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第一餐,有时是很多孩子上学前的能量驿站;有时是无数打工人由胃至心的抚慰妙药;有时也是许多老人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宝“......
纪录片《第一餐2》3月初开播至今,就馋哭了B站2400W热情的吃货,纷纷打出9.8高分!
妙的是,它始于美食,却又不止于美食。
第一餐
First meal
清明已至,不知大家此时此刻都在哪里散心?想必,已经开启身上的雷达,四处探寻各地美食了吧。
不过,对于宅人来说,在家一边看美食纪录片下饭,一边吃着外卖才是假期常态。
如果你属于后者,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部美食纪录片《第一餐2》!
说起来,作为打工人,已经很久没有吃一顿像样的早餐了。
速食包子、干冷面包片、即食燕麦片......秉承着“无关味蕾,吃饱就好”的想法,路上匆匆果腹,美味却是彻底绝缘。
这也难怪如今“电子榨菜”盛行,吃不到嘴里,看看也很幸福,打工人就是如此容易满足。
而在《第一餐2》中,那些深藏市井的传奇早餐店,让人品的不仅是热气腾腾的早餐美味,还有中国人独有的人情味......
“豆腐脑来一碗,不要香菜。”
投身航空事业的工人们,早晨上班前,一定要在老邱的店里吃碗浇了油泼辣子的豆腐脑来唤醒自己,为接下来的精密工作提神醒脑。
辣子、醋和盐调到最佳的比例,汇入滑嫩香甜的豆腐脑中,香气扑鼻,舌尖味蕾瞬间就被挑逗打开,沿着喉咙一路到胃,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而豆腐脑选用的,则是粒大饱满的东北黄豆,熬煮豆浆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不易。
要说为什么,食客的敏感味蕾便能说明一切。“没有豆腥味。我儿子不吃豆腐脑,有时候都会来这吃。”
豆香和豆腥仅是一字之差,却是老邱20多年的匠心耕耘。
老邱的味道,主打家常。可即便是平淡的味道,也能唤来无数知音前来,费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馋他做的美味,也懂他作的诗歌......
说起来,老邱可是兴平市远近闻名的“文艺大叔”,不止是人们眼中的豆腐脑匠人,也是电影放映员,而他最引以为傲的身份便是诗人。
写兴平辣子——
“天将余红漆秦椒,霜刀疏叶生赤潮。若是南来吴越客,一口使尔辣三朝。”
写一首买黄豆——
“去时云涌风乍起,归时飒飒秋雨急。可怜身贱黄豆贵,脱下雨衣向豆披。”
听着颇有陕北现代白居易那味儿。
叹自己,也常将食客的心事记在心里,老邱的”建厂豆腐脑”,就是现实版的“解忧杂货铺”。
他写给清洁工老吕,“佝偻孤影天初晓,咱将心事何尘扫。”
写给塔吊驾驶员小齐,“攀缘何惧高,与鹰平对目。”
写给火车司机小柳,“借得北风云做帆,一路欢歌下扬州。”
无论是匆匆过客,还是多年知音,都能在老邱的豆腐脑和诗里,感受到烟火人间的治愈——
生活中不止摸打滚爬,也可以感受诗和远方。
景德镇六小的早晨,永远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准备冲向对面的君君早点铺。
女孩们上学时结伴聊天,纷纷说着“我还要去”。
男孩睡眼惺忪,手里却紧紧抱着自备的饭碗,一下车便箭步如飞。
如此兴高采烈,自然是冲着学校对面君君早点铺的“饺子耙”而来。
霜降后成熟的大米磨成粉,滚烫的开水浇之,揉成面团,使得口感更加筋道绵密。
这之后,便要准备皮里要包裹的馅料。
主菜是脆爽清甜的白萝卜,去皮、切丝,随后将辣椒的辣油熬出来,饺子粑坚实的味觉基底由此打造而成。
毕竟,大多江西人的味蕾,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辣意的刺激,才能激活一天的能量密匙。
萝卜煸干水分,清爽与辣意完全相融,馅料自此便制作完成。
小小的面团捏成小花苞,盛满馅料,在蒸锅的高温加持下,入口即是“热辣滚烫”。
君君店里的保留节目,除了饺子粑,还有橘皮小菜,做起来最费功夫,不过十几年来,无论多累,君君对橘子皮都难以割舍。
橘子皮的清香酸甜,搭配软糯鲜香的饺子粑,可谓是灵魂交融,甚为解腻,因此成为六小学生独家的童年回忆。
有人从一年级吃到毕业,小朋友在此畅想未来,大朋友在此回忆美味。
“这个是我从小吃到大的,读书的时候也是把它当早饭吃,每天早晨都吃。”
“我妈妈在这上小学,她说这里很早了,反正比我年纪大。”
而剥好的橘子,君君总会分享给大家,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可以尽兴去拿,只因这是父亲留下的习惯。
君君的父亲,曾是六小的一名教师,任教几十年直到退休,桃李满天下。父亲去世后,君君便租下了这间早点铺。
十五年来,她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小心翼翼守护着和父亲的回忆。
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她内心最大的遗憾,但正如纪录片里的文案所写:
“早餐是思念的注脚,思念是冲破黑暗的微光,只要不曾遗忘,他就永远在你身旁。”
“你一看他用什么锅,就知道他到不到家。”
在香港,想要喝一碗正宗的生滚粥,红底黄边铜锅可以说是它的重要标配。红锅做底,导热快速均匀;黄铜做边,坚固耐用。
而一碗生滚粥,最大的特点便是嫩、鲜,跟舌尖触碰之时,感觉就像融化在上面一样。
所以为了追求极致的鲜,东哥每天都要与时间赛跑。
四点半起床,五点钟去拿牛肉,五点半就回到店里头。而鱼,则是现宰现拿,几乎每个时钟都要去一次,七点一次,八点一次,九点一次,十点一次......“新鲜的鱼是最好吃的。”
祖籍是广东顺德的东哥,对皖鱼有特殊的偏爱,且只选已经喂养了三年的“大草棍”。因为大鱼不用去水底找饲料,没有难闻的泥腥味。
解鱼30秒,回程150米,东哥马不停蹄,一分一秒都不敢懈怠。
之后将鱼骨洗净入锅,煎至焦黄,搭配陈皮熬汤,米粒破碎,鱼汤充分包裹浸润,使得粥的味道更加香甜。
虽然辛苦至极,可这一口鲜,亦能让人品出他所付出的心血,“这个煮粥,就是一个艺术。”
听到食客高调的夸赞,东哥却犹如好学懵懂的学童一般,“艺术啊?什么是艺术啊?”
可你若认为他不知何为艺术,便是被他“骗”了。
在香港,快节奏的生活习以为常,东哥更是如此。然而,他所做的生滚粥,背后却藏着一个关于慢的故事。
老陆,陆炳记铜锅小铺的经营者,以90岁的高龄,串联了妹记粥铺的三代,四十年来都是跟他订这个铜煲。
如今,他做好一个铜锅的时间,恰好是七天,而上一年,东哥在他那里订了一百个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老陆至今不知,东哥其实早已有了更加快捷的网购可以选择。他只知道,自己退休后将无人接手,妹记粥铺会面临无锅可用的尴尬境地。
做生滚粥,东哥习惯争分夺秒,是为了食客口中的极致体验;可做锅,东哥却愿意慢慢等待。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选择老陆,老陆将会无锅可做,“手工嘛,艺术的嘛。”
而老陆为了三代老友,也愿意无限地延长着自己的退休时间......
原来,一碗生滚粥的灵魂,三分是鲜甜滋味,而剩下的七分,却是当今社会难寻的人情味。
第一餐,看似寻常无奇,却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一餐,“早餐如王,午餐如候,晚餐如丐”,明朝医学家李时中的《饮食正传》如是写道。
热爱生活的痕迹,有时恰恰就在这平平无奇的一粥一饭里。
不过,在《第一餐2》中,有些地方的早餐却颇有特色。
比如,新疆伊宁的羊头肉,咧着个“微笑脸”的羊头等待着食客光顾,初看恐怖,入口却是真香,“原味中增加一点清香,但是肉比较入味,入口即化的那种感觉。”
比如,江苏南京的夏记早点所卖的地道早餐“乌饭团”,不仅黑,更是碳水满满。
乌米团包裹着油条,团子外又有麻糍包裹着,味道、热量层层叠加,也难怪有人千里迢迢也要去感受享用一番。有姑娘调侃,“吃了这一口得从春秋战国开始减肥。”
而在太原,血糖高了,吃“头脑”;精神不济,吃“头脑”,名字略显诡异,却是人人都会吃的养生早餐。
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养生早餐,在早年的太原是一道药膳,羊肉、山药、莲藕打底,浇上混合了酒和药材的面糊,难怪提神醒脑。
不得不说,用料确实养生,听着却很“汉尼拔”。
不过味道对食客而言却是感受各异,有人说美味,有人则吐槽它是黑暗料理代表。可每年过了寒露之时,清晨喝一碗头脑,却是独属于太原人季节限定的能量补给源泉。
生活在城市里匆匆行走,早餐店的烟火气,常常是慰藉打工人的最佳寄托。
它无需豪华,也不必知名,点缀在城市的角落里,无论漫长日子里的苦楚坎坷有多难吞咽,只要在早上品尝到那口独家美味,生活或许就会再次变成自己热爱的样子。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B站《第一餐2》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