70位顾问根据级别分为3类,每小时收费分别是300美元、500美元、680美元,为期5年。

整个咨询周期包括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通一等8个管理变革项目,历时5年,这意味着华为要向IBM支付高达40亿人民币的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40亿?这可是当时华为一年多的经营利润啊!

谈判现场,坐在任正非身边的一位副总裁小声提议:这费用太高了,我们砍砍价吧。

不料任正非反问副总裁:砍了价,你能对项目风险负责吗?IBM会传授给我们真功夫吗?

现场,任正非问了IBM中国区CEO周伟焜一句话:你们有信心把项目做好吗?

周伟焜毫不犹豫:能!

于是,任正非现场拍板:我不砍价!

IBM周伟焜或许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另一套低标报价方案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就合作谈成了。

周伟焜会后第一时间向IBM总部打电话,给郭士纳汇报了谈判结果,郭士纳郑重叮嘱周伟焜:好好教!

1998年8月,华为引入IBM流程管理的咨询项目正式启动,任正非宣布成立变革领导小组,由孙亚芳任总指挥,从研发、市场、生产、财务等各条战线调集300多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组员,全力以赴,配合IBM顾问的各项工作,好好拜师学艺。

02

变革中的几个故事

为了推进变革过程中,也有过很多精彩趣事,演变为华为成长过程中的经典案例。

1、削足适履:

华为要变革,学习IBM,让“中国脚”穿上“美国鞋”,自然会有很多不适应甚至阻力,任正非强硬推行,在会上拿出一把裁纸刀,比划着说“谁嫌IBM的鞋夹脚,就把你的脚割了”

这就是华为变革管理中,一个“削足适履”的经典。

任正非发出三不准:

①、“最痛恨聪明人”,绝不允许对IBM的老师们指手画脚;

②、绝不允许把美国老师们量身定制的IPD再搞出个中国版、华为版;

③、谁认为不合脚,就把脚削了穿进去, “不愿砍脚的人,你就到那边去做大脚女人,种地去,靠边站。”

“不适应的人下岗,抵触的人撤职。”在任正非的铁腕推动下,华为花了40亿,历时10多年,3000人陆续离开的代价,变革之初提出的10大问题解决了9个,华为IPD的变革管理算是学成出师了

经历了这一次IPD管理变革的“削足适履”,华为上上下下也统一了思想:“变革会使组织不舒服,使人不舒服,但我没有退路……”

2、徐直军调侃:老板就懂那3个字母!

网上有一个段子流传很广,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调侃任正非不懂管理时说, “老板懂什么管理,我们的IPD管理变革,他就知道那3个字母”

这个段子是真实事件,只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个段子还有后半段。

其实,徐直军的后半句是:“老板连IPD具体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但他坚定不移地推行,把不合适的人调开,这个巨大的管理工程变革实施历经14年,才有今天的研发水平和端到端的交付水平,培养了服务于全球客户的能力……”

正是这位只知道“IPD”三个字母的任正非,一意孤行,在华为铁腕推行IPD、ISC、IFS等一系列管理变革,让华为实现了历史性蜕变。

3、老板最关注给顾问付钱

在引入IBM流程变革方案的讨论中,任正非本人几乎从不介入变革的具体规划和执行过程,但是,任正非却经常会关注一件事:给顾问付钱

曾在IPD变革中担任主管的李爱新回忆称,老板经常会过问“顾问的钱付了没?”有时候审核时间稍微长了点,任正非就会发火“付钱付得慢了”

有人抱怨咨询费太贵,任正非却说:“你真傻,你一个小时付680美元,人家把30年的知识都教给你,你打个折扣,别人只教你三个月的,哪个划算?”

事实上,也正是任正非对知识的这种不计成本付出,换来了顾问们手把手地教会了华为“怎么建模版、画表格填表格,怎么有效开会”,让华为从一次变革经验中,也掌握了一整套的变革方法论,为后续推动ISC、IFS等体系的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4、任正非拒当EMT主席,才有了轮值制度

在IPD等一系列流程管理变革完成后,任正非又继续请IBM对华为进行EMT(企业最高决策与权力机构)、财务监管等第二期管理变革。

只是当EMT高层决策机制、流程变革完成后,任正非却死活不愿意担任高层EMT主席。

于是,就有了EMT成员轮值担任EMT主席(COO)制度的由来。八年的轮值COO实践,又逐渐演变成后来的轮值CEO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任正非的蜕变

作为华为创始人、最高领导人,任正非在整个变革中既是最强推动者,也当然是首当其冲的被变革者,其实,这也恰恰是老板任正非在“革自己的命”

就这样,任正非由华为早期野蛮生长时期的“甩手掌柜”,到华为向制度化发展的民主集中时期的“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再到EMT管理变革的轮值主席、轮值CEO制度,任正非一步步蜕变为“虚位领袖”,没有了决策权,当起了华为”文化教员”,成了中国企业界、商业史上最“无为”的一位老板

华为也由此开启了“西学中用”的“土包子进城”的正规化之路,从国企长虹人口中的“几个渔民做的个体户”,成长为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军者,全球500强中唯一未上市的科技企业,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和领头羊。

有人说,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

任正非却说,自己不过是一个土民,不懂技术、不懂市场、半懂不懂管理,被一帮精英抬着登上了山顶,成了“体面的小老头”

长期担任跟踪和研究华为的吴春波教授却认为:华为最成功的,恰恰在于华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