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军长刘世模对着自己胸口开了一枪?”。

1937年3月的一个深夜,因为吐血在医院休养的红四军军长许世友听闻这个消息,腾的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立马跑去看望自己的战友。

看着刚刚被抢救过来,奄奄一息的刘世模,许世友眼中满是悲愤,虽然伤重的刘世模无法言语,但许世友却知道,他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头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许世友会吐血?为什么刘世模要朝自己的胸口开一枪?一切都要从1935年6月说起。

1935年6月12日,长征8个月的红一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经历困苦后同志们再相会,大家是激动的落泪。

此时的红一方面军,在敌人的穷追猛打下,兵员锐减,人数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1万余人,而且衣衫褴褛,长短枪不齐,连一门山炮都没有。

而红四方面军,虽然经历嘉陵江战役、北川河谷战役等等,但却打的川军节节败退,减员也小得多,足足有六七万人

欢欣过后,关于部队接下来怎么走,如何走,是南下还是北上,是听“一”的,还是听“四”的,双方发生了分歧。

红四方面军的“张恺荫”同志,仗着自己人多枪多,就想要更大的权利,于是,双方矛盾爆发。

1935年10月,“张恺荫”同志率红四军南下,在川康另立“中央”,而红一方面军,则选择北上与川陕的刘志丹会师。

谁对谁错,时间会给出答案,红一方面军在陕北,很快打开局面,而“张恺荫”同志,在川康地区遭到川军猛烈攻击,损兵折将。

接连的挫折,也让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意识到哪条路是对的,对“张恺荫”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强,这让“张恺荫”同志倍感压力。

大家都是红军,一方面军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四方面军一错到底,朱老总、徐向前等人纷纷劝说“张恺荫”同志,让他迷途知返,最终,红四方面军也挥师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陕北汇合。

二度会师时,红四方面军就剩下3万来人

到达陕北后,“张恺荫”同志还不甘心,他又一手促成了西路军西征,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2万余人,浩浩荡荡渡过黄河,在河西走廊孤军奋战

1937年3月中旬的一个黄昏,抗大校长林彪,把抗大学员们集合在操场上,宣布了一件悲痛的事情:“西路军在高台、临泽、倪家营子和祁连山接连苦战失败,军首长董振堂、孙玉清、陈海松等人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校长还未读完,台下已是哭泣声一片,尤其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学员,更是悲痛欲绝。

当时,许世友也在抗大学习,这个噩耗,让这位铁打的汉子,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回到宿舍后,许世友一天水米未进。

因为悲痛,他的话也比平时少了许多,甚至整天闷不吭声,对着土墙练拳击,有一次还一掌推倒了一面墙

从他的这些举动,也足以看出,他的心情恶劣到了什么地步。

就在许世友最悲痛之时,大家开始批判“张恺荫”同志了,甚至,还把红四方面军跟他捆在了一起,这让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很难受。

某次抗大的“会”上,许世友实在听不下去了,就站起来反驳了几句,谁料,竟因此遭到围攻,被称“张恺荫”第二,还说他是“托洛茨基”。

悲愤交加的许世友,开始跟这些人争辩,可一张嘴哪里辩得过众人的嘴?一时急火攻心,许世友哇的吐出一口血,被送进了医院。

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得知此事后,纷纷前来看望许世友,看到他的样子,没有一个不哭的。

同样悲愤的,还有副军长刘世模,他的刚烈比起许世友来,也不遑多让。

刘世模是安徽金寨人,出身贫寒佃户农家,全家13口,全靠父亲租种的地主家贫瘠的山地活命,忙碌一整年,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要说送送刘世模去上学了。

9岁起,刘世模就给地主家放牛,14岁被父亲送到县里当裁缝。

金寨,是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到县城后,刘世模很快就接触到了工会、农会的同志们,开始以裁缝身份做掩护,走村串镇的为革命奔走。

因为表现出色,1927年,17岁的他加入共青团,1928年,加入了苏维埃农民自卫军,1929年,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1929年5月,刘世模放下木尺、针线,扛起了大刀、长矛,跟着队伍,参加了立夏节起义,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世模虽未读过书,但头脑灵活,敢打敢拼,当兵不到一个月,便因军功获得5块大洋的奖赏,入伍不到1年时间,就从一个新兵,升任营长,还再次被奖赏40个大洋。

1932年3月底的苏家埠战役中,刘世模所在的33团,杀的国军岳盛宣两个团丢盔弃甲,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被授予“共产国际团”称号。

1932年5月,在红四方面军攻打麻城的战斗中,刘世模活捉了敌四师10旅旅长杨杰,在红四方面军一鸣惊人,不久,他被提升为33团副团长、团长。

手里兵多了,刘世模立的军功也越来越大,而且,他打战几乎没有败绩,他成了红四方面军中的常胜将军,以能打善打、打得好打的猛著称。

因为实力强,刘世模从团长升师长、从师长升副军长,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当副军长时,他才25岁,参军也仅仅5年而已。

在带兵打战方面,刘世模在红四方面军绝对是排的上号的人物,但刘世模此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基本上不过问政治上的事情。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农民出身,虽然脑子活络,但没文化却是短板,再说“张恺荫”同志,也确实是个能人。

也是因此,当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他并未参与争论,依旧在蒙头打战,打的前来围剿红军的胡宗南是节节败退

1936年4月,长征中的红四方面军,翻过雪山进入藏区,刘世模积劳成疾病倒了,发着高烧昏迷不醒,幸亏红一方面军红军医院院长傅连暲在他的队伍中,为他精心治疗,这才保住一命。

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再度会师后,战事不多,不对的重担也放在了整编上,于是,他就暂时离开部队,参加了红军大学学习。

从红军大学毕业后,刘世模又转到了抗大,这段时间的“充电”,让他的军事理论和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因为进学校学习去了,他和许世友等红四方面军的将领,都没有参加西路军,若是当时西路军中有这些悍将在,可能……结果不会那么糟糕吧。

西路军的惨败,同样让刘世模痛心疾首,对于组织对“张恺荫”同志怎么处理,刘世模不关心,可令他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同志竟然称呼他们为军阀、土匪!

一时想不开,刘世模拔出了手枪,朝着自己的胸口就来了一枪,幸运的是,这枪并没有击中要害,他被抢救了过来。

许世友、刘世模,是红四军的主心骨,而且在红四方面军,也是有名望的人物,他们两个双双住院,当然会有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跑来探望啊,他们来医院了,也难免会发些牢骚。

于是,心里有气的许世友和刘世模一合计,就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带着自己的兄弟们,回大巴山打游击去!

很快,他们就联系了30多人,约定好时间,一起离开,其中有一位名叫王建安,是红四方面军88师的政委,也是许世友的老乡。

一听许世友的计划,王政委就觉得不妥,他认为这样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可许世友正在气头上,怎么办?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此事上报,于是,许世友、刘世模等人被抓了。

好在一点,毛主席并未怪罪他们的过激行动,而是找他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很快,他们的禁闭被撤销。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副旅长,奔赴抗日战场,此后屡立战功,成为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刘世模,则因为伤势过重,返回老家休养,1938年年底,李先念亲自去金寨县找他,邀请他出山。

当时的刘世模,心里还有所顾虑,为让他放心,李先念给中央打了一份电报,而中央也很快回电:“欢迎刘世模同志归队!”。

看到这份电报,刘世模放心了,他振臂一呼,家乡就有1000多人青壮子弟放下锄头,跟着他一起出山,一起奔赴抗日战场,这极大的壮大了苏北地区刚刚成立的新四军队伍。

重新走上战场的刘世模,一如既往的能征善战,打的日伪军是闻风丧胆,可惜的是,他朝自己胸口开的那一枪,对他的身体损害实在是太大了。

1943年年底,他又不幸患上了肺结核,开始不断咳血,无奈,他只能把队伍交给其他同志,前去休养。

1945年抗战胜利,蒋介石又开始四处搞事情,内战即将打响,为了人民的胜利,刘世模拖着病躯奔赴东北参战,先后担任分区司令、旅长、师长等职。

在1948年3月,攻打四平时,正在指挥大军的刘世模突然开始大口咳血,将士们见状,赶忙把他抬下去救治。

因为病的太厉害,刘世模只能再度离开军队,前往武汉休养。

在战争年代,刘世模9次负伤,加上严重的肺病,他的身迅速了下来,吃药看病,让他们一家的生活变得极其困难,可再苦再难,他都没有找过自己的战友,没有找过国家。

1950年,曾跟刘世模做过搭档的王宏坤,在武汉见到了他,看到穷困潦倒,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的刘世模,他是心痛至极。

他写了封信,把刘世模的状况告诉了李先念,李先念立马对他做出安排,他的日子这才好过一些。

1952年,刘世模离开人世,年仅42岁,若是他能活到55年,以他的资历,当个开国少将,应该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