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清军挖他的墓,被石碑上的字直接吓退

王爷惊吓而死

有一个民间流传甚广的小故事。

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浙江地区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死的是一位刚刚入关不久的王爷。按理说,王爷入关,应该直奔京城,凭借自己的些微战功去讨皇帝的封赏才是,怎么会死在这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葬礼现场,人们神情肃穆,但是私下里却有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这个人说:“真邪门,怎么说死就死了?”

另一个夸张地说:“你不知道多吓人,当时我就在现场,那可真是天地雷动,风云变幻。墓门打开的时候,阴风阵阵。”

旁边又有人说:“别说了,我到现在还觉得后背发冷呢!我是亲眼看到那些字的。”

这些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位王爷究竟是怎么死的,让一向勇猛的清军噤若寒蝉,谈之色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原来,这位王爷是刚打了胜仗,要班师回朝。回去途中经过江浙一带的时候,听说刘伯温的墓就在附近。而且,这位清朝的王爷对汉族文人也有不少好奇。

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这位王爷的好奇心,最终也让他吞下了恶果。

这位王爷说:

我早就听说过这位刘伯温是一位奇人,虽然说皇帝对他的封赏不算太多,但是一直受到明朝皇帝的敬仰。我要去看看这位奇人的墓有没有奇特的地方。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士兵个个也充满了好奇。

说干就干,怪不得是行伍出身的王爷。很快,这位王爷的手下就打开了刘伯温的墓。墓穴打开后,里面赫然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顺治三年春,如何开我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负责开墓的士兵吓得面容失色,马上禀报给王爷,王爷心说:“果然是一位奇人!”

王爷还在琢磨,这位去世将近三百年的古人,如何得知自己的坟会被打开?而且连年份都这么详细!

这时候,一位慌里慌张的兵卒呼哧呼哧地跑出来说:“王爷,不好了,您去看看吧!”

这位王爷在士兵引路下走到墓碑后面一看,上面写着:贝勒贝勒,天下无敌。生于北方,死在江浙。

这位王爷一看,顿时觉得头晕脑胀,天旋地转。被士兵背回去以后一病不起,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不同的版本,至于真假,已经无法考证。

另外根据碑文内容:贝勒贝勒,天下无敌。来推断,如果真是一位天下无敌的贝勒,那么史书中一定会有记载。但是翻遍史书也没有看到哪个正史记载这个故事,大概是野史传闻罢了。

不过,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确实是和刘伯温异于常人的才能是分不开的。

少年奇才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浙江青田南田山武阳村人。

在《洞天福地记》中说南田:“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福地洞天之处,传说会出奇人异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果然,刘伯温小时候就显露出不同寻常的聪明才智。

刘伯温小时候聪明好学,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

十四岁的时候到府学学习,学习《春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晦涩难懂,初学者只能对着书本诵读,有时候还读不通顺。

但是刘伯温仅仅默读两遍就流畅地背诵了下来,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表自己的看法。连他的老师都非常佩服他,暗暗称他是奇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公元1327年,十七岁的刘伯温开始跟随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

黄伯生在《诚意伯刘公行状》中说:“(刘伯温)讲理性于复初郑先生,闻濂洛心法,即得其旨归。先生大器之,乃谓公父曰:‘吾将以天道无报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门矣。’

也就是说刘伯温在跟随郑复初学习的时候,常常能够见微知著,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所以郑复初非常欣赏这个学生。

有一次,郑复初到刘伯温家里家访,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们家的祖先积德,庇荫了子孙后代。您的儿子刘伯温将来一定会光宗耀祖的。”

在学习的时候,刘伯温也不会拘泥于某一个流派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他博览群书,无所不读,无所不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子集、百家杂谈,他都烂熟于心,尤其是天文地理和兵法算数最为精通,这也为他后来帮助朱元璋打江山,出谋划策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