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汪精卫妻子陈璧君主动提出去苏北改造:不让我去就绝食!

汪精卫虽然后来成了大汉奸,名声不好,但是早年追随孙中山的时候还是十分进步的。

特别是人长得帅,喜提民国四大美男的称号。

而他的妻子陈璧君出生在大马槟榔屿,长在槟榔屿,不过,长得有点捉急,跻身民国八丑。

当然,陈璧君却认为自己美貌胜过杨贵妃,与汪精卫是天造地设。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力挫群“美”,抱得美男归。

那么,这俩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离奇故事?陈璧君在汪精卫死后,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精卫与陈璧君

1891年,出生在广东三水的汪精卫8岁,这一年,在大马的槟榔屿,陈璧君呱呱坠地。

当她开始到学校读书的时候,开始变得十分自信,因为长得比较壮实,自认为比杨贵妃漂亮。

杨贵妃有多漂亮,咱现代的中国人没见过,现代的马来西亚人更没有见过,姑且相信陈璧君比杨贵妃漂亮,称呼她为肥环。

15岁那年,看起来好像三十多岁的肥环,进入大马璧如女校读书。

有一天,肥环拿起一份《民报》打发时间,突然,一篇署名精卫写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她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最后还干脆裁剪下来收藏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肥环并不知道精卫就是民国四大美男子的汪兆铭,更不知道此时汪兆铭就在她身边不远处。

肥环进入女校这一年,孙中山来到了槟榔屿,顺便把他的助手汪兆铭也带来了。

肥环怀揣精卫的文章回到家里,晚上睡不着,反复爬起来读了好几遍。

第二天,肥环给她的小姐妹们分配了一个任务,只要看见署名精卫的文章,就帮她裁剪下来给她。

阅读精卫的文章多了,肥环开口必是精卫说。

虽然她也不清楚这个精卫到底是男是女,但是丝毫不影响她怀春的心,夜深人静时,她总能够幻想出与这位白马王子浓情蜜意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天,肥环的同学告诉她,最近有一位大帅哥在槟榔屿大街上演讲。

颜值控的肥环狂喜,把她的精卫哥哥早抛到了九霄云外,拉着她这位同学就往学校外面跑,让这位同学带她去看大帅哥。

当肥环远远地看见这位大帅哥时,就被彻底迷住了,只见这名男子薄薄的嘴唇上面是一副高挺鼻梁,鼻梁两边是星目剑眉。

肥环对这位大帅哥是真正的一见钟情,见过这一面之后,她就暗许终身,非这位大帅哥不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意中人,书自然不香了,肥环每天追随这位大帅哥,听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品味他举手投足的魅力。

几天追逐下来,肥环终于知道这名大帅哥叫汪兆铭,汪兆铭也同这位看起来比自己大几岁的大姐姐畅谈人生。

谈来谈去,肥环发现汪兆铭竟然就是那位精卫哥哥,这更加坚定了她必须要嫁给汪兆铭的心。

她振振有词说,这是上天的安排,否则,自己怎么会在第一次读到精卫的文章就夜不能寐,精卫哥哥怎么会跑到槟榔屿来结下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肥环这么想,彼时的汪兆铭不一定这么想,这名比自己小8岁的小姑娘,无论怎么看,都像是比自己大得多的大姐。

肥环追了汪兆铭三年,这三年汪兆铭动过心没有不知道,但是第三年汪兆铭肯定是动心了。

1910年,汪兆铭说自己要去刺杀载沣,肥环说我也去,两个人说干就干,结果汪兆铭人没杀成,反而被关起来了。

两年后,孙中山推翻了清廷,汪兆铭被放了出来,出来后就同肥环结了婚,何香凝还当了肥环的伴娘。

后来汪兆铭同肥环生了三女两儿,怎么看这一对都是真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彼时汪兆铭被清廷处决了,他肯定是人民心中的大英雄,但是清廷把他放出来了,他后来成了人民心中的大汉奸,但是却还是肥环心中的大英雄。

坚持己见

1955年,汪精卫妻子陈璧君主动提出去苏北改造,这是为何?

抗战一结束,汪精卫和陈璧君就被抓起来了,奇怪的是,经过如此多年的发展,陈璧君的思路却同她年轻时仍然有得一拼。

在审判她的时候,她说蒋介石才是卖国贼,自己和自己的丈夫不是。

陈璧君是这样辩解的,蒋介石统治的地区,被日本占领了,人民遭殃了,蒋介石罪该万死,这些地区的统治者是蒋介石,自己和丈夫想卖也卖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和丈夫掌控南京时,南京已经是日本的占领区了,现在自己和丈夫把南京还给国家了,不仅没罪,反而有功。

这样的口才,还没多少人能够赶得上,当然,口才再好也改变不了历史事实,陈璧君夫妇还是被关起来了。

陈璧君被关起来,很多人都对这个大汉奸的妻子感到好奇。

而徐远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身为陕西警备总部稽查处长,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徐远到南京出差时,就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去监狱参观一下被关起来的陈璧君,没想到,被陈璧君骂得狗血淋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徐远被所长带到关押陈璧君的地方时,他就扯开嗓子问陈璧君在哪里,陈璧君听见他的大呼小叫,开始并没有发作。

陈璧君过来后,所长就向她介绍徐远,所长还没介绍完,陈璧君就开骂了。

陈璧君骂徐远算哪根葱,委员长都得管自己叫汪夫人,一个小处长有什么资格直呼其名,说徐远没资格同自己说话。

就因为称呼这事,陈璧君硬是把整个监狱的人都逼迫到只能称呼她汪夫人。

1946年,陈璧君被转解到苏州,苏州这边按照程序和惯例,在提审陈璧君的时候也是直接叫姓名,陈璧君不干了,当场就把提审人员臭骂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璧君说当年孙中山都没有直接叫自己的姓名,蒋介石也没有直接叫自己的姓名,孙先生是国父,蒋先生委员长。

监狱里面这些工作人员不过是给孙先生和蒋先生打工的,根本没资格直接叫她的姓名,然后,拒绝配合审问。

苏州这边没办法,最后规定,以后所有人见了陈璧君,全部都要称呼她汪夫人,无论是监狱长、审判官,还是狱卒、犯人等等。

陈璧君这份硬气,还真不是她自己吹出来的,有时候,宋庆龄和何香凝也拗不过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对陈璧君的关押也移交到了新政府,因为像他们这类汉奸,是没有必要浪费政府资源重新审理的,按照原罪名直接关押就行了。

宋庆龄和何香凝这时动了恻隐之心,在9月25日的政协会议上,两个人当众向毛主席和周总理为陈璧君求情。

毛主席和周总理自然要给两位对革命有功的女士面子,加上把陈璧君关起来和放出来其实都没啥区别,就答应,如果陈璧君公开认罪,就把她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到这份上,已经是毛主席和周总理能够忍受的极限了,毕竟陈璧君是万人痛恨的民族罪人,这个罪,她必须得认。

宋庆龄和何香凝对此也是理解的,当晚就给肥环写了一封亲笔信,非常诚恳地劝说陈璧君。

要说陈璧君收到信后没有动心过,肯定是假的,她几天也没有说话,最后给宋庆龄和何香凝回了一封信。

陈璧君第一句就说,共产党和国民党对他们夫妇的观点是一样的,接下来说他们夫妻两不是卖国贼,蒋介石才是卖国贼。

陈璧君最后明确表示,愿意一直被关起来,也不会认罪,感谢两位姐妹的关心爱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陈璧君这么固执,宋庆龄和何香凝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人民政府也没有理由把陈璧君放出来。

陈璧君这种自以为是的性格,似乎从小就形成了,而且外力外人几乎无法改变。

小时候,她认为自己美过杨贵妃,也许人们还可以理解为是每个少女都有的幻想。

随后,陈璧君执意说自己同汪精卫是天作之合,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缘分爱情这些,感性的成分占了绝大部分。

但是,到坚决否认自己夫妻二人的卖国贼事实,就让人无法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可以就坡下驴的时候,陈璧君还是坚持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了听从内心的指引。

大家都以为,陈璧君的思想已经固化了,再也无法改变了,但是,奇迹却出现了!

思想转变

1955年,汪精卫妻子陈璧君主动提出去苏北改造:不让去就绝食等死!

陈璧君在新中国的监狱中,从与共产党的对抗,转变为理解,再转变成认同,外人无法知晓她的心路历程,只看见了她确实变了的事实。

在收到宋庆龄和何香凝的亲笔信后不久,陈璧君有了第一个变化,她要求新中国重新审理她的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这种要求肯定是不会得到采纳的,政府没有同意,但提篮桥监狱的工作人员给她做了很多工作。

工作人员给陈璧君做了很多解释工作,还说会把她的要求向上级反应,请上级研究处理。

无论监狱这边和上级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可以肯定的是,陈璧君绝对是不相信工作人员说的这些话的。

1954年一月份,陈璧君因病住院,而且一住就住了四年多,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院在一次大扫除中,从陈璧君的床垫里发现了一些止痛片和22片安眠药,这个数量的安眠药,如果陈璧君全部吃下去就一定会有生命危险。

相关人员分析后认为,陈璧君既然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过自己想要自杀,以她的性格如此说,那实际上就不会自杀。

既然不是为了自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期间陈璧君的思想斗争十分严重,以至于晚上必须服用安眠药才能够入睡。

也是在这期间,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足以证明陈璧君已经开始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篮桥监狱关押的都是政治犯,属于思想问题,对于他们的改造,也是思想改造,说直白点,就是看书听报告写笔记。

1955年的时候,提篮桥监狱开始让部分人员参与体力劳动,甚至把有些人直接送到苏北农场实行劳动改造。

这一年秋天,陈璧君向上级申请去苏北劳动改造,彼时她已经64岁了,根本就不可能干得了体力活,提篮桥监狱自然就没有批准。

陈璧君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她质问上级,其他人可以去,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去,其他人干得下来,自己为什么干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见工作人员不为所动,陈璧君干脆用绝食的方式来威胁上级,扬言饿死算了。

提篮桥监狱十分耐心地劝导陈璧君,饭菜凉了又拿去给她热一热,还许诺,等她把身体养好了,上级就会同意她去苏北农场。

好说歹说,陈璧君后来才不绝食了,事实上,陈璧君这样做,只不过是在试探验证自己对共产党的认知是否正确而已。

提篮桥监狱的大浴室与女监楼之间距离比较远,去大浴室洗完澡回来,如果是晴天不会有什么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碰上雨天,一些老年女犯就可能因为路滑摔倒,这个时候,监狱的女干部就会冒雨去搀扶她们防止发生意外。

有一次,陈璧君就故意滑到,而且是她正走到她曾经顶撞过的那位女干部身边的时候故意滑到的。

这位女干部立即就抱住了她,防止她倒下去,随后,一直微笑着把她搀扶到女监楼,也就是这一次,让陈璧君肯定了自己对共产党的认知是正确的。

没过多久,又一批女犯要跟一位姓莫的女干部到苏北农场去,按理说,陈璧君又要嚷着去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她并没有提出要去苏北农场,当姓莫的女干部带领这些女犯离开时,陈璧君拉着这位女干部的手默默地流泪。

后来,每当提起这位姓莫的女干部时,陈璧君都称呼她“莫青天”。

青天这个词,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有特殊意义的,当人们无力为自己的冤屈伸张时,往往会选择去给包青天上香烧纸,甚至拉横幅。

如今陈璧君称呼一名活生生的女干部为“莫青天”,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十分明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陈璧君在弥留之际,给自己的后人写了一封信,让他们记住共产党挽救自己的恩情,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回到祖国,为新中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