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二战时期的17个常备师团,也就是所谓的甲级师团里,被称为大阪师团的第四师团属于日军内部的鄙视链底层,日军内部将其称为“懦夫师团”和“第一窝囊师团”,至于国内互联网上有关于大阪师团的段子不计其数,比如谣传该师团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里装病逃避作战等等,俨然将日本方面的说法进一步放大,彻底将大阪师团描述为了废物点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真实的历史却远不是这样,大阪师团不仅没参加过诺门罕战役——该师团长期在边境驻扎,根本没机会参战——豫南会战和汉水会战里重创过国军精锐,菲律宾战役里更是在日本第14军被美菲联军重创,第11、第16师团损兵折将的背景下击败了占据优势防线的美菲联军,突破了此前第14军久攻不下的防线,顺利拿下巴丹半岛之余还俘虏了六万多美菲联军。

由此可见,这个大阪师团根本不是什么软柿子,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该师团还被日本陆军看不起呢?原因很简单,在一群昭和二百五组成的陆军里,带脑子的大阪师团肯定不受待见。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阪师团的兵员素质远比日本陆军的其它师团要高得多。大阪这座城市在日本颇为特殊,在公元八世纪末之前大阪都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八世纪末后因为首都迁移到了平安京,大阪一度失去了政治中心的位置,但由于大阪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拥有优良的港口作为货运基础,因此大阪很快就变成了经济中心,战国时代更是有左右大名们的能力。

虽然说在战国时代结束后大阪因为两次大阪之战的摧残而显得萧条,且德川幕府将自己的统治核心设立在关东地区,而导致位于关西地区的大阪一度成为边缘区域。但奈何大阪原本就是一座商业城市,在幕府时期通过振兴商业,大阪在短时间内就重新成为了日本的经济中心。当时的大阪号称是“天下厨房”,不仅是日本最大的商业中心,更是日本最大的货运枢纽所在,日本的稻米市场价格都要参考大阪的堂岛稻米市场来定价,足可见大阪在日本的经济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日本长期的经济中心,大阪自然是个商人云集的地方,而商人们则是日本除去贵族、大名、公卿和武士外,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这个道理自然是很容易弄懂,要做生意就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而生意做得越大就越需要文化,否则连账都算不明白还做什么生意呢?再加上因商业往来而早早接受西方文化,大阪商人的文化水平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哪怕到了明治维新后都是如此。

而在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对军事制度做出了修改,参军不再是武士的特权,并成立了六大镇台(师团的前身),分别是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和熊本。在当时大阪镇台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因为相比于其它五个镇台来说,大阪商人们做生意天下一流,但打仗的本事可真没有过。也因此大阪镇台在成立之初受了不少夹板气,其它五个镇台没少给大阪镇台穿小鞋。

然后,这些个镇台就在西南战争里被大阪师团打了脸,原因是大阪镇台在与西乡隆盛率领的叛军战斗时屡建功勋。西乡隆盛率领的叛军多为萨摩藩武士,萨摩藩本就出产最为顽强的步兵,而这些武士又大多都参加过倒幕战争,与其直接交锋的熊本镇台差不多是被压着打,其战斗力之强悍可见一斑。而大阪镇台却在战争中屡屡挫败叛军,甚至能在面对面的白刃战中击溃叛变的萨摩藩武士,战后凭此功绩成了唯一一个受到明治天皇嘉奖的镇台。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近现代的军队并不以个人的武勇著称,而是强调技战术水平和组织度,个人的勇猛反倒是在次要的。偏偏技战术水平和组织度都对兵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说白了就是必须拥有足够的文化水平作为基础,否则是很难学习军事技能和进行组织度训练的。除大阪镇台之外的那几个在这方面普遍不佳,大部分士兵的文化水平是胎教辍学,这就和大阪镇台产生了显著的差距,也是大阪镇台在战争中能力挫叛军的主要原因。

按道理是说,大阪镇台应该成为日军里受尊敬的一员,以及成为一支模范化的样板部队,奈何日本陆军的建设在西南战争后就彻底走上了弯路。西南战争后的日军逐渐迷信勇武能解决战术和装备问题,尤其是在日俄战争后就更是强调所谓的“正战法”。这玩意儿取自日本传统兵法《斗战经》,该兵法通篇就突出一个“莽”字,强调要从正面击败敌人,战术和战略都是不重要的。而日本陆军偏偏又特别迷信这一战法,主张的是“遇事不决莽为先”,在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灌输后,日本陆军就成了一支莽夫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错误认知的后果非常严重,那就是日本陆军非常非常不注重战术和战略,对于近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的后勤也毫不在乎,这也是造成日本陆军在二战中后期损失率飙升的原因。而大阪师团则完全与主流相反,他们强调要用头脑去作战,以1942年的菲律宾战役为例,相比于第11和第16师团的莽夫战术,以大本营预备队身份驰援的大阪师团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战术”。

所谓的“非常规战术”是日本陆军主流莽夫眼里的“非常规”,在战前大阪师团派出了大量侦察兵渗透美菲联军的巴丹半岛防线,尽一切可能查清美菲联军预设的隐蔽火力点和炮兵阵地,并将其一一标注在了地图上。同时,大阪师团还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来完善攻坚战术,对于火焰喷射器,炸药包等专业攻坚设备也准备充足,弹药粮秣更是一应俱全。也因此,从1942年4月3日进攻开始,到第1942年4月9日彻底击败美菲联军,大阪师团仅仅用一周就结束了战斗。

按理说大阪师团无非是做了正确的判断,但是日本陆军就是横竖看不上大阪师团。一方面是因为关东人对关西人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心理,对于大阪那些“无奸不商”的商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正战法”和“精神原子弹”的日本陆军整体上就不认可战术和战略,宁愿花费大量人力去冲击阵地,也不会考虑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迎敌。久而久之,大阪师团就先被日本陆军内部一顿埋汰,战后因为日本亦然战败,埋汰起来更不会有人关心,最终也就有了现在网络上谣传的“大阪懦夫师团”。

简单来说,大阪师团在日本陆军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部队,能在二战后几乎完整建制回国,纯粹是因为他们一直被日军大本营视为绝对精锐而鲜少投入战斗。至于为什么大阪师团的名声会那么菜,那就纯粹是因为日本陆军那个奇怪且扭曲的认知造成的,毕竟大家都没有脑子的时候,那唯一一个有脑子的人自然也就是最不正常的人,这大阪师团也自然就被人黑了个体无完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