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马上就要投入量产,如果你想买电动汽车,不妨先等一等,不然等固态电池真的投入量产以后,现在的普通锂电池将成为垃圾?

最近一段时间你应该经常可以在网上见到这样的言论,不少所谓的专业人士告诉你,现在千万不要买电动汽车。

不然等到固态电池出现以后,现在买的电动汽车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固态电池到底进展如何?电动汽车现在到底值不值得购买?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固态电池。

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电池基本上是液态电池,比如电动车的电瓶,其实里边全部都是液态的电解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放电的过程是这些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在和正负极的相互作用之下,电池中的各种金属离子相互碰撞产生了能量。

每一次充电和放电,就相当于电池进行了一次化学实验。

这个过程势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耗,比如某些金属离子,每经历一次化学反应就会产生一些沉积物,不能再以离子的状态存在。

电池再使用一段时间,尤其是使用的越频繁,就会变得特别不耐用,原理就是电池当中的电解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损耗,电池的容量就变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国研发的电池方向有很多,但现在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还是以锂电池为主。

这种电池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而且相当致命。

那就是锂离子的稳定性,并没有钠离子这么好,尤其是离子的量太多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爆炸。

电动汽车的续航普遍在300公里到400公里的区间,很多车主不明白,电池电量本来就容易虚标,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开个空调,严重的时候续航直接对半砍,驾驶体验感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这是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为什么全球各大车企都不愿意推出续航比较长的电动汽车?

而且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有续航800公里,甚至是10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搭载快充服务,那么车主就不用再担心续航问题,电动汽车的销量肯定也比现在好很多。

车主们有这个需求,市场有这个潜力,而车企为什么不愿意推出这样的车子呢?

不是车企不想,而是没有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一旦续航过高,就意味着锂离子要承受的负荷会变大。

负载特别大的锂电池,虽然续航能力可以变得很强,但这也意味着一旦发生碰撞或者高温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将会大大翻倍。

至于大家经常提到的冬季续航折损严重,动力提供不足,极端天气充电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锂电池所存在,并且在短时间内没办法解决的客观弊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发展电动汽车,势必要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车子可以跑得更远,显然就剩下了两条路。

一条是开发钠离子电池,一条就是固态电池。

毕竟电解液是固态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的损耗会大大降低,无论充放电多少次,都不会太影响寿命。

和液态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潜力会颠覆我们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固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特性、环境适应度、材料选择范围等方方面面,都有着液态电池永远不可能追及的优势。

液态的电解质锂离子的导率和温度之间有明显的关系,所以很多北方的电动汽车车主都反映过,在下雪的那几天,电动汽车基本上是趴窝的状态。

这也不能全赖电动汽车,因为锂离子液态电池本身就比较娇气,过高的温度容易爆炸,过低的温度就罢工。

所以给电动汽车充电就要注意,夏天不要在中午时间暴晒充电,冬天尽可能选择温度最高的时间点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固态电池就没有这么麻烦了,因为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可以在零下30℃到100℃的范围内工作,不会凝固,更不会气化。

不管你是冬天开着去大东北,还是夏天开着去火焰山,都不用担心电池的续航和安全问题。

基本可以这么说,出厂的电动汽车原装电池,只要没有经历过外力破坏,就可以一直开到车子报废,续航都不会下降太多。

最近几年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尤其是电池的制造技术,更是在世界遥遥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赛的问题在于,锂离子液态电池势必会被淘汰,到那个时候,我国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当年的诺基亚那么强大,后来依旧被时代所抛弃,就是因为没能及时把握住世界的新潮流。

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我们的担忧点也是一样的。

在今年1月21号北京召开的“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针对固态电池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来说就是,全固态电池肯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虽然我们国家在电池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但绝对不能因此而骄傲,因为全固态电池具有颠覆性的潜力,随时可能被其他国家所超越。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焦虑,因为我们在电池领域的技术有很好的研发基础,眼下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只要大家加倍努力,还是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

欧阳明高院士认为,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眼下不仅仅是我国,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国家都将固态电池作为了本国的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明高院士根据现有情况做出预测,可能到2030年左右,全球的全固态电池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次非常重大的突破。

时间会拉得这么远,并不是我们在技术上有什么壁垒,而是因为固态电池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一块电池可能要几十万块钱,一般的消费者根本负担不起。

只有等固态电池的成本被打下来,和现在液态电池的价格不相上下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投入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眼下这两三年将固态电池用到电动汽车上,并且进行商业化投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些投入量产,并且要近两年上市的豪言壮志。

要么是玩的文字游戏,也就是我国现在主力发展的过渡期半固态电池。

要么就是先给自己立好一个flag,不管要不要行动,先把口号喊出来。

如果你想等一等固态电池再买电动汽车的话,其实真的没必要。因为全固态电池真投入商业化量产,最先搭载的车型也是价位比较高的高端车型,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现在卖的比较火的一些a0级小电动汽车,指望搭载上全固态电池,估计还要更长一段时间。

参考资料:
[1] 中国青年报《欧阳明高:2026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或超过50%》2024-03-22
[2] 经济观察报《欧阳明高:要警惕现有动力电池优势被全固态电池颠覆》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