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天下动乱,加上天灾,很多人苦不堪言,于是走上了和他们祖辈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徐达,后来功成名就,成了闻名天下的大将,但是他其实出生于农民之家。

在徐达年少的时候,就有大志,他不甘心于当一个农民。

在元末,一个靠天吃饭的年代里,如果年头不错,有自己的土地的农民,还能活下去。有的农民,他们是没有自己的土地,是给地主家种地,当收成不好之时,这些农民甚至连给地主种地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失去了土地,又没有谋生机会的农民,只能背井离乡,以寻求可能的生存机会。

徐达看多了这样的农民,他知道农民的艰难,他也知道,他的志向不是当一个农民。他在等待着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末的朱元璋,他的亲人接连离世,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后来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并且逐渐崭露头角,在队伍里站稳脚跟。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的过程,还真是不顺利。刚开始,守城士兵认为朱元璋有坏心思,想杀了朱元璋,幸亏此时郭子兴把朱元璋留了下来,所以,有时候人生真需要运气。

就像靖难之役,其实整个过程打得非常艰难,朱棣在战场上的危急关头,就曾经因为大风,获得了战局的有利机会。

当朱元璋对这支队伍有深入了解,他发现了这支队伍,也有不团结的问题,队伍里的统领们,各有各的想法。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朱元璋自然也希望自己能走到最后。

朱元璋去招募更多的人,强大自己的势力。

当徐达听说了朱元璋正在招募士兵,于是就去见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见面前的年轻小伙,年方22岁,身材魁梧高大,非常刚毅,而且看起来非常勇敢。两人在交谈中,说得越多,越觉得两人非常合得来,于是,徐达就留在了朱元璋的身边。

朱元璋此次招募士兵后,在队伍里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但是,曾经非常器重朱元璋的郭子兴,却对朱元璋的猜忌之心越来越重。

其实,曾经队伍内讧,孙德崖等人把郭子兴抓住,企图加害郭子兴的时候,是朱元璋挺身而出,带人救出了郭子兴。

朱元璋看到队伍变成了这样,就不想再和他们为伍,于是,他带领了徐达等24人南去定远,寻找新的出路。

徐达是朱元璋招募来的,自然更信任朱元璋,而且,两人都是有大志之人,知道乱世里,想活下去,团结是必不可少的。

此后的日子里,徐达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这边朱元璋的队伍逐渐壮大,郭子兴后来又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下和州后,作战勇敢的徐达被授予了镇抚。

有时候你不能不承认,世界也是真小。

孙德崖来了,他希望可以入城,朱元璋考虑到孙德崖曾经在队伍里的表现,生怕出意外,拒绝了他。

但是孙德崖人多,朱元璋人少,没有办法的朱元璋,就答应了孙德崖。

但是万万没想到,郭子兴也知道了这事。

郭子兴一番问罪朱元璋,孙德崖听说郭子兴来了,想想两人的旧怨,于是,孙德崖和朱元璋说,他不久留了,准备走了。

朱元璋考虑到两军目前的形势,提出来,孙德崖留在后面,让大军先行。孙德崖也同意了,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郭子兴的队伍和孙德崖的队伍打起来了。

一番乱战,郭子兴派人捉拿了孙德崖,但是孙德崖的军队也捉拿了朱元璋。

后来,是徐达挺身而出,换回了朱元璋,朱元璋是平安了,但是徐达被留在了孙德崖的队伍那里。

最后的结果是,郭子兴释放了孙德崖,徐达也得以安然无恙。

徐达的挺身相救,让朱元璋更加信任徐达。

在朱元璋的征战过程中,陈友谅,张士诚都在虎视眈眈盯着。在朱元璋率军攻打南京的时候,徐达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攻下南京,徐达的功劳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士诚占据常州后,派士兵攻打镇江。此时又是徐达,率兵在龙潭击败张士诚的部队,并且徐达请兵围攻常州。

常州之战,徐达有勇有谋,率领将士们击败了张士诚的部队。

1363年,陈友谅率兵围攻洪都,洪都被围多日,朱元璋派徐达等人去救援洪都,在洪都解围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两方势力在鄱阳湖决战。

徐达作为前锋,在鄱阳湖大战中,徐达毫无惧色。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率领士兵,斩杀1500余人,获一巨舟。

最终,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大获全胜,陈友谅身死。

在后来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决战,攻平江的战役中,徐达不仅表现勇敢,而且平江城破之时,还严格约束士兵,他下军令,“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但是徐达的征战之路并没有结束。

他和常遇春等人率领士兵,进行北伐,元朝残余势力被赶往更偏远的地方。

和那些恃宠而骄的武将不同,尽管朱元璋对于徐达封赏甚厚,高官加身,但是徐达对于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在朱元璋称帝后,徐达很明白,君臣之间应该怎么相处。所以,尽管朱元璋也会对徐达有所猜忌,但是和其他的臣子相比,朱元璋对于徐达,还是比较信任的。

徐达常年征战,后来他患病得了背疽,朱元璋曾经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去北平看望徐达。

洪武十八年,徐达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尽管有野史说,徐达之死,是徐达得了背疽后,朱元璋赐蒸鹅,从而导致了徐达的死,但是这种说法,实属无稽之谈。我之前就专门写文章分析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徐达病逝后,朱元璋为他辍朝,参加徐达的葬礼,并且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这些都说明了,徐达在朱元璋的心中,位置很重。

徐达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很多故事。

史料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