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医案以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喘为主,未曾料想多年的胃痛积聚(胃癌)竟也奇迹般地消失。为何射干麻黄汤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方子,同时在积聚的治疗上也会获得启发。

射干麻黄汤治愈咳喘+胃痛积聚案

王某,男,60岁。 初诊:1941年9月。

主诉及病史:

反复胃痛伴咳嗽痰喘已三十余年,迭更多医,迄今未愈。三个月前赴广州经商,脘痛大作,急往某医院诊治,住院检查后确诊为胃癌。医生谓当做手术,否则无治。

病人自念身已老朽,不愿耗费资力,遂结束在广州经营返乡。路经长沙又在某医院检查,结果同前。回乡后邀余往诊,余谢以不治,劝其另请高明,竟不再求医。

于3天前因受凉而发热恶寒,咳嗽喘满大作,喉中痰盛难出而多涕唾,坐卧不宁,再来求诊。言仅求缓解咳喘,可不治胃癌等。

诊查:

面目浮肿,呼吸喘促摇肩,时腹自痛,饮食不入,大便不畅,小便反多,胃脘部按之有硬块,稍压则痛剧。舌质淡,边有紫块,苔白厚,脉浮紧。

辨证:

时值秋季,肺受寒邪,素有痰饮、内饮外寒,肺卫合邪,发为咳喘。

治法:散寒涤饮,降逆平喘。予射干麻黄汤。

处方:

射干9g 麻黄9g(捣碎,先煎去沫) 细辛6g 紫菀9g 半夏12g 款冬花9g 五味子9g 生姜12g 大枣6枚

煎法:上方药1剂,以水3杯,人麻黄煎沸,以纸掠去浮沫,加入诸药,煎取1杯,分温二服。

  • 二诊:

药后得微汗,寒热减,咳喘稍轻,仍痰多喉鸣。原方药2剂。

  • 三诊:

脉浮已去,仍有紧象;舌质转红,苔转白。咳嗽大减,痰易出,浮肿已退,稍能纳食,自觉胃痛见轻。余以舌质转红,为麻黄发阳所致,去麻黄加知母9g,3剂。

  • 四诊:

两个月之后再次请诊。服上方药3剂后诸症渐减,遂自己续服三十余剂。现咳嗽已愈,食纳佳,睡眠可,且胃痛未复作,求善后之治。切其脉渐和,舌质仍红,大便尚不畅。上方去知母,加玄参9g以清浮热;生地18g以养胃阴。3剂。

病者服上方药后舒适,大便已常,遂连服此方药五十余剂,诸症若失,渐能持筹握算,著年之后复去广州营运,仍到原确诊医院复查,胃肿块消失,胃癌已愈,此人72岁时寿终。

余临证多年,常遵法用仲景方,有时在治疗此病同时,常使彼病获愈,虽属偶然,但其中自有必然之理在,小结此类经验,亦可作临床之思考。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证。此方药不仅具有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效,尚能理气破积、化痰散结,故能治疗痰气交阻之证。

小议“癌”之一字,在中医文献中始见于元代《卫生宝鉴》,而书中所指为肌表肿物。西医学所指的“癌症”,从症状上看,常与中医典籍中所述内痈、肠覃、石瘕、癥瘕积聚等有关,且治疗从上述证入手,奏效者有之,效果不佳者亦有之。

从病因病机看,胃癌与人体正气不足、正不胜邪、邪毒蕴热、血瘀气滞、痰湿结聚有关。

治疗上不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扶正常以滋阴扶阳、补气养血为主;祛邪常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等法。

本病例因患者起居失常、饮食失度、寒温不调、情志所伤而致。寒气侵袭,每令脏腑气血失和,复因饮食不适,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凝聚成痰。

余取射干麻黄汤意在疗其饮邪上逆,而且基本采用原方,在治疗过程中竟使胃中肿块消失。

考射干、玄参、细辛、大黄、桔梗等均有用于寒热积聚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云:

射干“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又云:“玄参主腹中寒热积聚…”

细辛一药,据《本草正义》记载:“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如《药性论》曰:“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以上诸药共奏理气破积之功。

癌与痰有较密切的关系,射干麻黄汤又有较强的化痰涤饮功效,如射干清热化痰;紫菀化痰散结;款冬花下气化痰;尤以半夏燥湿化痰,蠲饮散结,民间曾有用掌叶半夏治疗癌症的记载。据现代药理研究资料,半夏、紫菀、大黄等有抗肿瘤的作用。

常见病的经方防治—金匮篇

学会36个古经方,搞定24类常见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列“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金匮要略》,记载了很多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方,不仅在疗效上几乎完胜西医,药费还很低廉!

学会这些方,常见病自己就能处理!

常见病的经方防治—金匮篇

学会36个古经方,搞定24类常见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 源: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