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可能会让人觉得意外——动物长得可爱还是长得丑,会影响它们作为科研对象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澳大利亚曾经有过一项研究,在统计了14000多篇关于该国哺乳动物的研究文献之后发现,长得可爱或呆萌的动物,比如考拉、袋鼠之类,得到的关注和研究明显更多、更深入。

而长相丑陋的动物,比如蝙蝠、啮齿类动物等,不仅更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层次往往也更浅,只有一些简单的特征描述、基本的形态测量和解剖学记录,而对于这些动物的觅食行为、交配策略、社会互动、栖息地、迁徙路径的研究就相对匮乏。
实际上,人类觉得丑陋的那些动物,其科学价值、生态价值,一点都不比可爱的动物差。可它们得到的关注和研究就是更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不是说明,就算是科学家,也都是外貌协会的?长得丑的动物,他们就更不愿意研究?
倒也不能这么武断地下结论。在科研对象的选择上,科学家对于动物颜值的主观评判,究竟是不是影响因素、是多大的影响因素,这个真不好说。我们倒是可以确定,公众的兴趣会明显影响动物作为科研对象的可能性。
公众的兴趣和关注对于科研资金的分配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海豚和企鹅,大家的关注热情很高,资金投入就更充裕。科学家做这方面的研究,就更容易得到资金支持,研究成果也更有可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像负子蟾之类的两栖动物,裸滨鼠之类的啮齿类,都丑得没边,公众并不关心它们的死活。即便是灵长目里的长鼻猴,也因为颜值低而不受人待见,即便种群数量锐减,公众也不知道、不关心、不在乎。
可以说,对于科研项目的选择,公众的兴趣往往能起到一定的指挥棒作用。
正因为如此,有些国家出现了“丑陋动物保护协会”这样的组织,专门向公众科普那些不可爱的动物,让公众了解其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了解科研对象多样化的好处,以使这些长相不佳的动物能够得到更多的研究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