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军长”在军中是属于地位较高的一个官职,有的人拼搏半生,不正是为了那个高官厚禄,为何会拒绝高位,一心只想回乡搞建设呢?

这不曾让我想起《木兰诗》中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淡泊名利,心系家乡的大爱胸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传入中国,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的,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西接黄陂区、大悟县,东临麻城,北靠河南新县,总面积约1793平方千米,有一个县——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隶属于湖北黄冈市的一个小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传入到红安境内,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深受其影响,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里的红军也日益发展壮大,纷纷涌现了许多人民武装领袖。

在战乱年代,红安县的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面有人统计到红安县为革命牺牲了14万中华儿女宝贵的生命。

战争总会有伤亡,也会涌现一批著名的将士,他们劳苦功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杨锦华——便是红安县的一名杰出代表。

儿时的杨锦华,家境贫寒,全家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生活,又逢战乱频发,日子过得是异常地艰苦。父母双亲身为辛勤的农民,为了能够把日子过好,不辞辛勤的劳作,时不时还要迁居,就是为了躲避战火,年幼的杨锦华便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四海为家。

然而,即便处于如此逆境中,杨锦华的父母仍然不遗余力传授他生存的技能,加上红安县的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经常有些青年知识分子聚在一起学习马克思思想,杨锦华深受其熏陶,就像是一泉甘露,滋润着年少的杨锦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日本侵华,发动了“七七事变”,直接导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硝烟弥漫,杨锦华每当听到“八路军”或者跟“八路军”相关的故事,他的内心总会燃起一股熊熊火焰,他崇拜八路军,也更加渴望能够成为其中一员,与他们一同守卫国家。

他把心中所想化为实际行动,杨锦华成功加入八路军成为其中一员,他在延安任职期间,一直担任朱德总司令的警务员工作。作为朱德总司令的私人警卫员,杨锦华的主要职责包括警卫日常巡查和管理物资,他还时常被委派给其他领导人送信。那些日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终身难忘。

时间来到1945年8月15日,为期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落下帷幕。久经战争的人民已无比渴望和平,蒋介石却为了实现自己的专制,无视广大群众的意愿,毅然挑起内战,百姓们再次被卷入战争中。

彼时杨锦华被分配到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17旅49团,肩负起政治部宣传部长的重任。虽然他对于前线的经验稍有匮乏,但是凭着他在朱德总司令身边任职的所见所闻以及他非凡的才华与智慧,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

他敏锐分析战争形势,制定战略,巧妙地切断了国民党军队的后路,为我军突围歼敌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光荣晋升为师长。

1955年,朱德总司令告诉杨锦华,他将被授予“副军长”一职,而杨锦华却谢绝了朱总司令,他说:“我想回到家乡红安县,那里更需要我!”朱德望着目光坚定的杨锦华,他嘴角上扬,面露欣慰之情,拍拍肩膀,说道:“好!我尊重你的决定!”

杨锦华深知,为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才是他的梦寐以求,这不仅能够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可以为祖国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杨锦华回到家乡红安县以“横戈从百战,直为衍恩其”的伟大情怀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她深知水源和粮食是农村额生命线,因此他动员乡亲们共同修建水渠,带领乡亲们一起解决村中缺水严重和粮食产量低的问题。

此外,杨锦华还坚信,教育是根治贫困的一方良剂。为此,他毅然决然将自己退伍的全部津贴用于资助村中的贫困儿童,让他们能够去上学堂,学知识,涨见识。

杨锦华早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刻在骨子里,他的前半生为祖国的独立自主而不懈奋斗,他的后半生不停地为解决老百姓的温饱生计而奔走。他既能够勇往直前,挥舞长剑,展现英勇无畏的气概,也能淡泊名利,隐居于村落,晴耕雨读,安居于宁静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杨锦华的字典中,唯有中国和人民是他永恒的追求的牵挂。

现如今,硝烟褪去,国家日益繁荣昌盛,这都离不开先辈的打拼,珍惜当下,也不忘历史,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