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院线片,可以说,惊喜连连。

刚拿了金像奖的《白日之下》,虽然大家都为林保怡痛失影帝感到不值…

但对于内地观众来说,能在影院里看到暌违多时的现实主义电影,实在难得。

今天,全国院线再上映一部港片。

但是,我并不推荐所有人去看:

《年少日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香港。

最近,10岁的小杰,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地:旧大楼的天台。

看着离自己那么近的天空,那么安静空旷的地方,会忘记脚下是十几层楼高的危险,常常一呆就是一个下午。

他大喊:郑有杰,你这个垃圾,能不能努力读书,以后考上香港大学!

喊出去的话,落在了空中,连回音都销声匿迹…

没有心事的孩子,不会独自在天台看云。

天台比家,更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杰的家,是成功人士家庭的模版。

爸爸是声名显赫的香港大律师,妈妈是上流社会名媛;

弟弟小俊,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

学习每科A+,各种比赛领奖台最高处的常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名校抢着要,大人抢着夸,大学教授见到也眉开眼笑,提早认定这是以后的得意门生,将来的社会栋梁。

提到弟弟,爸爸的脸上,是飞扬的骄傲:我从小家里穷,但是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的孩子,肯定不能输、不会输!

但有些暴雨,只有在关上家门的那一刻,才会倾泻。

看到父母和客人聊天,小杰倒了一杯水给妈妈:Mom,your cup of water。

小孩心气,用英语交流,想让父母脸上有光的,不只是弟弟。

但爸爸脸色阴沉,咬牙切齿:是glass,glass of water,不会讲就不要讲,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垃圾,是爸爸对小杰的称呼。

爸爸是一家之主,也是这个家的暴君。

为了一点小事,他会对妈妈动粗;

妈妈总是逆来顺受,唯唯诺诺,生怕一点不顺心,又是家无宁日。

爸爸曾说:家和社会一样,都是能力强的人、能赚钱的人说了算,就像我和你妈,不最能说明问题了吗?

在家里,爸爸按照兄弟俩的成绩高低,精准地厚此薄彼。

弟弟成绩好,所以零用钱更多;

去旅游,哥哥不能去,因为成绩差,不配出去玩。

也有“特别关照”哥哥的时候:

比如,把哥哥珍藏的漫画书全部撕掉;

比如,知道成绩后,向哥哥挥来的棍棒和鸡毛掸子…

小杰知道,自己比别人笨,所以要更加努力。

但好像怎么用功,都没法转化成分数…

恐惧和焦虑充斥在脑袋,他每晚都睡不着,躺在床上,耳边总是回响起爸爸的声音:

你无药可医,你就是垃圾,我对你失望透顶…

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就算离开也无所谓…如果我死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和弟弟,成为快乐的一家三口…我是一块垃圾,是多余的。

这天,趁爸妈和弟弟外出旅游,小杰跑到了秘密基地,从天台,纵身一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导演卓亦谦执导,由黄梓乐、卢镇业、郑中基主演的,中国香港电影《年少日记》今日登陆内地院线,豆瓣开分8.5,进行点映后涨到了8.6。

有网友评价:提前预定年度十佳…没有道德说教,没有悲天悯人,一本日记连接两个时空,满是痛苦的回忆向观众不断袭来,真相揭开那一刻,全场观众都泪腺决堤…

在这没有爱、理解与尊重的残酷丛林社会,有些人不堪忍受离开了,而剩下的人,都成了无爱的行尸走肉…

此前,电影获得香港金像奖新晋导演、亚洲电影最佳新导演等提名和奖项。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卓亦谦

饰演小杰的黄梓乐,这些年在香港影视剧中崭露头角,演技和颜值俱在;

尤其是本次在电影中的演绎,把一位无助、自卑、忧郁又天真可爱的男孩,演绎得细腻自然,每一幕的哭戏都秒杀大多数小鲜肉,极富感染力。

虽然在本次金像奖中,错失最佳男配角…

但乌鸦认为,假以时日,这将是影坛里,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之一。

看完点映场,乌鸦可以负责任地说:电影质量属于上乘,值得进影院观看。

友情提示:本片在内容上一刀未剪,故事完整。

但电影里,中学生提及“前男友”时,却把该字幕换成了“密友”…

这样的操作,让我联想起网络流传的“中学生不得早恋,早恋不得善终”的有关部门规定…

作为一部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电影,这样细微却耐人寻味的操作,不得不说,是电影和现实间,有趣的互文。

随着电影的放映,不少同场观众的情绪也有波动,不断从身后传来或大或小的啜泣声…

只因为,故事关于近年来互联网的热门话题:

东亚家庭的打压式教育和原生家庭创伤。

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网络和影视中,被一次次提及和拆解。

直到如今,成为了某些创作者“遇事不决,原生家庭”的偷懒方向…

庆幸的是,尽管是以此为主题,一个多小时的时长里,《年少日记》并不令人反感和生厌…

导演很巧妙地把沉重的话题,处理得通俗且克制,在日常的细节里,窥见一个稚嫩生命,逐渐消陨的过程。

比如,爸爸给的零用钱,和成绩挂钩,小杰只能盯着商店的游戏软件出神。

带着弟弟到游戏机店里买游戏、兄弟俩在秘密基地大喊出忧愁和烦恼,疏离的手足,第一次了解和贴近彼此;

比如,学钢琴不上道,年轻的钢琴教师,温柔地告诉孩子:学得慢,那就慢慢学。

她带着孩子四手联弹,弹错了,就轻声细语指导…

比如,为了讨父母欢心,主动为一家人做早餐,承诺“要考取班里前十名”,父亲答应孩子如果做到,就一起去旅游。

在孩子被持续否定和无视的生活里,这些薄如蝉翼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善意和轻盈,都被记录了下来。

而这些透进无望生活的光,却被大人不由分说地隔绝:

得知兄弟俩上天台玩,爸爸暴怒:要是弟弟不小心掉下楼怎么办?

这很难不让人悟出言外之意:你可以有事,弟弟那么优秀,怎么能有闪失?

耐心温柔的钢琴老师,是唯一愿意倾吐孩子说话、鼓励他的大人,也是小杰上课的唯一动力。

父亲却突然辞退老师,原因是:太迁就孩子。

学习能力不强,发奋想获取的好名次遥不可及,只等来了留级的通知,父亲的拳头如期而至…

被大人突然夺去的快乐,一步步吞噬着孩子的期待和希望,让他离天台的脚步,越来越近…

然而,当观影过程中,当看到孩子忍受着打骂和区别对待;

作为大人的我们,会愤怒、会无奈、会握紧拳头,会重新审视长大成人后,对孩子施加的暴力,是否必要…

但最让人心碎的,是孩子拿着低分的成绩单、看漫画被发现时、夜晚失眠导致精神萎靡,被质疑偷懒时…

一遍又一遍重复的那句,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最让我痛心的,并不是孩子的反叛和反抗;

而是一个本该向上的生命,从发芽时期,就心甘情愿地自我枯萎。

曾经以为,成长最残忍的,莫过于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和缺失…

但原来,为自己无法改变的,并不断被提醒和羞辱的那部分,日复一日地承认、低头和道歉;

为原本就暴露的伤口,反复加深感染…

足可以让一个敏感的孩子,在奚落和比较中,刹那黯淡。

稍显遗憾的是,电影虽然触及了未成年人自杀的话题,却没有往下深挖的野心。

片中树立了一个威权父亲的形象:

在外事业有成,地位崇高,能力突出,但对妻子野蛮粗鲁,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高压。

他说:能让孩子有出息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其他的路,我都不信。

这样的话,我们固然不陌生,也不认可…

但似乎,导演意图以父亲这一形象立成靶子,用片中偏激和单一的教育价值观,控诉现实中的某些父母…

在我看来,父亲这一角色的刻画,不免过于粗暴和单薄…

曾经有人总结过东亚家庭中,令人窒息的部分:父母子女甚至夫妻的权力关系;

“孝”文化的捆绑;

教育体系中对“竞争”的强调;

对情感表达的回避等等…

但仔细观察和梳理,就会发现,某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逻辑,亟待商榷,却情有可原。

对孩子管理严厉的父母,大多是在恶劣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下,依靠自己的能力,跨越了阶层,获取了优渥的生活、稳固优越的社会地位、光鲜体面的职业和身份;

所以,他们趋向于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孩子身上。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条道路,是行之有效的,是值得实践的。

但又因为经验不足、求胜心切等等的因素,可能忽略了方式、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引发迭代着一代人的困惑,一代人的创伤,两代人的伤痛和决裂…

显然,导演对悲剧的追溯,没有挖得更深、更广,把责任全部归咎于个体,不够公平也不现实。

他更倾向于创作一部,略带私密性、文艺感更强的作品…

从电影层面看来,存在一定的戏剧性和可看性,却丢失了角色的复杂性和立体度;

但从现实讨论的层面来说,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作为一部院线新片,尽管略有瑕疵…

但能关注和涉及到校园霸凌、青少年自杀、家庭暴力、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等社会现实,已经足够珍贵。

这些话题之所以不会终结,是因为始终有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关系,这样的孩子,在制造、延续和承受着压力、等级和伤痕…

在电影中,在小杰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刻,他选择拥抱弟弟、看爸爸妈妈最后一眼、和倾吐心事的日记本,作最后的告别…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当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最在乎、最割舍不下的、最希望留存的,从来不是什么成就、分数和荣耀…

而是曾经熟悉的关系,一点善意,一点回忆,一点留下来的理由。

终人一生,我们不过是在确认一个,童年时就该被父母告知的事实:

即使在人群中不突出,你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有价值的。

正是这些肯定和尊重,能让孩子在所有失意的时刻,能逐渐接受并坚信,

即使作为普通人,这个世界也会有我的位置…

我不必难过,不必焦虑,更不必,急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