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听过什么叫“水涌钵”。网上关于水涌钵的信息难觅踪迹,但是外国人却说,是你们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发明了水涌钵,而且还利用了物理上的驻波原理。

说实话,这听起来有些“魔幻”。

咱们中国人都不知道,外国人却知道,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由于历经战乱,近代更是多次被西方列强侵略,乃至打砸烧抢,导致了文化断层,许多文物、古籍都被外国人或偷或抢,掳掠到了国外。所以,我们今天对于华夏的历史,有时是真的不太了解的。

外国人口中的这个“水涌钵”勾起了笔者强烈的好奇心,我想搞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就利用了近代物理上的驻波原理,为什么外国那么肯定,这就是你们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创造。

笔者搜索、查阅了许许多多的古籍,可惜都没有发现相关记载。后来,终于反应过来,这个“水涌钵”可能是外国人看到中国的“文物”后翻译了一个外文名称,而后又有人根据这个外文名称,再翻译成了中文,——此番情形,恰如当年外国人把“蒋介石”翻译成“Chiang Kai-shek ”,而后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在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又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常凯申”一样。

同样的例子,还有孟子,外国人将之翻译成“Mencius”,而后有人又将“Mencius”翻译成了“门修斯”。

所以,要溯源还是得先找到外国文献的原文来看看。

1986年,罗伯特.坦普尔出版了《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一书,书中将此物翻译为“Spouting bowls”,即喷水碗,又被译作“水涌钵”,但具体中文原名应该叫什么,尚不明确。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水涌钵中加入一定的水,摩擦钵的两边耳朵,水便会涌起来,这肯定是利用了物理上的驻波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国喷水碗原理研究》(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OF CHINESE WATER-SPOUTING BOWLS)一文的论述,喷水碗是中国罕见而独特的文物(Water-spouting bowls are rare and unique cultural relics of China)。

笔者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水涌钵”的图片。原来,这就是华夏早期的喷水碗,也就是坦普尔所称的“水涌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来看看克利福德·斯托尔(Clifford Stoll)在网络分享实验经历:

“我用肥皂洗手后的第一次尝试是不起作用的。当时的水位比上面显示的低了几英寸。在照片中,水位达到碗中的水平线(我认为这是一条填充线)。当把手前后摩擦时,碗会产生共鸣(类似于摩擦酒杯边缘),水会跳跃。

气泡膜将碗与台面隔离开来,使其能够振动。

请注意,在上面的照片中(点击它可以看到更大的版本),白点是水滴。”

原文如下:

My first try after washing my hands with soap so they were very clean did not work. At that time the water level was a couple of inches lower than shown above. In the photo the water level is up to the horizontal line in the bowl (I assume it's a fill to here line). When the handles are rubbed in a front to back motion the bowl resonates (similar to rubbing the edge of a wine glass) and the water jumps.

The bubble wrap isolates the bowl from the counter top allowing it to vibrate.

Note in the photo above (click on it for a larger version) the white dots are water drops.

终于搞清楚了这件事情,一桩心事也可以落定了。

文末,还有些题外话需要说一说:关于《明珠蒙尘》的出版,让大家久等了,这段时间以来整理新资料,细细梳理,增补了十余万字,大约半本书了。昨天凌晨才交稿的。新增补的内容中,有些内容是以前的书籍鲜少涉及、鲜少系统论证和分析的,也解决了好些目前网上人云亦云的讹传问题(包括某些高等学府的官网),基本秉持了文献史料 + 考古资料互相印证的模式。应该是经得起岁月检验的。

昨天深夜时分,还收到了傅老师和卢老师转来的一则视频,是司马南老师与傅老师的一次对话,标题是“数字0的前世今生,从无用到大用的华丽蜕变”。在节目中,傅老师特意提及了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考证。在此,对二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火相继,敢于梦想

  • 希望通过《昆羽继圣》四部曲梳理的华夏历史文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认识,以抵御外来糟粕的侵扰(上古至宋代)【微信读书、当当、掌阅(华为手机阅读)、起点、知乎、QQ阅读】;
  • 希望通过《明朝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西史辨伪系列破除迷云,唤醒更多的人,认清这个世界近代三四百年的历史(明代至清末),喜马拉雅已上线。
  • 希望通过科幻小说《灵能4996》六部曲【微信读书已上线第一部风起西境】在现实的科技基础上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向科幻高地进发,展望未来,塑造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崭新形象,打造中国人宏大的科幻宇宙,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与科技引领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人类之路(当下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