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赵涌在线app上看到了一封1840年10月寄出的实寄封,上面贴着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发现。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黑便士这枚邮票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邮票的起源,黑便士这枚邮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邮票并非一朝一夕间诞生,而是历经一系列思考和构想的结果。在第一枚邮票诞生之前,面临邮政系统的困境,有无数人提出了邮票的构想,但是黑便士却是第一枚从天才般的构想中落地的邮票。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公认的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黑便士出现之前,已有许多人提出了邮票的概念,或采用类似邮票的邮资支付方式。例如,在法国,一些城市邮局早在1653年就采用了一种名为“邮资已付票证”的制度,其实质是一种价值1/20法镑的票证,但并非直接贴在信件上,而是夹在信件中。而在英国,1680年威廉·多克瓦创立了“伦敦便士邮政”,提供从威斯敏斯特到伦敦与南华克的1便士邮递服务。邮资支付的方式是在邮寄物品上盖上手戳(Stamp)。

目前已知在最早的“伦敦便士邮政”的邮戳日期是1680 年 12 月 13 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伦敦便士邮政 1681年用戳,仅存四枚

然而,这侵犯到了英国贵族约克公爵的利益,伦敦便士邮政最终被接管,并且资费不断上涨。虽然这些邮资手戳并非直接贴在信件上的印刷品,但许多历史学家仍将其视为第一枚邮票。(英语中Stamp意为付费印记,因邮票同为付费印记,故亦称Stamp。)

除了英国,在苏格兰、奥匈帝国、芬兰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邮票的邮资支付构想。可以说,邮票的出现在当时社会已经具备了必然性。

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往往是曲折的。直到1837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才得以诞生,这一时刻已经是邮资费率增长了百余年之后。当时的英国,邮资昂贵,由于采用了“递进邮资制”,邮资根据距离而定,一般人无法负担,甚至有些地方如伦敦到爱尔兰的邮资已经占据当时铁路工人收入的20%。然而,英国贵族和国会议员却享有免费寄信的特权,这进一步加剧了其他人支付邮资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邮资昂贵,许多人采取各种手段来规避支付邮资,例如请人代送或拒收信件。这表明邮政系统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业集中、交通便利、人口流动,而邮政系统却滞后于社会发展,这促使了邮票的出现。

可以说,当时的邮政改革势在必行,而罗兰·希尔爵士便承担起了这一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37年,罗兰·希尔爵士发表了一本名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小册子,提出取消免费邮寄特权,改为预付邮资,并建议将0.6盎司以下的本地邮件收费1便士。这一主张得到了广泛支持,从普通民众到维多利亚女王都对罗兰·希尔爵士的邮政改革建议表示支持。跌跌倒倒再次回到了历史的周期。

1839年6月,下议院辩论中政府大臣公开支持了“均一便士邮资制”。同年,通过了“削减资的邮政预算案”,取消了免费邮寄特权,并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御准。

与此同时,财政部开始向公众征集邮政系统改革的建议。罗兰·希尔爵士根据这些建议开始制作第一版黑便士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39年年末,罗兰·希尔爵士提交了第一版邮票可行性方案,其中包括了定义、内容、图案以及版别等等信息。及至是年12月,便开始了邮票的设计与印制工作。享利·卡波绘制了适合黑便士邮票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并以“发动机转动的图案”作为女王后面的背景。

1840年1月中旬,第一版黑便士邮票的模型完成,但由于雕刻技术和精度问题,未能通过审查。随后于2月20日,第二版模型完成雕刻,这一版本得到了罗兰·希尔爵士的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女王的御准。

最终,1840年3月13日,黑便士邮票的最终版本定稿。最迟在3月20日,黑便士邮票已经进入印刷阶段,并于4月1日完成了整版印刷,共计240枚。然而,邮票正式面世还需等待数日。在填入版别字母于邮票左下角与右下角后,黑便士邮票正式开始印刷与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及至此时,邮票在历经了百余年的曲折后终于成长了起来,世界上第一枚公认的邮票——黑便士也就此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