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美军39辆坦克闯入我军阵地,结果有来无回。美军方面对此惊疑不定,明明战前他们接到的情报上写着:三十九军,徐海东旧部,臭豆腐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九军是徐海东旧部不假,可实力委实谈不上是“臭豆腐”,39军前身是红十五军团,包括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六军。其中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就是徐海东。

这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大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毛主席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可就是这样的一员大将,却被人亲切地称之为“臭豆腐”,这个外号是如何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贫苦 投身革命

1900年,徐海东出生于湖北黄陂的一个贫苦窑工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十几个,徐海东是最小的那一个。往祖上数六代都是窑工,全家以烧窑为生。

徐海东出生那年正闹饥荒,这对于徐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多亏了徐海东的嫂子将他奶大。

因为家里贫穷,徐海东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上过学,徐海东小时候也是在泥巴地里面长大,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嫂子们看见他满身泥巴到处跑的样子,就开玩笑的说他就像个“臭豆腐”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一看当时徐海东的形象果真跟个“臭豆腐”一样,便也就都这样的叫他,渐渐的,他的名号就这样起来了。

到了徐海东九岁那一年,父亲将他送到了一家私塾读书,他便成了徐家第一个识文断字的人。徐海东自小聪慧,又勤奋好学,去私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将《百家姓》背得滚瓜烂熟。

能够去学堂读书自然是好,只是那个时候的学校都是贵族子弟的天下,徐海东家境贫寒,就成为了他们欺辱的对象。后来,徐海东受不了那里的氛围,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

为了养家糊口,徐海东跟随哥哥们学习烧窑手艺,就像祖辈们那样。

这一干,就是十一个年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徐海东24岁的时候,他在同学的帮助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渐渐的对革命心生向往,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穷人。

于是在1925年,经同学介绍,徐海东来到了武昌投身革命,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徐海东被派入湖北第二师学习军事。在这支军阀部队里面,徐海东从《步兵操典》学起,积极参加训练,刻苦钻研军事技术,不到一年的时间,徐海东就晋升为中士班长。

这段行伍生涯为徐海东日打下了军事素质基础,也让他深知旧军队的腐败和弊端。

1926年夏天,徐海东离开部队,奔赴广州。他在韶关加入到北伐军的行列,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三营九连的代理排长。

8月份,战斗在汀泗桥打响,徐海东一战成名,他率领一个排,一举击溃了吴佩孚的四个炮兵连。如此功绩,受到了全师通令嘉奖,他本人也由此晋升为少尉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老虎威震大别山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徐海东在党组织的指示之下,离开武汉回到家乡开展革命工作。当他回到家乡的时候,家里面的农民运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徐海东受到鼓舞,在当时黄陂县委委员的介绍下,徐海东担任河口区农民自卫队的大队长。在他的带领之下,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被狠狠地打击,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一时间白色恐怖的氛围笼罩全国,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徐海东不得不暂时先将河口区的农民运动转到地下。

徐海东本人也回到了徐家重操旧业,以窑工的身份来做掩护。白天他是窑工在窑里做工,晚上他走村串户,向窑工们宣传革命思想,并且暗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1928年,这一年是个饥荒年,贫苦的农民们连饭都吃不饱,可是地主、民团却要逼租索债,将老百姓们逼得无路可走。

徐海东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决定开展一次夺粮行动,来帮助农民渡过此次危机,暴动的时间定在腊月三十日。

只是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了,粮食也到手了,却很快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经历了这次失败,徐海东仔细地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并继续参加斗争。

经过几年的群众斗争,徐海东渐渐的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游击战术:昼伏夜动、远震近止,避强击弱,声东击西。靠着这套战术,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打出了威风。

在那一带,无论是敌人还是人民群众,都称呼徐海东为“徐老虎”。

有一年夏天,国民党军第五十师的一小部分兵马与当地的“清乡团”,借着剿匪的名义在将军山一带烧杀抢掠,冲进村子里面挨家挨户的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外面传来了一句喊声:老虎来了!

村子里的其他人也顺势大声喊道:徐老虎来了!”

徐海东声名在外,那些匪兵们一听到这样的叫喊声,以为是徐海东带着人来了,吓得纷纷丢下抓来的群众去逃命。后来人们才知道徐海东根本没有来,是村里的几个小孩在喊着玩的。

不过不管过程如何,村民们确实借着徐海东的势头躲过了一劫。人们还将这件事编成了故事,为其取名为“虎威救村民”,这件奇闻一直流传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红星照耀中国

1931年3月份,鄂东警卫第二团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八团,徐海东担任团长。这个时候的徐海东已经在军中颇负盛名,“徐老虎”的威名也传遍了鄂豫皖苏区。

对于打仗,徐海东有自己的理解,他不但学习红军其他将领如徐向前的战术,还留心听取中央苏区传来的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元帅指挥打仗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实战演练,徐海东的指挥能力越来越出色,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凡是跟徐海东出生入死的指战员们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信念,那就是跟着徐海东打仗,心里就有主心骨,胆子就壮!

而徐海东这个名字,是跟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这两支著名的红军部队联系在一起的。

1933年2月,红二十五军重建,徐海东师副军长,军长是吴焕先,两人合作于极端困难的处境之下坚持在大别山地区作斗争,战斗接连取得胜利,使得被摧毁的苏区部分得以恢复和发展。

1933年5月,在左倾军事冒险路线的指挥之下,红二十五军受挫,在战事中接连失利,队伍在通过潢麻公路的时候,遭遇敌人突然袭击,队伍被切成两段,前后失去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海东集合被冲散的连队边打边撤,折回皖西北,并与皖西北地区的一部分武装合编为了红二十八军,徐海东是军长。

跟国民党的十万大军比起来,徐海东率领的2000多人的红二十八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就偏偏是这两千多人的队伍让敌人头疼不已,无可奈何,他们惊叹道:“剿共,剿共,越剿越多,一个红二十五军没剿灭,又剿出一个红二十八军。”

等到徐海东率领红二十八军与坚持在鄂东北的红二十五军一部在商城会合之后,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决定,将红二十八军再次编入了红二十五军,合并之后,徐海东担任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吴焕先是政治委员。

红军长征之后,徐海东于1935年9月率部到达了陕北,后来担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为把革命大本营奠基大西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徐海东调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温塘、张店与町店的战斗。

1938年6月,徐海东因病回延安,曾经入马列学院学习。

1939年9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12月份指挥了周家岗等战斗,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对于巩固和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是多年征战,威震四海的“徐老虎”多次在危急时刻,身先士卒,先后九次负伤,积劳成疾,1940年,他的伤势已经十分严重,但是仍随军参与指挥作战。

1941年5月,徐海东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后来长期治疗休养,在担架和病榻上度过了抗日战争的后五年和解放战争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徐海东的健康略有好转,但是仍然处于长期养病的状态,他说:“今后我虽然不能再为党更多的工作,但是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

对党,徐海东永远保持一颗红心,他为中国革命立下的大功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