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众对调休制度的反对声浪不断高涨。经过计算,在扣除双休日和调休后,“五一”假期实际仅有一天,全年实际休假天数也仅有11天。网友们对此纷纷表示,这样的安排并非真正的放假,更像是“假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入了解,人们反对调休的原因显而易见:长期的疲劳和焦虑。通过拼凑假期的方式,不仅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节奏,导致身体疲惫,也影响了工作效率;而连续工作六天,仅有一天休息,更是加剧了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这种看似增加的长假,实际上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不满。
自1995年双休日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节假日安排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变革。客观来说,我国的假期总体时长已有所增加,位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曾经的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也极大地推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为何在假期时长增加的同时,公众的满足感却在下降?评论员认为,调休带来的疲惫是表象,而假期时长仍然不足才是根本问题。
从社会压力的角度看,增加假期可以有效地缓解调休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年轻人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往往需要通过“躺平”或“佛系”的态度来自我调适。如果能多放两天假,让他们得到更好的休息,或许能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从经济社会的角度看,增加假期也有助于刺激内需。当前,消费市场疲软与产能过剩并存,而密集的假期出游又常常导致人流拥挤,使许多人选择不出行,从而减少了消费。因此,在保障正常双休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长假数量,可能更有利于人们进行更合理、更愉快的消费。
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劳动力的解放上。中国依靠“人口红利”创造了诸多经济奇迹,但在休假制度上,我们还应向先进国家学习,给予劳动者更多的关怀和尊重。
增加休假时长,不仅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益的保障,更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应有的功能。这一制度的变动和调整,需要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如今,反对调休的声音已经十分强烈,官方是否应该更加积极地倾听这些声音,进行必要的调整呢?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应包括对正常、合理假期的期待。当调休制度与之产生冲突,引发广泛不满时,我们应该及时听取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反对调休的声音,不应被忽视或压制,而应作为改进政策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