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超1,3 周丹2,3 仇鼎宸3 张鹏宇3

(1.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3.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一、背景

在当前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博士人才作为社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价值和地位日益凸显。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发布了《博士人才活跃计划——努力获得博士学位》文件,明确提出了协助推动博士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系列策略,这无疑是对博士教育及其在产业界应用的一次重要推进。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价这些策略的可行性和潜在影响,探讨如何借鉴和实施这些措施,以促进我国博士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的创新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举措

首先,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扩大博士人才的招聘与改善待遇,这一措施针对的是博士人才在产业界的低利用率和有限的职业发展空间问题。通过改善待遇和拓宽职业道路,可以激励更多的博士人才加入产业界,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要实现这一点,单靠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在政策层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激励和支持,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资助企业与大学的合作项目等。

其次,提升对于海外留学经验的评价。这是一个十分前瞻的提议。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博士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认可和积极评价海外留学经验,不仅可以提升博士人才的职业吸引力,还能促进知识的国际流动和创新思维的碰撞。然而,这一策略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公正、透明且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避免过度依赖学历背景,而应更多地考虑个人能力和实际表现。

再次,推动博士课程学生的实习。这可以视为桥梁,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增加就业竞争力。此举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为企业培养和筛选未来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便利。实施这一策略的关键是如何确保实习质量,避免实习成为简单的劳动力利用。

此外,税额减免政策和代理返还奖学金制度的推广,表明了政府在减轻企业负担和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决心。这些政策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其参与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然而,要确保这些政策达到预期效果,监管和政策细节的精确设计是关键,以防止潜在的滥用情况。

最后,选拔并宣传在企业中活跃的博士人才榜样。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策略,它直接向社会展示博士人才的成就和潜力,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博士教育的认可和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励年轻一代追求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涯,同时也帮助企业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博士人才的价值。

总结来说,文部科学省的这一系列措施显示了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博士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其推动博士人才在产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的决心。实施这些策略,不仅可以优化博士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还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措施的成功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还需要持续的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对我国博士人才培养的启示

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博士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措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产教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这一高速发展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改变着教育模式和产业结构,中国在推动“人工智能+”战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日本的经验,以优化博士阶段教育,并促进其在产业中的应用。

  • 加强博士人才的实用技能培养:仿照日本对博士人才实施的实习政策,中国高等教育应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实习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提前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对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尤为重要。

  • 优化博士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日本通过改善博士人才的待遇和招聘政策,鼓励更多博士加入产业界。中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设立特定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激励机制,鼓励博士人才在企业研发、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发展。

  • 推广“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方法和内容,例如通过智能教学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教育机构应加强对人工智能本身的教育,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包括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博士生、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等,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 利用政策优势促进人才流动:通过税收减免、奖学金代理返还等政策,降低企业招聘和使用博士人才的成本,同时激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于博士人才的培养和利用。这些政策的实施,需要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执行细则,避免潜在的资源浪费和政策滥用。

  • 提升博士教育的国际化程度:鼓励博士生进行海外交流和合作研究,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国际先进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立联系,不仅可以提升学术水平,还可以促进文化和技术的国际交流。

通过以上举措,中国不仅可以提升博士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的力量,推动产教融合,加速社会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端人才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