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自二都刘家仓皇逃回县城,木讷讷地盯着窗外,看捅漏了天似的大雨整整泼了四个多钟头,才不是那么情愿地停了歇。

看了看表,已近下午四点半,考虑到翌日将转场,心说剩下点儿时间,最好还是把全坊扫了。

全坊村在县城西北,跟着导航走开,才发现原来与二都刘家在一条线上,且仅偏居二都刘家西北4公里。

全坊亦属合市镇。其实那天从栎树下收队回城,就定好了导航准备沿路顺访的,不料竟让导航给领到一段密林沙石滩路上,且不时遇到水洼。几度下车欲找人打探而不得。行至半路,终是担心陷车,遂放弃。

村子建于北宋,不大,百十户人家,全氏。村口就是池塘、祠堂和牌坊,勾连起一幅赏心悦目的乡土风情画,感觉好得很。

刚经大雨冲刷,村里村外烟云朦胧,清新如洗,吃草的牛儿,雨停即来洗濯的婆姨,让这个雨后的傍晚显得十分的安详与写意,让人的心情也格外好起来。

恰遇一对出来闲耍的爷孙,乖巧的小男孩煞是可爱,非常想表示一下,好在车里还有些从德国带回来的巧克力,忙拿出一板给了他。

全坊的古宅相对集中,散布面积亦不大,寻访起来相对容易。

不摆了,上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头的池塘与牌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第”、“节孝”二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车“全氏宗祠”前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氏宗祠”门槛与门缝三角带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氏宗祠”与古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藤萝掩映中的“璞六公祠”掖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璞六公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和公祠”门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和公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天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夫第”门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弃置的古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韵幽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馥苔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头“科第”门楼内,村民闲暇时光的“俱乐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见村头大池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借航拍图

访于2016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