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6年,北魏拓跋焘趁胡夏大军远征西秦之际分兵三路伐胡夏,攻占了胡夏的长安。

公元427年,胡夏赫连昌派遣平原公赫连定率军二万人,准备收复长安。拓跋焘得到消息,再一次整军,向胡夏的首都统万进发。

在二伐胡夏的战斗中,拓跋焘身先士卒,在与胡夏大军对峙过程中马失前蹄,差点被胡夏所擒。而之后追击胡夏大军,拓跋焘换装士兵服装杀进统万城,结果被胡夏大军关在城内,拓跋焘闯进后宫找到女人衣服,结成绳子才从城墙逃脱。

拓跋焘的二次伐胡夏拿下统万城了吗?胡夏为什么又能夺回了长安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拓跋焘二伐胡夏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乱世出英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虽然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但是在历史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战斗力爆棚的人物。当年在随从战死大半的情况下仍手舞长刀,酣战不止的刘裕因此在东晋脱颖而出。但刘裕登上高位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冲锋在前了。但在北魏,作为皇帝的拓跋焘,在对胡夏之战中,身先士卒,带领部队跟胡夏大军混战,马失前蹄,身中流矢,差点被胡夏大军所擒,要不是拓跋齐舍命相救,也就没有后面统一北方的拓跋焘了。而在进攻统万城时,拓跋焘换装普通士兵,身先士卒冲进了统万城,结果被胡夏发现,关闭城门,拓跋焘又差点被瓮中捉鳖,最后冲到后宫,找了几件女人衣服打成绳子才从城墙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拓跋焘为什么又要二次伐胡夏呢?

其实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分析过了,第一次伐胡夏,是因为胡夏主力远征西秦,于是拓跋焘趁机分兵三路进攻胡夏,其中主要是要夺取胡夏的关中之地,而拓跋焘甘愿自己当诱饵,率领佯攻部队包围统万城,从而保证了南方大军顺利的拿下了长安,完成了一阶段的目标。

当时拓跋焘自己带的队伍人数还是比较少的,所以长安得手后,拓跋焘的攻击都城统万的部队就撤回了北魏。

而当时胡夏的夏王赫连昌就想集中兵力收复长安。拓跋焘听闻胡夏的意图后,再次整兵,这次拓跋焘的目标是趁胡夏大军在南方跟司空奚斤大军对峙之际,拿下都城统万。所以这次拓跋焘发动了将近十万大军,这就跟第一次伐胡夏拓跋焘只带了两万大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这次拓跋焘对于都城统万是势在必得的。

拓跋焘确实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上次亲征统万,其实是为了牵制胡夏北部的大军不南下,从而为南方夺取长安争取空间。所以第一次胡夏实际上是被拓跋焘所迷惑了,所以主力被拓跋焘吸引在了北部,导致关中失守。

这次胡夏想要一举收回长安,于是对长安方向安排了重兵。而拓跋焘知道如果胡夏知道自己对统万安排了重兵,就会收缩军力保卫统万,所以拓跋焘跟上次虚张声势不同,这次虽然在出击统万时安排了十万大军,但是他选择了三万精锐骑兵先进军统万,而其中大部分部队埋伏起来,装作自己仍然是率领少部分部队侵扰统万的样子,让胡夏以为还是像上次一样,拓跋焘这支部队只是虚张声势,是为了让胡夏把进攻长安的部队撤回来。所以赫连定才判断失误,认为拓跋焘仍然是虚张声势,目的是解围长安,所以坚持不撤军。

而这正中了拓跋焘的下怀。拓跋焘一方面安排进攻统万的军队撤退,显示自己实力比较弱,不敢进攻。同时又派遣娥清和永昌王拓跋健率领骑兵五千人向西大肆劫掠居民,跟上次的做法一样,目的一方面是激怒统万守军,出来进攻拓跋焘的军队,同时迷惑统万守军,以为拓跋焘这样做就是为了牵制统万守军。

与此同时,拓跋焘还用了间谍,故意让给士卒叛逃北魏,逃到胡夏,跟胡夏说魏军的粮草已经用尽,军中士卒每天只吃菜,而辎重补给还在后方,步兵也尚未到达,应当乘机急速地袭击他们。赫连昌果然中计了,认为自己统万城的大军完全可以全歼拓跋焘统帅的这点骑兵。于是赫连昌亲自统率步、骑兵共三万人出城寻找拓跋焘的部队以求决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人数来讲,当时拓跋焘也是三万骑兵,赫连昌也是三万骑兵,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但是赫连昌的出击仍然是给了拓跋焘机会,因为如果拓跋焘这三万大军攻城,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但是赫连昌出击,失去了城池的支持,拓跋焘的大军就有了获胜的可能。而且把敌人引导自己预设的战场,这是拓跋焘擅长的事情。

于是拓跋焘假装失败逃走,引诱赫连昌的大军追击。拓跋焘以自己为诱饵引诱赫连昌的大军进入自己的埋伏圈。

但这也是一招险棋,而且当时拓跋焘军队内部也有人不理解,要不是崔浩果断的制止拓跋焘身边一些近臣逃亡的念头,拓跋焘的大军很可能就先崩溃了。

但在牵制敌军的过程中也是险象环生,当时拓跋焘的马匹马失前蹄,而胡夏大军的骑兵已经攻击上来,要不是拓跋齐舍命抵抗,拓跋焘就被胡夏的大军生擒了。拓跋焘的战斗力也是爆棚,在两军混战战场上,拓跋焘翻身上马,直刺夏国尚书斛黎文,当即把他杀死,随后又杀死敌人骑兵十多个人,自己也被流箭射中。但拓跋焘仍然是死战不退,一个皇帝冲在了一线,以自己做诱饵,这是很多历史上的帝王做不到的事情,而北魏却做到了,可见北魏当时的强悍。

而正是拓跋焘的牵制给了北魏大军以机会完成对胡夏骑兵的合围,战场形势瞬间发生了逆转,胡夏骑兵大败,拓跋焘率领北魏骑兵追击胡夏大军,杀死了夏王赫连昌的弟弟阿南公赫连满和侄儿赫连蒙逊,杀死士卒一万多人。而拓跋焘的大军咬得很紧,导致赫连昌根本没敢进城,直接逃奔上邽。而这时更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拓跋焘作为一个皇帝,竟然换装成士兵,直接身先士卒冲进了统万城。但胡夏随后关闭了统万大门,后续的部队没有冲进来。而拓跋焘差点被瓮中捉鳖。拓跋焘和拓跋齐混进内宫之中,弄到了几件女人穿的裙子,用它当绳索,绑在铁槊上,拓跋焘借此爬上城墙,逃出城外,才避免了被胡夏所擒。如果当时胡夏擒住拓跋焘,也许历史就又改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胡夏显然没有了守卫首都的决心,夏国的尚书仆射问至保护着赫连昌的母亲逃出城外,放弃了统万城。号称坚不可摧的统万城没有费太大力气就被北魏得到了。

对比于当时北魏攻打虎牢关攻打了二百多天才拿下,拓跋焘攻打统万城堪称奇迹。

拓跋焘能这么快的拿下统万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拓跋焘有勇有谋,作为一个皇帝亲自冲到一线,以自己做诱饵,吸引敌人的火力为自己的部队争取时间,将胡夏大军引诱出城决战,才避免了陷入攻城战之中。

拓跋焘这样做的风险当然是非常大的,但是北魏为什么战斗力如此强悍,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主帅打仗如此不要命,那么对于下级官兵而言,就是最大的激励,狭路相逢勇者胜,有时候战争就在于斗智斗勇,胜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拓跋焘这段历史给了我们后人很好的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说拓跋焘这段历史给后人很好的借鉴呢?不管是在战场也好,在商场也罢,对于管理者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躲在后方听报告,因为任何人面对困难和复杂的局面,都会将信息过滤一下之后经过自己的转述传达给领导,以让领导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领导面临的信息很多时候是失真的,就跟当时拓跋焘引诱胡夏大军出城,司徒长孙翰,宦官赵倪等人都被胡夏的大军所吓坏,所以他们就建议拓跋焘逃跑。但是拓跋焘冲在了一线,对敌我双方的情势有清晰的认知,所以才没有被这几个人说动,根据战场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就是管理居前的好处,领导能亲临一线,听到敌人的炮火,才能知道一线的真实情况,从而快速调整公司策略,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任何管理者都应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一些经验,领导不能总是让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缠住,而应该再忙也亲临一线,多参与一线的实际工作,才可能做出更清晰的判断。所以当年华为的任正非就提出了: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我们把“指挥所”建到“听得到炮声”的地方,把计划、预算、核算的权力、销售决策权力授予一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打不打仗客户决定,怎么打仗前方说了算。”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就业的时候总是挑三拣四,不愿意去基层磨砺。其实对于一个人的成才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夯实基础,就是要比一线的人更懂得业务,就如同刘裕和拓跋焘,都做了皇帝,但他们都在战争中冲锋在前,所以才得到了一线人的尊重,他们懂得作战,才懂得士兵的疾苦,才能给士兵更好的条件,才能让士兵更拥戴他们,才能打造有战斗力的队伍,这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你的职位应该是自己一点点夯实基础打造出来的,而不是某些人提拔出来的,没有基础,不熟悉一线业务,就容易被一线的人员糊弄,大概率很容易遇到塌房,而塌房之后很难再重新站起来。如果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长远,年轻的时候多到一线,吃一些苦,多积累一些经验是受益终身的。

回到魏夏之战。北线拓跋焘攻破统万城,导致胡夏南方围攻长安的赫连定也只能班师回到上邽。奚斤要求乘胜进军上邽(也就是现在的天水),拓跋焘拨给奚斤士卒一万人,派遣将军刘拔送去战马三千匹,并且留下娥清,丘堆二人,命令他们配合奚斤一道攻击夏国。奚斤围攻上邽,赫连昌退到了平凉。但远征平凉的北魏大军却遇到了后勤补给的问题,而军马也染瘟疫死去大半。后勤问题其实是行军打仗最重要的问题,当时拓跋焘要求奚斤退军其实也是考虑到了后勤补给的问题,但在奚斤的坚持下,拓跋焘只能妥协,而这个妥协让北魏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奚斤等人退到安定据守。奚斤要求坚守等待救援,而监军侍御史安颉请求集中精锐出城和赫连昌决战。赫连昌果然又来攻城,安颉出城应战。赫连昌亲自出阵与安颉交锋,结果兵败被擒。赫连定统率残军退回了平凉。

这场战役中安颉立了大功,奚斤作为统帅心理不平衡,于是决定军队舍弃辎重,只带三日粮秣,进攻赫连定据守的平凉。结果北魏士兵缺粮少水的消息被赫连定所知,分兵几路拦载奚斤的军队,前后夹击,北魏军顿时溃败如潮,奚斤、娥清、刘拔等将领都被夏军活捉,士卒中也有六七千人战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安定留守的大将丘堆听闻兵败,放弃辎重和安定城逃往长安,后又和高凉王拓跋礼一道放弃长安,逃奔蒲阪。赫连定再次占据了长安。拓跋焘闻知大怒,命令安颉斩丘堆,代替他统领他的部众镇守蒲阪来抗拒夏军。

至此第二阶段夏魏之战落幕,在这次战役中,拓跋焘攻克了胡夏都城统万,但南方的奚斤冒进导致大败,本来到手的长安再次落入胡夏之手。

但经此战役,胡夏皇帝赫连昌被北魏所擒,胡夏元气大伤,已经不足以构成对北魏的威胁了,而在夏魏之战时,北方的柔然再次南下意图趁机攻打北魏。所以对于拓跋焘而言,该认真的解决北方的柔然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