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孕育古蜀文明的磨底河,母亲河锦江,和成都近代工业文明有紧密关系的沙河。除了流经范围很广、较大的河流之外,众多派生出来的小溪小河,同样在风光旖旎中滋润出成都人逐水而居的生活

正值初夏,奉劝你一定要再去骑一趟西郊河。沿着城中小河,发现更为隐秘、低调的城市风光。它和我们之前骑过的☞、☞和☞都不太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金河、御河变成了消失的风景,可能有过改道、有过拓宽的西郊河,大体上仍保持千百年前的格局。早在唐代修罗城起,西郊河就是城西重要的护城河之一

河流护城的功能变弱,身处市中心,西郊河的名头也没有那么响亮。但沿着河边,在探索中前进,其经过的抚琴、永陵、三洞桥、十二桥、青羊宫和百花潭等,仍然极具人文烟火,是老成都的心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郊河不宽也不长,长度大概只有五公里左右,适合从起点一路沿河骑到终点。打开地图,来到成都十八中主校区附近,以为找到了西郊河的源头,结果,才发现被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八中附近的是二道河,手机地图上并没有标注。可能是因为二道河更短小,它被一同纳入了西郊河的范围。从磨底河水闸到一环路桥头,二道河长度不到1公里

仅仅从地理空间上来看,由磨底河分流而出的二道河、西郊河,确实处在同一河道上,属于不同段的不同名字。恰恰是走错,从二道河出发,才发现了城中小河的清秀

二道河的河边小道,不通往任何一个小区的入口,只有成都十八中的一个侧门开在河边。日常,周围居民多爱在此散步、遛狗。河水围着学校,就在此静静地流淌。

它实在不宽,顶多两米。青石条垒成的河堤布满青苔,不知名的野花生长在缝中,清澈的水流欢快地涌向前。有那么一刻,你甚至忘了自己身处在市区,而是来到了郊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上百年前,这里确实是成都西门的郊外,十八中的前身,还是原址在吉祥街上的成都市文典私立初级中学。如今周围已被抚琴老小区的烟火气所包围。

二道河夹在小区的背面,想要一直顺着二道河的河边有点困难。跨过金琴街,我选择了走和二道河几乎平行的文华路。在继续前进之前,先在路口吃了一碗抚琴有名的峨眉山豆腐脑。

豆腐脑和红薯粉熬煮的汤汁交融与一体,两个牛肉蒸格一碰,香气四溢的粉蒸牛肉落入豆腐脑中。红亮的熟油、脆蹦蹦的大头菜颗颗等成全了豆腐脑麻辣鲜香的滋味。饱腹感不强,刚好适合路途中打个尖儿

事实上证明,选择走文华路是个正确的选择。这是一条极具市井气息的巷子。幼儿园的门口,师傅在树荫下磨刀。对面,翠坪园的红色门头直直勾引人往里面看。

果然,这里还有一处藏得很深的茶园。

翠坪园中大树参天,是爱鸟之人和信鸽爱好者的秘密基地,基本上保持了老旧的、传统的风貌,坐满了西门上的哥老倌。有一点像未更新之前的、抚琴的杏园。

两个入口都相当低调。再往前走,就是秋天看银杏很舒服的银杏路。左转进入银杏路,能够再次和二道河近距离相遇。跨过一环路之前,二道河在此小小地拐了个弯。

二道河和一环路的交汇处,桥名非常有意思,叫四座墓桥。老成都都未必知道的老地名,清楚桥名缘由的朋友可以来评论区留言。

离开四座墓桥,从最近的天桥跨过一环路,在金牛区和青羊区的地界来回横跳,很快会来到成都最有名的一座墓——王建墓。据说选址在此,河流风水等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从抚琴东南路,打金牛区教育局门口经过,左拐进入青羊北路,沿着河道走来,终于在这里第一次注意到西郊河三个大字。由此出发, 渐渐地将见到一个沿岸精心维护,更加有人工雕饰痕迹的西郊河

河道有所变宽,水依然清澈,两岸变为绿道,成为周围居民清静的好去处。偶遇的一位大姐,坐在绿道凳子上剪指甲,特别松弛。除了周围青羊小区的居民,平日很少有人会从这里散步经过

它更像是一条回家的小路,清清静静。更为难得是,沿河绿道在重新规整、梳理过的同时,它也保持了原本的生活痕迹,平衡性极佳

这里三角梅开得很艳,河边刚结果的枇杷树,它已经在此扎根多年。茂密的树林,倒映在河边上。水中,水草茂盛

河边,除了老小区,机关幼儿园和机关单位,藏得够深。

从隐幽的河边小路钻出后,瞧见永陵的门口,接下来的行程,路过的都是对成都人而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餐饮名店带江草堂,几年前我们在这里吃过。

除了吃饭,带江草堂中还有一片茶馆,就靠着西郊河。从永陵经过后,西郊河明显变得很宽,宽到并没有足够的水量来填充河道,河水看起来总是浅浅的

和带江草堂相对而立的是三洞桥。成都市区至少有两座三洞桥,除了城北沙河附近的三洞桥,就是城西靠近永陵的这一座。

经过三洞桥,能够一直沿河边绿道抵达百花潭公园和散花楼。这一段,最惬意的又属刚刚经过三洞桥的一小部分,保留了成都河道边更原始的自然感。

岸边有大树,自带露营座椅的叔叔阿姨,很会找地方,悠闲地晒着太阳。附近小区茶馆的老主顾,也乐意搬到河边喝茶聊天。依然是很少会有人专门从这里经过,我甚至偶遇了一只啄木鸟,它在岸边放心大胆地走动

也是在这里,西郊河和城西的另一条护城河——饮马河有了交汇。其实,1992年之前,饮马河和西郊河并不相连,后才在水利专家的建议下,打通两条河流,希望建成“第二个顺城街”黄金口岸。

离开三洞桥,过了二道桥拦漂闸之后的西郊河河段,在几年前已经被打造成了很标准的绿道景观。绿树众多,繁花似锦,石栏杆上也雕刻有大量的图案、纹饰。

和其他部分比起来,这里会更有公共性。不止吸引大量居民在河边散步,逛宽窄巷子、琴台路的游客,也有机会一窥西郊河的倩影

人工规划改造的痕迹很重,如果河里的河水一直都保持相当多的水准,西郊河的风光会更美

以前的西郊河,河水非常大。现在的成都人可能很难想象,曾经的西郊河有两座水闸。

三洞桥水闸原本可以用来养殖鱼类。冰厂水闸和成都第一个冰厂——青阳冰厂有点关系。青阳冰厂所用的电就是西郊河上一座小型水电站发的电。

青阳冰场的大致位置就在琴台宾馆附近。上世纪30年代,成都人最早使用的冰砖,喝的汽水,吃的冰糕、纸杯冰淇淋等,都是青阳冰厂生产的。它也是成都饮料厂的前身。

骑到这里,我买了一个冰糕,作为纪念。

以前的西郊河,可以发电,可以灌溉,可以坐船,上面有很多的桥。现在,西郊河上也有很多桥。十二桥就是其一,只不过现在看到的是随蜀都大道拓宽而改造过的桥。

最早的十二桥,远远看上去,很像一栋古建民居。清代时,为了方便成都人出门去青羊宫赶花会,在西城墙处开了通惠门。有了城门,怎么过河?于是又在西郊河上修了十二桥。

在当时,西郊河上的十二桥是成都一大美景。后来,更为人知的是十二桥惨案。西郊河琴台路牌坊的旁边,有一块关于惨案的纪念碑。

跨过蜀都大道,流淌了几公里的西郊河,彻底走向汇入锦江前的、拥抱公园的道路。

骑车穿梭在仿古的屋檐下,文化公园、青羊宫就在身旁。数座新修建的桥,让人在琴台路和文化公园之间往返变得方便。如果愿意,每个公园都能逛上小半天。

当西郊河穿过遇仙桥,在散花楼下汇入锦江,戛然而止,有一点失落,没有尽兴。

还想沿着小河、不受打扰地慢慢骑。一路很少看到汽车,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缓慢。这和沿着锦江骑行和漫步有着明显不同的感受。

从二道河出发,到西郊河汇入锦江的散花楼旁,全长7公里左右。除了骑行,步行也很不错,慢慢走,两三个小时也能走完。不管是CityRide还是CityWalk,天气好时,你也去试试。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芃芃

真相了

@Salt

想开了

@VANCY

快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