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律新社编者按

传承是建铸律所品牌内核的原动力,更是律所文化持久繁荣的向心力。历经30余年探索发展,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已然将传承之道深深镌刻在文化脉络中。

律新社作为法律服务业的观察者和参与者,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着建纬的发展。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更是与建纬两代主任渊源颇深,见证了朱树英律师与邵万权律师的传承交接。在与建纬新老两位主任的深度对话、互动中,她深刻感受到两代主任的珍贵情谊与思想建树,以及他们在行业变革中的创新实践与卓越贡献。基于此,王凤梅受邀执笔撰写此文,以生动再现建纬的传承故事。

争与让,是一对颇有意味的辩证关系,在律所传承中掌握好尺度是技术更是艺术。在建纬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建纬”)与创始人朱树英律师以及建纬继任者邵万权律师身上,在长达十余年的传承中,用“让”演绎出了一段特别佳话,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021年,72岁的朱树英律师作为中国律所中年龄最大的律所主任正式卸任,同时担任建纬研究院院长,而接班人邵万权律师则担任主任。当时,我带着律新社同事对朱树英院长和邵万权主任做了专访,深度了解了中国律界这一特殊律所的创业奇迹和传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建纬所迎来了30周年庆典,我受邀撰写了《专注的奇迹:从一人一所一业到千人一所一业——朱树英与建纬”30年的启示》,写作过程也颇有收获。而每次研究建纬现象,都让我自己颇为受益。

2023年,建纬再次爆出“大新闻”——9月17日,上海市第十二届律师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律师当选第十二届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并摘得第五届“东方大律师”荣誉称号。

建纬的传承之道可谓成功。

从1979年律师制度恢复,45年来,中国律师业快速发展。从1992年起,中国律师业进入市场化发展,30余年来,伴随着一批优秀律师的努力奋斗,一批大所、精品所也脱颖而出。与此同时,第一批创业者即将离开舞台,律所传承问题也逐渐成为成为行业组织发展的难点之一,传承做好,可基业长青;否则,则可能功亏一篑。

如果说建纬对行业的第一个贡献,是在专业行业化上探索出了模式;那么建纬对行业的第二个贡献,就是对大所稳定传承的实践。尤其是建纬传承中十年“三让”的故事,值得探析。我再次有幸“独家倾听”了幕后来龙去脉,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一起感受“君子之风”的启示。

第一让

培养十年进入管理层

朱树英经常用2个“28年”形容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巧合。他16岁参加工作,第一个“28年”,做过木工、教师、工会干事、办公室秘书,自学获得了华政本科文凭并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

第二个“28年”,开始于1992年,那一年,他44岁。那时,“市场经济”被写进党章,房地产市场蒸蒸日上,第一个在上海建筑行业取得律师牌照的朱树英在上海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了上海市建设(后改名叫建纬)律师事务所,成为国内首家从事建设工程与房地产领域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事务所

1998年,全国取消城镇职工福利分房,房地产业借着政策的东风,直上青云。21岁的邵万权即将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被建纬独树一帜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吸引,遂成为一名建纬实习生。

建纬实行合伙人带教制,合伙人会将青年律师们“扶上马,送一程”,类似于师徒关系。邵万权的带教师傅是赵萍律师,建纬创始合伙人之一。赵萍律师带着邵万权在一个个业务项目中磨练技艺,在每日的学习中给予指引。即便问题不属于她的业务领域,也会尽心解答。

邵万权与赵萍律师在业务中紧密合作,还因为生日恰巧在同一天,每一年他们都会一同在建纬同事的陪伴下吃蛋糕、许愿、庆祝生日。陪伴、成长、传承,欢笑、泪水、感动,都在这对师徒的生命里刻下清晰的痕迹。

长于建纬,成于建纬。邵万权在建纬的师徒温暖带教环境中茁壮成长,表现非常优异。26岁成为首批初级合伙人,29岁成为首批普通合伙人,31岁成为高级合伙人。他也把这种温暖自然传承下来,他像一个大家长那样爱护着他的后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青年律师创造发展机会,提供发展空间,邵万权也成为建纬精神的传承人之一。

业务办理中,邵万权与创始主任朱树英律师也多有合作。频繁出差的间隙,万米高空上的飞机里,朱树英律师勤奋工作、不断思考写作的身影;每天雷打不动凌晨4点起床开始工作的习惯……都牢牢印在邵万权心中,激励他勤勉做事,俯首耕耘。

“邵万权不是我的徒弟,但我们在一个长达12年的案件合作中,达成了一种默契。”朱树英后来给我讲述了一个特殊的“缘分”,在上海律师为上海经济建设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中有一个关于上海证券大楼服务项目。因为建纬总所和深圳建纬所参与过深交所办公大楼的服务,所以1999年投资120亿的上海证券大楼启动建设时,朱树英律师是牵头律师,邵万权是办案律师。当时建设工期长,还遇到世博会停工等复杂问题,这个项目居然做了12年。2011年项目才正式交付。在这个过程中,朱树英和邵万权律师形成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也进一步有了深度了解,也更相互认同。

与此同时,朱树英一直在考虑传承的事。“要把律所交给一个管理班子,而这个班子要有一个领头人。”他早早就开始物色人选。此前,他曾考察培养过一名接班人,但并没有成功,“要成为律所的领头人,除了专业好、业务能力强,还要能服众、能凝聚人心。”

2012年,建纬20周年时,朱树英经过反复考察,认为邵万权最适合做建纬主任。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让朱树英坚定了想法。2012年3月,建纬组织了妇女节塞班岛旅游活动,在途经蓝光洞景点时,一名女律师和她丈夫不慎跌入海中,洞中海浪湍急,水深莫测,危急时刻,邵万权未加思索便跳入水中救援,最终有惊无险。“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心里就做好决定了。”朱树英确定,把班子交给他,大家是放心的。

但是,63岁的朱树英愿意让位,邵万权还不愿意接。理由有二:第一,当时很多建纬的分所都是冲着朱树英律师来的;第二,他可以协助律所管理,但是主任还是要朱树英来担任。

面对如此有“主意”的继承者,朱树英也同意了,让邵万权开始参与律所管委会工作,主要配合朱树英律师日常管理事务,35岁的邵万权开始参与律所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邵万权的能力和付出大家有目共睹,尽管每年要花至少一半的时间在管理上,占据了大量的业务时间,但他依然心甘情愿不计回报。前些年还因为身体透支过度而导致腰椎盘突出,邵万权在家休息了半年,但他依然心系律所管理工作,让大家非常感动。

经过十年的历练,邵万权在驾驭律所的管理上越来越如鱼得水。2021年的合伙人会议上,新一届管委会获全票通过,换届水到渠成。在朱树英眼中,现有的管理班子正是由“一个个认认真真做事、兢兢业业开展业务,愿意付出且有责任意识的人”组成的,因此他很放心。

这一年,邵万权也是44岁,与朱树英律师当年创办建纬所时的年龄几乎相当。这种巧合令人惊叹。

第二让

让办公室

2021年,建纬所搬入外滩金融中心,办公环境大为改观,其中最黄金的“金角”江景办公室作为主任办公室给了朱树英。在这间大约15平方米的办公室,不仅可以看到黄浦江景,还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等陆家嘴“三件套”,视野非常好。

邵万权的办公室就在这间办公室门口,大概8平方米左右,视野也很好,相比简朴一些。朱树英一直要求他搬进去,但是这样的格局是邵万权坚持的。

在邵万权看来,建纬虽然没有刻意提炼过文化,但有点像家文化。在师徒制下成长起来,对老师的尊敬是必然的。朱树英要求搬出“金角”办公室,是希望有传承仪式感,但他个人认为不必要,不用做调整。

他另外的理由是,朱律师每天来得很早,全国朋友也很多,这间大办公室可以接待很多客人,这对他来说也是“扶上马送一程”。

朱树英其实一直表示反对,他认为应该“在其位,谋其政”。但是邵万权的坚持,让他一再推辞不得,也就暂时同意了联合办公的提议。

但是,朱树英心里一直有退隐之心,虽然他还有建纬研究院院长的职务,但是除了专业带教之外,很多管理事务就不参与了,他要给年轻人施展手脚的舞台。

事实上,“官宣”邵万权主任之后,可以看出邵万权的魄力。作为建纬总所主任,邵万权大力推进建纬改革创新。参与推动建纬全国布局战略,包括推行新设分所的尽职调查制度、制订总分所合伙人的议事规则、设立总分所管委会等。高频率、多平台、多角度为建纬进行品牌宣传工作,包括授课分享、论坛演讲、参与立法课题、与企业联建互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照片摄于2021年3月5日,邵万权主任在建纬总所主持工程总承包法律服务论坛,这也是他第一次以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眼看着邵万权不断让,朱树英放心之余,心里想得更明白了,一定要彻底放权。

2023年11月的一天,他自己收拾了所有办公室材料,打包了一个箱子,默默地搬出江景办公室,搬到了律所的一间小办公室。这是给律所退休合伙人的共享办公空间。

结果,邵万权出差回来发现朱老师已搬出,且去意已绝,也不好再坚持。于是立刻组织了管委会会议,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不让朱树英到退休律师办公室合署办公,而是将律所的另外一个银角小会议室改成了朱律师的办公室,看到大家这样真诚挽留和安排,朱树英欣然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纬窗外的风景与朱树英律师继续发光发热的建纬研究院

2024年初我再次来到建纬时,看到朱树英律师从律所另外一端办公室里走出来迎接我,我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分别。他依然健步如飞地在办公室里穿梭,整个建纬四处都有他的影子。更确切的说,是他的精神已经和大家融合成了建纬精神和文化,默默地影响着大家的言行,无论他在或不在办公室。

第三让

让其放手创新

虽然朱树英一直在所内注意“退出”角色,但是一旦遇到重大情况,他还会挺身而出。如果之前“两让”,是相互谦虚和尊重,这第三让就是助力邵万权,让他全力以赴为行业做贡献。

2023年,邵万权当选上海市律协会长之后,必然面对律所管理事务和行业履职之间的时间精力冲突,这时朱树英挺身而出,特意嘱托律所管理班子成员,要为邵万权多考虑,多分担他的律所管理任务,让他有更多时间投入在行业管理上,让他放手创新。这对邵万权而言,既是支持,也是鞭策。

当选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之后,邵万权工作更忙,视野也更开阔。无论是治理律所,还是治理行业,他都有了更加融合的视角。他说,将建纬放在中国4万多家律所、上海2000家左右律所当中,都具有很多共通性。每家所发展都有差异,大、中、小所都各有运营逻辑,如何找到适配自己的发展方式,是大家共同探索的课题。

接触过邵万权律师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谦谦君子之风。他的性情气质、职业成长经历无不透露出细水长流的气息——沉稳、务实、令人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万权与王凤梅在“2024年度最受上海律师欢迎的法律科技产品大赛”启动仪式

他“自嘲”之前没有任何律所管理课程可以学习,大家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对律所的管理能力理解是“逼”出来的。参与律所管理工作之后,之前是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管理会议,现在分所多了,每周一他都会在律所推动管理工作,也经常分不清周末。在对律所的管理实践中,逐渐感受到律所治理的核心精髓。建纬的前30年,是他跟随建纬一起成长起来,见证了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过程,接下来如何通过建章立制推进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如何传承律所文化之魂建立“百年老店”,是他重点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建纬的成功传承得益于内部“静水深流”的专业之风。建纬有很多研究探讨会议,内部氛围很平和,文化积淀,静不下来的人就走了。内部积淀下来,是相对认可、风格相近的人,这是传承中重要的基础。一家所最初是合伙人带着走,在律所中合伙人带年轻人共同成长,相互认可而能持续稳定在一起。律所是人合组织,所以在这样的组织中,不是有个名头就可以成为主任,一定要对文化建设有贡献、有理解。

除了人合之外,一家律所的主流价值观要正,要总分所协同发展,要不断做到同频共振。全国32家办公室要推“一体化”如何做到?他的办法是以党建促所建——加强政治引领,统领总分所律师工作,促进律所高质量发展。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建纬建立总分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起初的20余位参会代表,到如今覆盖总(分)所50余位代表,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为总分所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建纬总分所联合党建工作制度》,为全面实现总分所一体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共同开展党课教育。发挥32个城市的布局优势,依托各地红色教育资源,举办瞻仰毛主席故居、重走红军长征路、祭奠革命烈士等活动,将红色基因根植律师心中。党总支牵头拍摄党建宣传片,统筹30家分所编写党建宣传册,加强总分所的横向交流,不断提升律所组织凝聚力,不仅让建纬品牌更加响亮,总分所一体化管理进程不断加快。

党员律师带头参与政府立法讨论、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课题研究,以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己任,为港珠澳大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通过提供法律咨询、编写普法手册,提升人民群众尊法守法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23年建纬总分所红色党建活动

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建纬所坚持走党建引领下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富有建纬特色的党建工作经验,成为推动律所发展的制度优势。

与此同时,不断研究专业,客户不断,是一家律所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础。建纬32个办公室有差异,要让大家规范化、市场化,就要不断推出研究课题,与开发的法律产品挂钩,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研究。建纬全国11个委员会,25个专业委员会,全国1500名律师,推动大家有条件的出书,参与立法和示范文本。建纬聚集了众多具有相关行业专业资格和背景的合伙人及资深律师,编著和出版了一系列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书籍,如《〈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案件的审理指南〉理解与适用》《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法律实务》等。

在业务领域,不断细分,推动很多衍生板块业务。比如之前研究工程总承包,目前研究城市更新业务、ESG、并购、不良资产和破产。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也是时代赋予律师队伍的责任与使命。建纬所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助力法治建设、强化党员担当”,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许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在广泛采用“投建营一体化”的建设总承包模式。建纬所作为专注于城乡发展综合法律服务的专业律所,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新总承包模式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党建引领下,建纬以“立足上海、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作标准,通过组建国际业务部、布局重点城市并成立“一带一路”研发中心、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培养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等形式,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多样化的涉外法律服务。结合专业特色,总结“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法律实务研究成果,党员律师带头参与编写“一带一路法律丛书”,为中国企业海外合规经营保驾护航。建纬的海外工程的项目,涉及东盟国家、非洲、俄罗斯等地的工程服务,可以通过“一体化”的力量去投标服务,行业强监管的模式下,不断优化服务能力,确保律所人员忙业务。

2023年,为庆祝建纬成立30周年,通过影视手法记录30年来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现建纬情怀与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法律服务理念,建纬与律新社联合推出了大型拍摄计划,走遍中国30城,记录建纬在全国的发展足迹,展现建纬全国30家律所的律师风采,诠释建纬30年来的卓越品牌之道。截至2023年年底,在律新社与建纬各地办公室的配合下,完成全部拍摄工作并交付,各地办公室宣传片已全部出炉。

建纬还在不断深化发展中。2023年,建纬虹桥分所也正式开业,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开枝散叶。

从2021年邵万权担任主任,总分所有很多沟通工作需要到处飞,邵万权也加强了和分所主任的交流,他也越来越认识到专职管理的重要性。高伙降低提成比例,留出专门资金,逐渐建立宣传部、市场部、党务工作专职工作等。随着架构调整,有必要组织合伙人参加管理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能效。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进一步思考律所到底是什么?律所是一个组织,组织是有功能定位,组织靠各种管理职能运行,因此,2024年初,上海出台新政,律所可以引入特别合伙人制度,未来律所的管理模式将进一步提升。

其实,不管律所未来治理的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符合中国律师职业特性的君子之风必然是律所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儒家君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追求。在当代,君子之风则映射在律师职业中,成为律所文化传承中的底层逻辑。

《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意思是一个国君的家族倡行仁爱,一个国家也会兴起仁爱;一个国君的家族倡行谦让,一个国家也会兴起谦让。建纬所传承文化的根底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在谦让中构建一个文化体系,形成了这个体系独有的价值。

如果说,建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是朱树英律师极度专注的人生奇迹,那么建纬能够平稳传承,也是极度专注之后的培养成果。一家好的律所,对外服务好客户,对内培育好人才,或许这就是律所ESG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样本写照。有幸见证这样一段律界传承佳话,我也与有荣焉(有趣的是,见证这段“三让”史话的2023年,我也是正好44岁)。所以,把它写下来,让更多人有所体悟,更笃定地把每个当下努力做到极致,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君子同道之美,山高水长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