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旅书法家王成志将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学渊深深,家传厚重,取法乎上,起点不凡,落笔不俗。

书法作品“最美中华、大国兴起",曾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8年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21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作品展“特邀金奖”。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解放军报、神州杂志、作家报、地铁文化窗、中外名流书画家报、中国文化进万家报、老战士杂志、军队内部报刊、环球华商报、国家官方网站等1000多家次报刊媒体刊载布展书法作品900多幅,为部队、相关单位部门、纪念馆、展览馆、英雄馆、和报刊题字及赠送书法作品120多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谷雨”这一节气名称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反映出了节气的农业气候意义。民间在谷雨节气有摘谷雨茶、走谷雨、祭海、吃春、赏花等习俗。

❤️《谷雨节气》

❤️郑板桥

《七言诗-谷雨》节录

【原文】

不风不雨正晴和,

翠竹亭亭好节柯。

正好清明连谷雨,

一杯香茗坐其间。

【译文】

无风也无雨,正是晴朗温和天气;翠竹高耸直立,竹节交叉摇曳煞是好看。

正是清明已过,临近谷雨的时节;捧一杯香茶坐在竹石画间多么寂静。

❤️清-文学家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节录

【原文】

屋上鸠鸣谷雨开,

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

竹笋抽时燕便来。

【译文】

谷雨时节,斑鸠欢叫,雨霁天晴,令人心旷神怡。“横塘游女

荡船回”,情景悠闲而活泼,桃花飘落,浴蚕留种,竹笋拔节生长,春归燕子飞翔,既富乡村特色,又显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