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中国农业部发布公告,宣布批准发放国内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包括37个转基因玉米和10个转基因大豆品种,所涉企业高达26家,此外还包括2家企业的4种转基因棉花。

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代表着中国转基因食品将正式迈入商业户时代,未来它将深入市场变得随处可见。

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至今还未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政府究竟应不应该如此大力的推广转基因种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翻阅千年历史,从中找到答案。

粮食与人口的关系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都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决定了古代文明形态与人口发展,粮食产量高低更是与古代社会的生活质量直接挂钩,所以“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中国农耕文明源头最早可追溯至一万年前,而距今三千年时,中国农业迎来了3个革命性事件:

  1. 小麦、高粱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取代黄河流域的主粮粟,古人通过育种让更多人实现了温饱。
  2. 金属的运用,青铜时期的农具依然是以石、木为主,但随着古代冶炼技术的进步,大自然的铁被古人开采铸成器物,铁农具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农具技术革命。
  3. 畜力代替人力,人力耕地不仅低效,并且对体力消耗也十分巨大。铁犁的问世让人们从疲惫劳动中得到了解放,只需要牵引牛前进即可。畜力的应用让农业生产力迎来了巨大飞跃。

在农业革新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累计出现了7次人口大暴涨,而这7次无一例外都是得益于农业进步稳定带来的粮食增产。

第一次出现在西汉时期,伴随着秦朝灭亡,国家迎来了四分五裂时期,长期战争严重破坏了农业发展,致使国家人口骤减500万,下降至1500万。

于是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制定国策要求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期间国家开垦荒地、大兴水利、军事耕田得到了十年安定发展。十年后到了汉武帝执政,中国人口迎来了首次大增长,人口突破至6000万,人均占粮352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汉末年国家战乱,总人口再度跌至2000万以下,直至步入东汉国家才算逐渐安定。而在隋文帝至隋唐帝执政20年间,国家迎来两次人口大增长,飙升至5000万以上,唐朝人口进一步增长到8000万。

隋唐时期人口大爆炸的原因要归功于国家对江南的开发,江南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唐玄宗治国期间,人均占粮粮超700斤。

两宋年间,国家总人口超过1.25亿,人均占粮1400斤以上,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巅峰。而实现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一是南方耕田的全面开垦,二是从越南引进了一年三季的占城稻,占城稻的推广让亩产从120斤提升至200斤以上。

明朝时期,中国人口总数首次突破至2亿以上,人均占粮1200斤以上。这则要归功于明朝发达的海上贸易,引进了墨西哥玉米、荷兰马铃薯、菲律宾番薯等等。其中番薯亩产在2000~4000斤之间,是人口增长的最关键法宝。

明清政权更迭,中国人口却在持续上升,突破到了4亿以上。期间山东地区土豆亩产2000斤以上,玉米则在1000斤以上,明朝虽然灭亡了,其遗留的宝藏却让清朝享受数百年。

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增长也是建立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之上,其过程可剖析为四个阶段:1949—1978年,国家建国初期每公顷粮产1029公斤,人均占粮209公斤,双双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之后发展中,国家始终保持粮产的稳定增长,截止1978年粮食产量已经达到3.05亿吨。

1979—2003年:1989年,国家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但期间却出现周期性起伏波动,于是国家反思改革,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扭转了粮食短缺的局面。

2004—2012:自2003年起,中国粮食长期持续增收,创下了12连增的新纪录。201年国家粮食产量稳定亿吨以上。2013年至今,中国粮食完全实现谷物自给,确保口粮安全,而人口也突破14亿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转基因是否推广

中国发展七十余年,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粮食生产经验,未来国家粮食安全将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成本提升等一系列压力。为了确保粮食的基本安全,我们在汲取过往经验的同时,也要做好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创新,而转基因食物显然是未来大势所趋,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研发重心。

所谓转基因,就是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优势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上,使其能具备新的特性。比如得到微生物抗虫基因的玉米棉花,就能具备对虫子的抗性。目前抗虫苹果、抗病毒黄瓜、耐除草剂棉花等等均已经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成功。

转基因技术也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品质,来对食品增加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比如大豆进行转基因改造后,自身风味和营养价值能得到极大提升。

在此之前,想要对食物风味以及保质期进行延长,往往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实现,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避免了化学添加剂的应用,这是人类食物的一大进步。

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全球转基因产业发展可谓如日中天,种类越加繁多,面积日渐扩大。截止202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已经占总耕地面积的12%,批准转基因商业化的国家地区也已经有71个。

目前玉米、大豆是转基因农作物的主力军,种植面积分别为6090万公顷、9190万公顷,占比高达48%和32%。像美国、巴西等国家,其转基因平均应用率已经高达95%和94%,并且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扩大。

目前国内民众对转基因仍存在一些认知,认为这种技术是把利弊分明的双刃剑,既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但也会对人体带来影响。诚然,外源基因有可能会导致生物的原有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影响,并且外源基因的引入还可能会诱发食物产生新的致敏性,这些因素证明广大民众的顾虑并不无道理。

但1996年美国推行转基因技术至今,全球还未出现过一例转基因技术健康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转基因食品历经近30年考验,品质安全从未翻车,这足以证明它是值得信赖的。

目前我国粮食单产仍是不够的,我们在2030年将自身粮食单产提升20%,才能满足粮食生产需求。这个目标依靠常规育种极难实现,转基因技术才是我们打破困境、突破瓶颈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开放26家企业的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后,未来国家会持续推广转基因食物的种植和应用,来提升粮食生产、改善品种水平。而民众的疑虑和偏见,也会在时间长河中慢慢抵消,无论接受与否,转基因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