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承

非物质

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年时,他是兴寿镇秦城村高跷队的中流砥柱。化好妆容、踩上高跷、踏着鼓点,王德富身着华丽戏服,步伐铿锵有力,每逢新春佳节便会为邻里街坊奉上精彩的非遗“大餐”,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上了年纪,他是兴寿镇秦城村高跷队的一名教练。用王德富的话说,秦城高跷不怕没有传承。在高跷会队伍中,年轻人的身影并不少见,他们的动作更加灵活,展现出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高跷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的骄傲。”77岁的王德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高跷相伴70载

他能脚踩1.2米木棍“跳舞

年仅6岁时,王德富便第一次接触高跷,家里存有一副传承下来的“小高跷”。自从踩上去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启了70余载的非遗高跷人生。

“开始没想太多,就是觉得好玩,踩上去走路很有趣,几乎天天都在院子里走几圈。”王德富回忆说,“家人都挺支持的,只是嘱咐我要注意安全,别摔伤了。”

日复一日地训练,王德富熟能生巧,练就出扎实的基本功,10岁加入秦城村高跷队。从角色的塑造,到动作的设计,再到步法的练习,一颗热爱高跷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在老一辈的指导下,他逐渐掌握了劈叉、蝎子爬、鹞子翻身等高难度技艺,终于在2年后迎来了第一场演出。

“村里组织给军烈属拜年活动,虽然年纪不大,但也觉得特别有意义,能为大家演出感觉很荣幸。”王德富表示,第一场演出既紧张又激动,很多村民看着高跷队演出,有些动作存在小瑕疵,但好在顺利完成了,村民们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他记忆犹新。

王德富至今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场高跷演出,有2次是他咬着牙撑下来的。一次秦城村春节演出时,他在完成劈叉动作后,右腿不慎扭了一下,但仍带伤坚持完成了1个多小时的演出,之后足足养了1个月,腿伤才痊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还有一次,高跷队从肖村出发,途经香屯村、沙坨村、桃林村,最后回到秦城村。高跷队伍绕了5个村,踩了3个多小时高跷。“卸下高跷时,我感觉都不会走路了,之后几天也都一瘸一拐的。”王德富说,大家一直在坚持,他绝不能掉链子。

2000年,由于上了年纪,53岁的王德富不得不“退役”,不再参加高跷队的演出,“这也没办法,岁数大了,腿脚和反应都有些迟钝,机会也应该留给更多的年轻人。”

培养50位弟子

他让非遗高跷项目代代相传

虽然不能在演出时亲自上阵,但王德富正在用另一种方式续写着非遗高跷人生——担任秦城村高跷队教练。

据悉,秦城村高跷队拥有500余年历史,有着“京北第一跷”美誉,在龙潭湖庙会、丫髻山(东大山)庙会,都曾留下过足迹。目前,高跷队共有30余人,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只有12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年一入冬,高跷队便为春节期间的演出筹备,每天晚上训练2个小时左右,身为教练的王德富从未缺席。在几十载“教练生涯”中,他悉心培养出50余位弟子。

王德富不仅耐心传授技艺,还会讲述历史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从内心身处爱上高跷,“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围观非遗到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再到爱上非遗、从事非遗。”

据了解,秦城村高跷队表演的香会共有16个角色,按照文跷(12个)和武跷(4个)划分,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王德富会综合考虑每名弟子的喜好、外貌等因素,传授不同的技艺,让大家术业有专攻。他说:“踩高跷不是谁都能踩的,挑选条件有些苛刻。不但要看身高、体重,最好还要性格活泼表现欲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德富(左)指导陈佳攀(右)训练

39岁的村民陈佳攀,小学时便跟着王德富练习高跷,如今在高跷队中扮演文跷角色,负责打鼓。“老爷子训练时很严格,紧抠每一个细节。我打鼓时步伐也要踩上点,需要具备很好的协调性。动作做得不标准时,师傅都会亲自做示范。”陈佳攀说。

“高跷队来了,这年味儿也就来了!”村民们纷纷感慨道,今年春节真过瘾,一连5场高跷会,让人大饱眼福。

“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手机,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秦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德如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跟着练高跷,不仅强身健体,还能学习到民俗文化,让秦城高跷一代代传承下去。

身兼数“职”

他在志愿服务路上发挥余热

除了热衷于传承非遗高跷项目,王德富还积极参与秦城村开展的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默默地为乡村振兴发挥余热。

华夏陵园位于秦城村西侧,每年清明节都会迎来祭扫高峰,加之春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火灾事故。王德富便化身护林防火志愿者,参与巡查、宣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引导市民争做文明祭扫、文明殡葬的践行者、推进者,营造安全、和谐的清明祭扫氛围。

经常有老人在秦城 村幸福晚年服务驿站用餐,王德富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负责收拾餐桌、清扫垃圾等工作。 “高跷踩不了了,但腿脚还算利索,收拾收拾碗筷,打扫打扫卫生,希望为左邻右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说。

“你的口型不对,不但影响音准,音色也欠佳。”“呼吸时全身放松,吸气要快要多,吐气要慢要少。”“换气法有两种,自然换气法和循环换气法。”……王德富退休前是一名音乐教师,经常教导村里的音乐爱好者吹唢呐。

对于王德富的无私奉献精神,王德如赞不绝口,“他是热心肠,很有爱心,村里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都积极参与其中,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一副高跷 一份传承

王德富是秦城村

非遗技艺的传承者之一

踩出了希望,踩出了未来

踩出了不羁不绊

代代传承的最美坚守

文/本报记者 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