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清·施闰章《山行·野寺分晴树》

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一字配云,号愚山,晚号矩斋。江南宣城(今属安徽)人。清初者名诗人。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者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穿过去。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客人到来:一路走来,仿佛听到了松花落地的声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莫春时节在山间所见的美丽景色,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更添韵味,读来自然清新。上联描写傍晚时分山间的寺庙、树林、山亭和晚霞,皆是静物,却通过“分”、“过”将全景写活了,树的绿与晚霞的红相互映衬,更添灵动之美。下联写暮春时节,深山无人声,只有松花映衬山的幽静空旷。全诗静中有动,情景交落地的簌簌之声,以落花之声融,令人向往。

02

战马初閒甲士欢,挥戈早已破楼兰。

弥天星斗销兵气,照彻边山五月寒。

——清·玄烨《班师次拖陵》

康熙(1654—1722),即康熙帝,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战马刚刚得闲,士兵心中很是欢喜,因为大军早已击溃了叛乱的葛尔丹。战事结束之后,星斗满天,照着边关的天空,产生阵阵寒气。

这首诗是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第二次亲征葛尔丹后,胜利回师时所作。上联叙事,康熙带领军队击溃了叛乱的葛尔丹,士兵们心中很是欢喜。初”字写出之前战争持续时间之长,间接写出这场战争的艰苦。下联写景,满天的星斗映照着空旷的边关天空,阵阵寒气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著有《他山诗钞》。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诗人细腻地描写了夜晚在舟船上所见的壮阔神奇的景象。漆黑的夜晚,没有一丝月光,波涛荡漾中看到远处如萤火虫般的微弱光芒,但在海风吹拂下,灯光映在海面上,恍如无数闪烁的星星。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形象逼真地写出江面波光粼粼的神奇画面,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04

一片寒云接素秋,几行疏树覆城头。

海风吹上东山月,独倚天边太白楼 。

——清·洪升《李白酒楼》

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一片寒云连接着清爽的秋色,路边几行稀疏的树木在秋风里掩映着城头。东山上月亮初升,一阵海风轻拂而过,我独自倚着这酒楼,追慕诗仙李白当年的风采。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秋夜的孤寂,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上联以“寒云”、“素秋”、“疏树”营造了凄凉肃杀的秋日景象,衬托诗人孤寂的心境,奠定了全诗苍凉的基调。下联描写诗人站在太白楼上,看到月亮初升,不禁想起善于以月抒怀的诗仙李白,李白有报国理想却难以实现,由此诗人联想到自己,不禁感慨万分。

05

白云生高原,忽渡南湖去。

遥知隔溪人,应与云相遇。

——清·沈德潜《北坨》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

朵朵白云挂在天边,从高原上慢慢飘过,随风飘到南湖去。远方那隔水相望的亲友啊,应该能够和这些白云相遇吧!

这首诗诗风朴素,以浅近的语言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想,然而其中幽幽思乡之情却令人动容。诗人看到天上白云向南湖飘荡,想象着自己的亲友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白云,如此白云便可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传达。纵使相隔千里,仍觉得与亲友心息相通,请白云寄托自己的深挚衷情。这与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以月寄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别路风光早,江南芳草天。

人心似春色,千里逐君船。

——清·宋乐《道别》

宋乐,字玉才,江南常熟人。

离别的路上春光尚早,江南正芳草满天。我的牵挂就如同那春色,千万里追随着你的征帆远航。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别”字点题,说明要送友人离开了,“早”字可见诗人对友人的不舍。次句“江南芳草天”,如此美景,正该共赏,但二人却即将分别,岂不怅然!景色的优美反衬出离别的忧伤。下联诗人笔锋一转,笔调又明快起来,我对你的牵挂会像春色一般,追随你的船远航,如此二人似乎又在一起了。诗人融情于景,以景写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07

潋滟春波十丈高,水光山色入轻舠。

从来不借推移力,只待东风长翠涛。

——清·雍正《题画诗》

雍正(1678—1735),曾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等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流动的春水足有十丈高.轻轻的小船满载着水光山色悠然前行。从来都不需要借助外力,只要等到东风吹起,小船自然就会借力而行。

这首诗中,上联写景色,盈盈春水水势很高,驾着小船游览,两岸的光山色扑面而来,景色优美壮阔。下联由景入理,小船的前行并不需要力,只要等到东风吹来就可以借力前行,耐人寻味。

08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著有《拙吾诗稿》。

早春二月里,草儿生长、莺儿飞舞,杨柳的枝条下垂,轻拂堤岸.好像陶醉在雾气之中一样。放学后,孩子们早早儿地回到了家中,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诗描写了早春二月乡间明媚的风景。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江南乡村初春的风光,绿草丰盛,黄莺飞舞,杨柳轻拂堤岸沉醉在蒙蒙烟雾之中,“拂”字和“醉”字赋予杨柳以生命。后两句写放学归来的儿童,憋闷了整整一个冬天,他们也感受到了这浩荡的春风,一个个借着东风快快活活地放起了风筝。儿童的天真烂漫映衬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0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郑燮(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全集》。

一丛生长在山石裂缝中的竹子,在劲风中傲然挺立。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任凭风吹雨打,它还是坚韧不拔。

开篇“咬定”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竹子扎根于岩石中,基础牢固。后两句突出岩竹的品格,寓意深刻。“千磨万击”、“坚劲”描写岩竹任凭东西南北的狂风猛刮,依然坚定强劲,不为所动。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岩竹,实际上是写作者不怕任何打击,绝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清·袁枚《遣兴》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只要肯下功夫,就能作出好诗。这种创作凭借的只是瞬间的灵感,是没有老师的,但却如同老师教过一样明白。夕阳、花草本来是很普通的景色,但是只要你能懂得它的灵性,就会创造出绝妙的好诗句。

这首诗是诗人组诗作品第二首,写出了诗人写诗的态度和见解。诗人认为,作诗要有“性灵”不能呆板,有了灵性,即使是寻常事物,也能写出诗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共100首,今天的80-90首)敬请关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