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丏尊

夏丏尊,名铸,字勉旃(zhān),后改字丏尊,号闷庵,是我国近代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1886年6月1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上虞。

他1900年考取秀才,1901年到上海、由在上海做事的大哥送进中西书院(即东吴大学的前身),与后来的如名律师丁榕、经济大家马寅初等是同学。1902年,他得朋友劝告,到绍兴府学堂(即浙江省立第五中学的前身)继续学业;半年后,因要回故乡代父亲私塾的教席而辍学。

1905年,十九岁的夏丏尊负笈东瀛,入东京弘文学院,1907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当时规定,入了官立专门学校,就有官费可领。而浙江因人多不能照领,他因领不到官费而中途辍学回国。1907年回国后,他应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之聘,任日籍教师的翻译助教。学堂改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后(简称浙一师),任国文教师。

1912年,对夏丏尊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经亨颐接任了校长之职,且在这年秋天,经亨颐从上海请来了鼎鼎大名的李叔同来校执教。从此,夏丏尊与经亨颐,李叔同成了挚交,为后来重聚白马湖结下前缘。

那一年,他除了在浙一师任教师,还兼任“舍监”。所谓“舍监”,近乎现代学校的“训导主任”而又不同的。舍监一职,待遇低、地位为学生所轻视,顽皮的学生胆和舍监开玩笑,或用粉笔在他的马褂上偷偷地画乌龟,或乘其不意把草圈套在他的瓜皮帽结子上。

夏丏尊(后排中)和家人

夏丏尊认为教育事业要抱定了硬干,凡事皆用坦率强硬的态度去对付,决不服软。在饭厅中,如有学生远远地发出“嘘嘘”、鼓动风潮的暗号,他就立在凳子上去注视发“嘘嘘”之声是谁。饭厅风潮要是发动了,就对学生说:“你们试闹吧!我不怕。看你们闹出什么来。”人群中有人喊“打”了,他就大胆地回答说:“我不怕打,你来打吧!”

学生无故请假外出,夏死不答应,宁愿与之争论一二小时才止。每天早晨,如有睡着不起的一一叫起。夜间在规定的自修时间内,如有人在喧闹,就去干涉制止,熄灯以后见有私点洋烛灯者,立刻进去把洋烛没收……

夏丏尊在那时,先后有阎罗、鬼王、夏木瓜(因学生看见夏丏尊头大而圆,故取此绰号)几个绰号。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在浙一师读书,受教于夏丏尊与李叔同,在他追忆两位先生的不同时,说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叔同的是“爸爸的教育”,夏丏尊的是“妈妈的教育”。

那时,浙一师的校园里,氛围自由民主,教学局面生动活泼,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得以激发。但因此也不为旧势力所容。施存统在《浙江新潮》周刊的第二期上发表《非孝》一文后,经亨颐就被当局招去谈话,说他们“宣传邪说“。

经亨颐慢条斯理地回答:“——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教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怎么是宣传邪说?”

经亨颐因此被撤换。1921年,经亨颐计划在上虞白马湖畔办一所世外桃源式的学校,即后来的春晖学校。经亨颐几乎将办学校的事全交给了夏丏尊,于是、夏丏尊约集了一班气味相投的教师,招来了许多外地和本地的学生,创立了这个中学。

但1924冬天的一个早晨,学生出操时因为戴了帽子而和领队老师发生了冲突。经亨颐外聘的校长对此事的处理,激起全体学生罢课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介绍见下行文字

一九二九年上海港《宁绍轮》前,夏丏尊(右四)和李叔同(右三)刘质平(右二)等

介绍见下行文字

左起:叶圣陶、胡愈之、章锡琛、贺昌群、周予同、章克标、夏丏尊在白马湖平屋前

夏丏尊和匡互生、朱光潜、丰子恺、朱自清等教员愤而辞职。匡互生等几位先生在上海创办了立达学园;夏丏尊对办学校灰心了,对教育事业并不灰心,他和一些朋友创办了开明书店,创办《中学生》杂志。

《中学生》杂志以“替中学生诸君补校课的不足;供给多方面的趣味与知识;指导前途;解答疑问;且作便利的发表机关”为使命,成为20世纪30年代全国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当时的中学生读者评价杂志说,“读了这期等下期”,“不用别人督促,自觉自愿地走进这第二课堂”。

《中学生》可看成是开明书店出版物特点的一个缩影。在开明,夏丏尊心无旁骛,在兹爱兹,一干就是20年。

1937年,他创办《月报》杂志,并担任社长;此外,他还担任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的编委。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立达学园、开明书店皆毁于炮火,被迫内迁。夏因体弱多病留守上海,参加抗日后援会。

日伪屡诱其出任伪职,毅然拒绝。1943年12月15日深夜,被日本宪兵被捕后,严辞以拒:“我是中国人,不会给日本人干事的”。日本宪兵迫以日语回答,毅然而答:“我是中国人,讲中国话”。后经日本友人内山完造营救出狱。但肺病复发,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严重摧残。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病逝,墓葬上虞白马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