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蒂斯的《舞蹈》,是美术史上一幅非常知名的作品。它令读者感受到,创作是感性与理性的合作演绎。

但金哥发现,大部分人好像仍然倾向于认为,艺术创作者的内心是更感性的。

亨利·马蒂斯(1869-1954) 法国 野兽主义绘画领袖

《舞蹈》 油画

然,也不然。在创作当中,“寻找感觉”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与创作者的感性有着直接关联,吴冠中还称其为“怀孕”。

尤其是手绘时代,笔触揭露一切酝酿的隐秘情绪,无论抽象派或写实派。

但,CG时代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阮佳 绘制

金哥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说“CG艺术是一种冷冰冰”。

这当然有失偏颇,但这却侧面说明在部分人眼里,CG艺术乃至其创作者是比其他创作更理性的。

事实果真如此?

不如跟随今日的对谈主角,曾在微博万众瞩目下公开测试AI的CG圈大前辈——@阮佳,一探究竟。

01

23年如一日的CG追梦人

一张画就是一部科幻大片?

Question

金城:阮佳你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可以和你交流,先和咱们的读者打个招呼吧~

阮佳:大家好,我的名字是阮佳,很荣幸能有机会能够接受这个采访。

阮佳,相信许多人都是只闻其名,不知其性别,总将他误认作女性。

其实他是一位男性CG艺术家、概念设计师、世界级原画师。

他曾在ArenaNET、美国微软、343 Industries等公司就职,属于履历一拉,能看见一水世界知名工作室、游戏开发商与影视方大名的画师。

他还是国内CG绘画领域的领路人与开垦者之一。从业23年,低调追梦,在那个国内还没有什么人玩CG的年代,他甚至已经通过自学走出国门。

Question

金城:入行这么久,现在的你会怎么描述【CG艺术】与【概念设计/艺术】呢?

阮佳:CG艺术基本上来讲,在我看来就是属于数字艺术,使用的是电脑,是使用非传统的一些工具比如电脑和手绘板来进行艺术创作。这是数码产生的一种图像。

然后概念艺术家是一个具体的职位,CG艺术里面分了很多不同的职位,CG艺术里面还包含了3D等。概念艺术一般是指,在一些电影或者游戏早期创作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些概念、想法以及图像方面的灵感,还有一些设计。

事实上也是这次机缘巧合,我偶然发现关注绘画艺术圈的年轻朋友们,有不少人都对CG艺术的概念犯迷糊。

CG艺术的官方定义,是特指“依靠电脑、平面设计软件、数位摄影科技和电脑辅助绘画软件等进行数字视觉作品创作”的艺术。

说得通俗简单些,即阮佳所描述的那样,使用电脑软件、数位板等数字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阮佳同样扎实的手绘功夫

那为什么如阮佳、胡特、本杰明等画家被称为“CG画师”,而此前介绍的眠狼、米山舞等二次元画师,抑或是丰风、岑骏、阮菲菲等商业插画师,却几乎不以“CG插画师”相称呢?

这大概是时代留下的特征与印记。

《魔卡少女樱》同人作品

漫威《钢铁侠》官方漫画封面

阮佳 绘

本来但凡数字绘画,严格算来都是CG绘画。但早期许多人先入为主,将使用电脑数字绘画的插画师中,那部分画大场景、立体3D感强、主要为游戏美宣等服务的画师群体,称为国内现在所说的“CG插画师”。

而眠狼、米山舞、丰风等画师虽然使用的是CG技法,却各自归到更具特征、更细化的领域。

本质上,这也是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uestion

金城:在所有种类的插画中,你为什么更偏爱CG艺术呢?

阮佳:这里我其实觉得有点分错了,大的类别我认为是幻想艺术。幻想艺术里面再分CG艺术和架上艺术,架上艺术也有插画漫画还有平面设计,CG艺术里面也有插画漫画和平面设计,这些只是一个分支而已。

(选择它是因为)比如我在画分镜的时候,我可以在纸上画也可以在电脑上画,我在电脑上也是可以画漫画的,电脑上面是CG艺术,我可以用他画概念设计,可以用来画漫画,也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

有意思的是,大多画师都会赶在5年、10年这种有零有整,还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制作他们的首本画集;然而阮佳却直到出道第22年,才出了第一本个人画集。

但也不是他本人对画集没有执念。

事实上,曾有粉丝做不完全统计,阮佳每年都会在社交平台上“预告”次年出画集,提到这个关键词的次数少说也有二十来次,但仍是年年放鸽子。

还因此,收获一些粉丝亲切地称呼其为“家鸽”(“佳哥”谐音)。

可究其真正原因,是阮佳彼时认为自己的原创作品尚不够多,撑不起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画集”。

曾经讨论阮佳的作品,可能主要沿着“游戏”这条轨迹去探索。

阮佳作为极资深的CG艺术家,笔下作品不计其数,除去诸多国际高知名度的游戏如《激战2》《光环》《魔兽世界》的概念设计,CG电影《狮子王》的概念设计他也在其列。

阮佳为电影《狮子王》绘制的概念设计草稿

不过工作后没多久,他还是意识到应该多攒些原创作品,终于在多年后的2023年,实现了他的理想,出版了画集《魔龙冠》。

Question

金城:首先恭喜你入行以来首本画集《魔龙冠》于去年顺利出版!这本画集无论意义还是内容其实都很特别,不但可以单幅欣赏插画,还能将画集整体视为一个故事,像动漫画那样。这一独特之处算是你有意为之的,还是自然而然发展而来的?

阮佳:《魔龙冠》这本画集的故事,我其实从2006年就在构想了,然后这些年一直想要把脑子里面幻想的这个故事,一点一点给他描绘出来,只不过当时没有正式的命名,都是些碎片化的东西,比如故事里面单个的场景或者单独的人物。后来慢慢的画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些碎片的信息也慢慢汇集补全了起来。我也会在未来继续的不间断的把这些碎片完善。

Question

金城:这本画集从头到尾都是你手绘的,那你手绘画出CG质感过程中,平面转化到3D的重点与难点分别是什么呢?

阮佳:关于从平面转3D的这个重点我认为是对于光影和光学的一个理解,就是对于体积感以及质感还有光学这些东西理解的程度。即当你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并且画的足够多了以后,你脑子里面就可以直接构想出一个画面,就好像是脑子里面直接生成一个图像,然后用手上的功夫直接把你脑子里面生成的图像画出来就可以了。

之前因为使用太多工具和软件,导致我很多想画的画面表达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2007年后再也不碰任何贴照片手法和3D软件的原因。那么这里面的细节呢,目前因为篇幅的原因,可能没有办法把他全部都讲出来。因为把这个其中的知识点要完整的系统的讲一下给大家,可能需要大概2-3天课时的时间。但是我可以拿一张图给你们示意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阮佳绘图过程

阮佳:这张叫做《喵喵机甲》的图,是我为了给学生示范特意用的线条起稿,然后再加上简单的光影,再一步一步把它渲染成一个比较真实的类似于3D的这种感觉。

但是我平时自己画画的时候一般是直接用色块来起稿,不太会用线条起稿来画这些东西。

成品图

《魔龙冠》虽然是CG画集,阮佳在创作时却没有借助任何3D建模或照片辅助,是纯纯粹粹用手绘笔一笔一笔“画出来的CG画集”

对于阮佳作品,曾有粉丝评价怀疑他脑子里是不是存在一个黑洞,就像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需要什么灵感都能无底洞似的从里面掏出来。

但许多读者也往往被阮佳画面的细致度吸引,从而忽略他在构图、光影、设计等方面的精妙。

去年阮佳在微博公开测试AI的事件中,为游戏《艾尔登法环》中“玛莲妮亚”一角进行创作,以此作为范例公开“叫板”AI画师。

点击图片可跳转查看“AI测试”事件始末

阮佳示范草图(大图)

这个角色在游戏中,身体先天畸形缺陷,并且由于一些设定,导致双眼被力量反噬而腐烂。

游戏《艾尔登法环》角色:“女武神”玛莲妮亚 原人物造型

可阮佳却摒弃她身体上的腐烂与残缺,心软地令她身上铺满铠甲似的鳞片、开满迤逦的花瓣。

她身后有光芒,身侧有浮蝶。

颇有张爱玲那句“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美感。

上层为游戏人物原设计细节

下层为阮佳作品图中设计细节

其实人类与AI本不是对立阵营,AI如若为正经的能人志士所用,也是辅助人们工作的便捷工具。

至于诸多纷扰,问题不过是出在使用者的身上。

人们其实无需担心AI取代人类,阮佳就如同千千万万位创作者一样,用他的作品证明,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用心”。

这个过程中,阮佳的作品观赏度与画技严丝合缝,他一言一行逻辑缜密。

十分理性不假,我更看见他藏于表象下的诸多感性。

测试AI事件阮佳成品图

此外,阮佳作品的可圈可点之处,还有那些处理得十分通透的细节,画面充盈的空气感,好似画作会呼吸一般。

松弛有度的构思,魔幻与科技感的结合,使他每一张或场景概念或人物画,都仿佛一部科幻大片般恢弘。

不过现在,拥有强悍画力的阮佳,也正研究着拓展领域,捣鼓起动画与漫画了。

Question

金城:这次你打算创作类似动画PV一样的短片,还是类似电影一样的动画长篇?

阮佳:我都想要去尝试一下。《魔龙冠》的系列我会一边画漫画,一边去推动他的剧情,也会用CG动画来做一些片头动画。

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关于画画和艺术相关的东西我都会想要去尝试一下。所以目前是漫画和动画一起在做的情况,回头再看一下要重点做哪一个。

阮佳前段时间在微博分享动画分镜

Question

金城:但你好像很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漫画的进度,现在漫画大概创作到什么阶段了,能否透露一下?

阮佳:漫画目前画到第六页了,这个难度比我想象的多很多。

因为目前我没有助手,但我的图品质一开始提得太高了,所以我现在暂时也考虑就画一下线稿再填个单色,不要渲染成插画那种太真实的品质,这样后面也可以找助手来帮忙,不然进度实在太慢了。但目前只能我一个人尽量做了。

而且毕竟我现在同时再做动画以及漫画,还要给学生上课,偶尔还要健身,所以可能漫画的画面精度上可能稍微要再考虑。

细节精致的3D感漫画分镜

Question

金城:你以前在游戏行业坐班阶段时,大多是承担游戏中较为前期的概念设计工作。那这次亲自动手研究动画制作,有什么深刻的感触呢?

阮佳:我以前在游戏行业确实是大部分时间都做概念设计,但是2001年刚刚入行的时候,是以3D设计师入行的

我最早开始做3D,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内没有游戏原画这个职位,为了生存我是学了几个月的3Dmax,然后2001年3月份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3D早期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区分那些专门贴图、专门绑骨架、专门调动作或者专门做场景的,当时做3D是什么都得做的。我有过独自一人做一段完整动画——从前期的设计到建模和贴图、分UV,然后赋骨架调动作打灯光,到后期的特效渲染的经历,所以对3D的流程也比较了解,就刚好可以把之前的经验都拿来结合到一起来做。

阮佳:对于做动画的部分我不太熟悉的就只有音乐,这部分有点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且目对我来讲,挑战比较大的应该是故事,因为我之前更多的都是在研究画面的表现力和图像这些上面,写故事其实牵扯到文学一部分的内容。我现在主要就是想把这部分做好。

Question

金城:你在“大战AI”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令人惊奇的精湛技法,但其实许多艺术专业学生常常会“眼高手低”。就是审美在线,但手与画笔却表现不出相应的画面。你是如何训练自己做到“手脑同步”的?

阮佳:其实关于AI大战这个事情,有一些媒体或者看热闹的小伙伴观众们,当然有行业内的,有行业外的,他们可能喜欢叫“大战”或者“对决”。其实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哈哈,他们爱怎么叫就怎么叫,但是我个人觉得我做的这个行为是一种【测试】,这个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为什么呢?因为我从一开始提出时,就已经确定他们AI做不了了,所以其实并不是站在“他也能达到,我也能达到”的情况下做比拼,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包括到目前为止也是,你拿草图给AI拿去测算,他们还是做不出来。

这件事的侧重点更多是在于,我做的事情,AI根本做不到。我只是做一个测试告诉大家AI的局限性在哪里,让大家可以更好的看清楚这个工具,而不是陷入到一个盲目的恐慌。这都还没牵扯到审美,因为他本来就完全做不到。

阮佳:然后关于眼高手低其实是这样的。

在正常情况下呢,我认为眼高手低是一件好事,我自己大部分时间也是保持一个眼高手低的一个状态。好处就是你审美比较好一点,可以去让你的手去追你的审美,这就说明你还有进步的空间。比如你看到你自己的图还有很多不足,还有进步的空间,你的手就会努力去追上。

最怕的是那种眼低手高。你觉得自己是宇宙第一,觉得你目力所及范围之内你自己就是最好的了,没有任何需要进步的地方了,那这个就麻烦了哈哈,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眼高手低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没有必要去改变他,继续往前走就可以了。

02

“不要等别人来告诉你”

阮佳与绘画初次邂逅的故事,可谓相当有戏剧色彩。

这件事可以追溯到阮佳上小学前。当时父亲在一个停电的夜晚,为他从外头带回来一本被烧掉一个角的《圣斗士星矢》漫画书。

《Fate/Stay night》同人作品

父亲告诉他,是街上有个地方发生火灾,他路过看到地上掉了那本漫画却没人要。

随后阮佳看了漫画被其深深吸引,决定用零花钱买来看。但是他记得清楚,在那个时候这本漫画书一本1元9毛,对儿时的他而言就是巨款,所以每每隔了许久才能买一本。

后来看着看着,阮佳也开始喜欢涂涂画画,渐渐开始临摹漫画书。

初中毕业后,阮佳去了一所美术组中专学习石膏素描,一年后以学校倒闭告终。于是在一位学长的建议下,进入北京中央美院的3D培训班学习了4个月。

于是就在结束培训的2001年3月,阮佳回福州找到了第一份工作——3D设计师。

Question

金城:如果为自己【从拿起画笔到创作至今】的历程划分时段,你会怎么划分?

阮佳:基本上来讲是三个阶段吧:

第一个是就业前的阶段。当时根本没有这个行业,自己也并没有想到能由机会去进入到这个行业,只是想要找一份跟艺术相关的工作,仅此而已,这个是最惨的时候。接下来就是运气比较好入行了以后,我以前是3D嘛,就很想转成原画。这期间经历了7年半的时间来彻底转成原画。

然后再接下来就是转成全职原画。大概是从2008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然后2016年回国以后呢我就打算全心全意把《魔龙冠》画集里面的东西给弄出来,就开始做自己的IP了。

然后就是2016年至今了,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三个阶段。

Question

金城:现在有一种流行说法,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除了天赋与努力不同,剩下的多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即【信息差】。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阮佳:关于这个,我认为信息不对成是在行业早期的时候,那个时候互联网不太发达所以信息差会大一点,特别是更早的时候,没有互联网那信息差更大了。

信息差可以决定很多东西。但现在都2024年了,基本上来讲信息差就没有那么多了,我们现在其实可以看到很多国外的那些工作室或者电影制作的花絮,以及国外顶级艺术家的分享,而且现在学习资源也是遍地都是。

阮佳:现在信息差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最重要的点在于,10000个信息里面,有效的可能只有100个,但剩下的可能有200个会把你带向地狱,还有2000多个是废话,3000多个则是忽悠。正确的与好的信息可能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面,这个是现在这些人面临的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成本,去把这10000多个视频都挨个看下去挨个分辨。

阮佳:所以现在这些年轻人要在信息的海洋里面,过滤有用的和重要的信息。如果还需要一点运气、天赋和努力的话,努力和运气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然后加上正确的获得信息的渠道。我早期也是因为运气成分,才能在当时游戏公司招聘时,最终以毫无工作经历的资历进入。

众所周知,身为国内外都叫得响名字的阮佳,此前有过很长一段国外的工作经历。

他于2007年转成为原画师,2009年时就接到了第一个加拿大工作室CEO皮耶尔的合作邀请。然而阴差阳错的签证没办成功,过了两年才正式到达加拿大开始工作。

最初到达加拿大的魁北克(法语区),面临需要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压力,又要兼顾生活与工作,阮佳还是放弃了法语只学习了英语。

当时阮佳当地的一些朋友知道他只学习英语时,还有些不开心。就如同我们一般,他们也希望法语能被更多人学习,以此宣扬他们的语言和文化。

有过留学经历的朋友,或许对出国生活这件事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与共鸣。其中最让人在意还不是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而是吃这件事。

阮佳坦言,魁北克这个地方什么都好,唯一令他难受的就是没有中餐馆。

阮佳的中餐厨艺

刚过去时,他本以为意大利面和许多法式料理自己会很爱吃,结果中餐养出来的胃吃了两周法餐后就有些腻了。

可任凭他如何找中餐馆,没有就是没有,他只好买锅回家看食谱请教母亲,自己动手。

过了几年,阮佳又到了美国工作。那里人种多,食物种类更多。所以不但沟通变得畅快,饮食也松快了很多。

阮佳在美国西雅图

Question

金城:你曾说“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不要总是去抱怨环境和身边的一切,要适应环境然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那你怎么看【信息差】对一位画师的影响?

阮佳: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得看这个信息差差了多少。如果差的非常大,那可能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就是我上一个问题提出来的观点,前提是我还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的情况。

我读初中快要毕业的时候,我父亲其实有跟我说过一段话:

“你老是想要去这个艺术学校那个艺术学校,还想选环境好的学校。但你如果真正想画画、想把画画好,你就自己坐到街上去,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不断的画,画多了不就厉害了吗?

这个是我父亲以前对我说的。这句话其实话糙理不糙,所以很多东西你们要去看他的本质,就是重点是你学到了这个正确的方法,你有没有去练习。

阮佳个人网站关于“Training(训练)”的专门一栏

【阮佳个人网站:https://www.ruanjia.com/】

阮佳的练习

阮佳:因为其中一部分人有点类似于“教程收集者”——只是喜欢收集教程。本来这个教程已经告诉他该怎么做了,他只需要按照这个教程说的去做去练习就好。但是他又会怀疑可能有效率更好的教程,然后就开始好高骛远不断地收集别的教程。那(这个过程中)他可能真正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去学。

当然这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不过回想一下,我老爸告诉我“多画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信息,某种程度也算“信息差”吧哈哈。

Question

金城:在国外工作、复又回到国内工作,你这两种生活是否分别代表着你创作理念或发展观念的两大转折呢?不同地区的生活经历,有给你留下什么将终身受用或贯彻的艺术启发/理念吗?

阮佳: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我有一部分时间是拿来出去学习和见见世面的,不仅仅是风土人情,还有见一见当地的人或者他们的行业和工作这些。

因为有的时候大众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是别人想告诉你的,你可能没有办法看到比较全面的信息,都是比较片面的。所以最好不要等别人来告诉你这些东西,自己去看去感受是最真实的。国外生活经历里面留下的启发其实很多,但是因为时间问题,这里没有办法跟大家分享,而且很多是课程里面的付费内容,也不方面在这里告诉你们哈哈哈。

阮佳曾在某个采访中,分享自己职业经历中最难忘的项目是《光环》游戏,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最喜欢的作品就是《月之轮回》(下图)。

由于当时在国外工作的前提下,他画的许多东西都偏向欧美,亚洲或者说中国风格的作品相较之下就少了很多,因此很想画一幅有中国元素的作品。

而《月之轮回》中主角的头饰,就用了中国传统工艺“点翠”,这种蓝十分独特,全世界仅中国独有。

为了画它阮佳研究了许久,细节与色彩变化也精细丰富很多,远超一般的商业用图。他在加拿大起稿,画到去美国后的一年才画好,果然就连很多国外专业圈子的画师也更为喜欢这张。

Question

金城:你觉得“中国风”是什么样的?

阮佳:其实中国风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有的人会比较喜欢比较复原考古的古风,古画里面有的他们才画,没有的他们不画。我个人把他们分类为考古古风,因为他们比较严谨,一般来讲电视剧里面出现的可能更多一点。

另外一种我称为幻想古风。幻想古风就是在原来的古风基础上做一些自己的幻想和改变,比如剪裁和款式啊花纹这类的做一些重新设计。可能有一些人不太喜欢这样的,因为他们不太喜欢把以前的东西改来改去的感觉。我个人走的其实也是幻想古风,只是说可能我画里的元素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考究,是现实里面考古有的东西或者是古代的东西。

阮佳:对于中国风,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一下:

只要是在我们华夏文明下孕育而生的所有人的生活习性,大到建筑物、各行各业的武器器具农具,小到服饰、佩戴的饰品以及生活用品等,能够把我们以前所有东西作为元素来进行结合的风格,我认为都可以是中国风。

03

敢说也敢当,既勇又刚

这就是阮佳的世界观

许多人接触过阮佳以后,都被他十足的人格魅力征服。

他敢于站在风口,迎上AI的浪头,先声夺人的魄力平素他对诸多问题的见解与视角,也足够犀利,足够博而不俗。

又敢说又敢当,既勇又刚,这就是名为“阮佳”的世界的世界观。

Question

金城:经过去年你“大战AI”的壮举,许多吃瓜群众都或多或少意识到了艺术审美修养与美育的重要性。在你看来,审美有高低或是其它标准吗?

阮佳:我个人其实把审美简单的分为三块,在这边可以简单分享一下。

第一个,是人类作为生物活在这个自然环境里面自带的一种审美,基因决定的。那么这种审美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从,但却是大部分人都会遵从的基本规律,他们会去挑选一个可能更适合、更帅一点的、更健康一点的去作为自己的伴侣,这里面其实就牵扯到审美。

阮佳:第二个,就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比如画画,经过你不断的练习和学习之后,不但提高了画力,还产生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就可以帮你判断他人的真材实料。这个其实也能称为一种审美,我把他叫做技术审美。

比如有时看到一些图,你就会感知到作者实力很强,可能是系统学过一些光学、美学、透视、人体这类跟画画有关的知识,并且是可能经过了长期的练习。这种就是属于可以后天经过教育和学习去加强的技术审美。

疫情期间,阮佳为中国加油而绘制的插画

阮佳:第三种,是由你的生活环境造成的。

这里我举个例子,你看看那些鉴定古董的人,他们很多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货,因为他们经常看到真实的古董。如果你身处的环境丑物扎堆,那你慢慢就会觉得这个丑东西丑得很合理,你就会以这种审美去看待一切,即使看到好看的东西,也会觉得很丑,并且你自己可能意识不到。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把审美分成高低这些东西,这里面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和东西。

Question

金城:你曾在2018年时说“CG设计有点像科研工作,年纪越大经验就越丰富”,但现在不少人也认为CG艺术家“资历越深,风格也越落后”“前浪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与你的观念看法大相径庭。你怎么看呢?

阮佳:我18年的时候说的是CG设计哈哈,其实严格来讲应该是概念设计的工作。在偏创新的工作室里工作的职位,才能称为“像科研工作”。我先把这个前提讲一下。

关于资历,说实话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很多年前我就听过类似的。其实这个话含有很混杂的信息,比如是谁说的?是业内人还是圈外人?这个"多数"是什么概念?......这些东西都有待观察的。

那我的直接回答就是他把风格、画画的实力(我一般比较喜欢说是画力而不是画技)、年龄这三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首先我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做拍死在沙滩上?是指那些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找不到工作就会饿死在街上吗?是说年纪大的这些人他们在职场竞争不过年轻人吗?还是说年纪大的画师画的图没什么人看了呢?或者这三者都有呢?有时候这种问题的真正意思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下。

阮佳:那我们先说风格。

CG艺术并不是单独存在于世界上的,以前没有电脑没有数位板,人们也会在墙壁和画布上面绘画。严格来讲,CG艺术其实只是一种手法而已,大的范围更倾向于是幻想艺术。幻想艺术其实也不会区分为电脑上画或者画板上画,因为以前很多老艺术家其实都是在画板上面画的。比如此前参与《指环王》的早期概念老艺术家,都是在纸上绘画,他们参加项目的时候都五六十岁了。如果这都算过时,那最近上映的《沙丘》,他的故事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设定,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看,全球票房还是很高。难道他们也算过时了吗?

阮佳:然后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我的猜测可能是一些在公司里面工作了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在公司这么多年都没有去过多的学习,做练习或者提升自己。早期刚入行时也是用一些贴照片辅助,或者用软件辅助他们来完成工作,时间久了以后慢慢随着体力下降,可能就失去了他的工作。

这是我的一种猜测哈,所以说年纪大并不一定就代表他画画的画力和能力就好。这有一个前提:你是一个不断在学习,不断在进步,不断画画,然后经过常年累月的累积,你才能变成一个经验丰富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比大家谁年长。

风格是没有老旧的,在各个领域其实都是这样的,都不止是画画。你看时尚界那些老爹鞋,还有一些复古的风格,很多都是拿以前的版式和设计重新来设计一遍,一样有很多人喜欢,为什么?因为好看呀,他里面有很经典的美学要素在里面。

阮佳分享的创作过程,从草稿到近乎成图

Question

金城:有人说您的功底、色彩、画面、审美等各方面固然毋庸置疑,但有时明明是男性角色,长相却画得更像女性(大概是面部偏短与柔美,不够硬朗等等),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呢?

阮佳:这其实是一种设定,故事需要而已。

就好像《鬼灭之刃》里面也有一个猪头人,身体很健壮但是长相像女孩。我《魔龙冠》里有两个角色都是这样的设定的,一个是我2008年画的一个叫末罗菲斯的角色,另一个是古风的角色叫上官龙鳞。但是后面应该不会再有了,这种设定也不能太多,一个故事里面有一两个就可以了。

我们在画东西,不管是画漫画也好,做电影或者做游戏也好,作为故事的创作者,在里面设计各式各样的人物故事才会比较丰富。如果一个故事里面全是肌肉男或者全是漂亮妹,就感觉不是特别有意思。大友克洋的《阿基拉》里面就有一个角色,他长得很像一个孩子,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几百岁的“小孩”了;我之前画的一些老奶奶,她年纪比较大了但是还在飞船的操作间里面操作飞船。

04

“求变和探索是我一直以来

都在做的事情”

十来年前回国后的阮佳,身份上也有了一些变化。

从单纯的“本色输出者”,转化为一面产出,一面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他人学习,以及授业的“灵魂工程师”。

这么些年从插画师到插画老师,只多一个字,滋味却两说。

Question

金城:插画授课后你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吗?教学的过程有为你的创作或其它方面带来影响或启发吗?

阮佳:一般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特别的想法,基本是跟着国外的一些好朋友,他们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他们很多人会拿1/3的时间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3的时间去工作赚生活费,另外1/3的时间会去分享,就是教大家怎么去画画。我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时间分配比例。不过我现在把工作和自己做项目结合了一下。之前我工作时经常有人私聊问我“怎么画画”这类问题,我也经常给大家解答,有时候也做一些简单的分享。所以后来我把这些问我问题的人,全部统一到培训班这一块来了,这样就有一个更系统的方式,给那些对我有疑问和对我画画方式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一个能够跟我系统学习的机会吧。

阮佳: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是需要为别人改作业的。其实在开班之前,我基本上每天也有1/5的时间拿来做练习,开班之后呢我就不专门拿时间来做练习了,我把给学生改作业和改图这块当作一个练习机会了。比如说他的形体画的不准,他们的盔甲画歪了或者是构图这些有问题,我就要给他们进行修整,要给他们改正。

从2017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已经改了12000多张图了。那这12000多张图也是作为练习,对我基础的提升很有帮助,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继续开下去的原因。又可以提升自己,又可以给别人做一些分享,还能有一定的收入,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阮佳水墨氛围作品练习之一

阮佳对于画画基础的看重,是与目共睹的。无论是正式入行工作以前他日夜不辍的自学苦练,还是工作以后也见缝插针式的打磨。

在阮佳的课程或参加的线下活动中,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环节,叫做“随机关键词(娱乐)示范”。即给出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创作者要在限时时间内完成一幅画的创作。

这种玩法经历过论坛时代的人也许会比较熟悉,这是非常考验主笔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一种“玩法”。

阮佳曾在聚会上现场创作的“随机关键词娱乐示范”。

关键词为:巨大的乌贼、凤凰、一只小猪、废土风、玉桂狗、深海、烧烤、小粉驴

阮佳年初的“随机关键词速途”

Question

金城:你设置这一玩法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否算是训练学生,或向读者粉丝演示商业需求具体化的方式?

阮佳:“随机关键词示范”是我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积累下来的、最能展示个人实力的一种示范方法。

因为如果要去给别人示范,有些人可能会提前准备好参考图,比如把已经画完的一个人物或者动物或者场景,放在旁边照着;但你突然给他换一个话题,他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画了。所以这个“随机关键词绘画”很适合在公司招聘的时候,来测试这个人的能力。但是这个不适合用来训练学生,我从来也不会在课上教学生这些东西,因为他是一个展示意味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训练的方法。就像健美比赛,健美冠军会在台上展示自己的身材,但是你不知道他们私下训练了多少,随机关键词就有点类似于这种感觉。

在具体学习的时候,其实还是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光影素描线条等。只是说学成之后或者练习得很好了以后,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大概能到什么阶段。

Question

金城:对于画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你有什么看法或经验之谈?

阮佳:如果你们有时间去学习和进步,就尽量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再去接单子,你所受的痛苦就会少一点。也有家境可能不太好的,必须要早期就开始找工作的,那就没有办法了,这种可以在工作以后尽量再拿点时间出来,提升画画的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的画力不够,对方一直要求你修改的时候,你在工作中就会非常难受。如果你水平比较高,这种痛苦就会相对减少,对你整体的发展来讲,也会更有利一点。

相信不论读者抑或业内同行,与阮佳交谈时都不难察觉他的亲切。

无论在人生的道理还是绘画的指点上,他总是春风化雨,也从不吝啬分享。而他本身也是一柄标杆,对职业、生活与理想都有规划。

对来时的路与需走的路,都澈底澄清,登高望远。

Question

金城:你有读者粉丝感觉你近年画的内容和以前有所不同,认为你是在一声不响地“求变”,打算探寻、转向新风格。你有什么想回复的吗?

阮佳:我没有这方面的感受,我觉得我做的东西和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求变和探索是我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我画图的时候会看情况而定,有时候我会根据之前的风格画一些之前的东西;或者把以前画的做个更新重新再画一下,把品质提升一下。比如去年我的学员和粉丝就说“佳哥,你能不能示范一个室内的,好久没有看到你画了”。那我觉得这个可以试试看,我就根据之前的风格画了一个魔法小屋,是一个室内的。

《魔法小屋》

阮佳:前两年我画了一个蓝色的中国龙在破坏一个城市。我上一次画中国龙是2013年给《激战》画的龙,我想更新一下所以画了这幅龙。那精致度和画工各方面就可以和之前的做一个对比。有时候我还会把时间拿出来做点研究,研究一些新的东西或者画一些新东西。但画这种新东西或者做一些新研究,就有机率画不好,因为没有人总结经验,但是目前我画的这些自己心目中还是挺满意的。

Question

金城:一天下来,你在什么时段创作思维更顺畅活跃,或者说更喜欢在哪个时间创作?

阮佳:我07、08那些年里,一般是凌晨比较有创作力和灵感。因为我白天要上班嘛,然后晚上回来以后楼下的阿姨开始跳广场舞,我的房间一天下来比较安静的时候只有晚上9点以后。那现在也没有人吵我了,我的房间隔音也还不错,一天下来也都挺好的。其实还是可以有一些小噪音的,比如一些鸟叫,或者猫叫,还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比较能接受。但是就不要有那种太大的噪音,装修广场舞这种就会很困扰。

Question

金城:平时你是宅家比较多,还是外出游玩比较多?

阮佳:我基本上都是宅在家里比较多,外出游玩比较少,然后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会越懒,越不想到处跑,所以这几年我也很少去到处讲座了,越来越不想出去动。

Question

金城:你这几年健身效果相当显著,许多粉丝都说你身材管理很好,能保持这种程度的自律,是否有什么小秘诀呢?

阮佳:自律的小秘诀我也不太说得清楚哈哈,反正我觉得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而良好的心态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少跟人接触,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很好。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判断,就是如果你跟太多的人在一起,闹闹哄哄的,很多时候别人会给你心态上的压力。有时候别人也是无意的,也有可能是好心的,但是他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制造一些不舒服或者焦虑。当然你自己的好朋友除外哈。所以说一个人能自己待着,就尽量自己一个人待着,这样就会比较平静,你想干什么就可以立刻去干。

Question

金城:能否分享一下你近来正在做的事或爱好呢?

阮佳: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最近额外的喜好就是刷很多小动物的视频,然后买一些小动物比如猫猫狗狗的小模型,就比较喜欢去收集这些小动物的模型。

Question

金城:今年有什么短期或长期的计划吗?

阮佳:目前短期长期的计划现在就很明确了,就是画漫画和动画,把漫画的那个进度再往前推,因为现在画的有点慢,然后还有动画也需要尽量把进度往前推,目前就是做这两个事情。然后保持健身的习惯和教学。其他就没有什么了。谢谢。

世间的人总是追求“不变”。

要声名依旧,要矢志不渝 ,要深爱不移 ,要美满 不变,甚至要求“花与春常在”。

因为人们总看到“变即失去” 。 然而,阮佳却 说自己始终在“求变”。

大概是因为:变即失去,变也能是获取。

这是阮佳的取舍观,也是他作为创作者的取舍观。

无论他人怎么看待他在创作时与从前不同,但他“求变”;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他的作品是否丢失了曾经的特质,但他“求变”。

因为如果要进步,就得不停改变,随着时代改变。

编辑:第三方阵营玩家

-THE END-


“极简少女”海上生明月晴雨伞

出行必备

点击图片跳转小程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