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公布,包括湖南大学在内,共计21所高校成功进入全球高校排名前50。湖南大学全球排名第41位,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21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它对各高校、科研院所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和权重赋分。目前,自然指数已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大学近些年在国内高校中不显山不露水,在第四轮学科评价中甚至因为分类而被不少网络判官敲定“垫底985”的称号,让人忘记了这所千年学府的底蕴。但自然指数排名给湖南大学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21位的名次表明了湖南大学不俗的科研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湖南大学新增获批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参与共建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次获批能源电化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牵头建设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实验室生物种业超算平台和交叉研究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大谈排名的同时,也不应过分以排名为导向进行学校的建设与规划,将排名的含义表面化。各排名榜单各有侧重,高低轮转间自有其评定准则。自然指数确实是评价高校科研实力的权威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以排名为指挥棒的高校发展评价体系,有可能将高校引入歧途。

自然指数排名传递出了一种信息,即中国部分高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水平,中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成果丰硕。应当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未上榜高校的科研失落,加强国内乃至国际的高校交流与合作。位居前列高校保持发展势头,并不断攫取前进空间。湖南大学身为顶尖但仍有部分空间的上榜高校,将在新的评价阶段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