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在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与组织教学,教学中不能以激情感染学生,不能以诚实、公正、幽默、善良等特质吸引学生,没有尊重不同学生的天资与认知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没有基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怎么可能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分享教学问题解决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独到研究与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课堂,理解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具体场景下的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

《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

凌宗伟 著

978-7-5760-4292-4

55.00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理论与实践熔为一炉的心血结晶。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通过一篇篇文字回答了何为教学、何为教师、何为学习、何为教学理解等一系列问题,说明了“教学是简单的,更是复杂的”的道理。第二部分论述了教师理解教学的重要性,集中回答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化教师理性反思能力,以及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等具体内容的理解等问题,并以教学案例现身说法,呈现基于深刻理解的教学该有的样态。第三部分细致地分析了对教学活动组织的理解,包括教学规范的遵从与改变、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关注与支持、教学目标的微调等问题,让教学理解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第四部分强调了要加强对教学的研究,“要借助有关理论的指导,否则就有可能永远停留在经验主义的层面中理解教学”。整本书观点明确,要言不烦,适合中小学一线老师研读。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宗伟,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第十届“园丁奖”获得者,《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导师。著有《好玩的教育》《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教育的积极力量》《语文何为》《学会管理》等。

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阅览

从课程与教学的视角

理解“减负增效”

教师都明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从什么价值观出发,教学一定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取决于过程,通过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才可转化为被学生具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关注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当然前提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确定与选择。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确定后,如何有效实施就是一个过程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决定了学生接受信息,获得知识,形成价值观及技能的实际状况或水平位置。

因此,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目标和内容,更应考虑这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如何达成。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如何确保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有效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诊断帮助更多的教师改善教学;如何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形形色色的热闹的、看似高大上的各种改革的声音或经验的推广下守住底线,不跟风。

教学包括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相关活动等,这些受过师范教育的人应该知道如何做,从事了多年教学的资深教师更应该知道如何做。但现实情况是,教师们存在“应知”与“已知”的冲突,更存在“个人认知”与教学伦理之间的冲突,否则就不会有要不要写教案与教案怎么写、写在哪里的争论了。

从教学的专业性立场出发,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如果从“教”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都会认识到教师一定是,也必须是课堂生活的灵魂,要使课堂生活有灵气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提高。因此,“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的基本规范与基本要求的校本培训,包括基本的课程论、教学论知识,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伦理知识。

约翰·I·古德莱得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中有这样的观点:教学改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当教师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时,学生对此的反应是积极的”。但“从整体上看,各学校的教师显然不懂得如何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他们不想做,或者做起来有某种困难”,“全面调整学校和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这对校长、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合作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古德莱得的观点适用于当下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学实际。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在今天的“双减”背景下帮助师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生活质量;作为教师,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评估自己的课堂,否则教师会认为“减负增效”未能见效是因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绩效考核不公、职务晋升不畅、学校繁冗的教学管理,而非自身原因。

以备课为例,从教学常识的角度看,要不要备课是不存在疑义的。但一所学校的备课要求是什么,是可以协商的,比如,是写纸质教案还是电子教案,是写在教本上还是写在备课本子上,是写详案还是写简案,需要“协商”,而不单单是“制定”与“设计”,更不能只是“要求”或“布置”,这大概就属于“现代性”了。至于教案有没有用,也是可以讨论的,首先要界定一下何为“教案”,然后再讨论什么样的教案是有用的,什么样的教案是无用的。如果要“写”教案,就要思考怎么“写”,然后才是“创新”。我主张要备课、写教案,我也主张新手教师要写详案;必要的时候,从管理的规范性来看,也需要有检查,至于怎么查,则需要协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这背后受契约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自己,我们更多的是要审视自己有没有问题,如此,改善才有可能。

“当教师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时,学生对此的反应是积极的”。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相对具体并可行的计划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学方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要提升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出路就在静下心来研习教学方法。一方面要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另一方面要有勇气反思和诊断。反思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摄录下来,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过程,改掉自己身上的恶习,从自己身上寻找宝藏,挖掘潜力,而不只是鹦鹉学舌,模仿别人。

“课堂生活的质量”与“课堂教学的质量”虽是一词之差,其内涵却相去甚远。“课堂生活”绝不仅仅只是教学的生活,它还包含了课堂上的人际交往、课堂与现实生活等更为丰富的内容。“要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最好以每个学校为基础,在教师互助之下来进行”,即要提升课堂生活质量,仅凭一己之力是有困难的,需要合作,需要平台,需要机会,这当中尤以教师之间的合作为最。因此,提升课堂生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积极性上来了,改善才有可能。

本文节选自《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

制作:潘婷

关注并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