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传媒研究《首席讲堂》,邀请新京报的首席记者、编辑讲述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今天推出的是第五期,邀请新京报首席编辑胡杰,继上一期分享人物采访经验后,今天继续分享人物稿件写作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人物报道,第一印象就是“大稿”、“特稿”,几千字起步的那种。

然而,在我看来,人物报道不在于文章长短,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内在性格、外在特点要跃然纸上,一定要把人物做透,做到淋漓尽致,同时要有真实感、画面感,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文章长短不是关键,这些才是人物报道采写的难点。

01

精炼:删繁就简见真功

好的文章,要懂得做减法。

一名成熟的记者,在写人物稿之前,手中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资料。比如要写2000字的稿件,至少要准备出三倍的素材,就是6000字的东西,然后再从里面选例子、选故事。

采访到的很多内容、素材有时可能是同质的,同样的例子,选一两个就好,列举太多,反而使文章变得累赘冗长。

当年我采写任长霞的稿件,采访积累的文字材料有三万多字,但最终成文的见报稿是7000字左右。

这是写人物稿的第一步:删减与选择,切忌有闻必录,这样大量同质的内容反复出现,导致文章累赘冗长。

保留最重要的内容,其他无关内容删改,并不会影响作品的品质,反而更精练,更有可读性。

举一个比较类似的例子,导演顾筠拍了一部记录北京奥运会的片子《筑梦2008》,拍了100多小时的素材,要删减到一个半小时,删到最后导演和一些剧务人员都哭了,哭成了泪人,都舍不得删。但是,事实证明,精减之后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对采访素材,要舍得删减,这就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

我见过有的人物稿,前面有好几大段写如何坐车、如何走路去见采访对象,巴不得把自己早餐吃了什么写出来。记者应该是想把采到的东西都放到稿子里,让自己每一分努力都被看见,仿佛说:你看,我辛辛苦苦走了一路,才采到这些东西。

可是洋洋洒洒写了半天,主角都没出场,这种与主角无关的非关键环节,读者也不感兴趣,完全可以省略。

编辑看到这种稿子,往往会“怒从中来”。

既然大部分可能用不上,那笔记为什么还要记那么多呢?

其实采访记录也是一个积累和储存的过程,当我们需要时,可以从容地提取出相应的素材和内容。

比如我写牛玉儒的人物报道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尽可能地采访一切与牛玉儒有关的人和事,争取采访到每一个当事人。

在11天里,我采访了牛玉儒的生前好友、同事、下属、家人、秘书、司机,呼市、包头和通辽的普通群众,还包括曾与牛玉儒因为拆迁问题有过误会的村民、就医医院的医护人员……

整个过程,采访的有名有姓的人士就达近百人,采访笔记用完了两个采访本。在最终完成的作品中使用的每一个素材、每一个细节,都是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

但因为报道的篇幅有限,许多素材最后都没能用到文章中,可这些素材为我提供了充足取舍的空间,从而在后面的写作中游刃有余。

《新京报》刊发的关于牛玉儒的人物报道版面

02

细节:除了细节还是细节

普利策奖得主德宁.L.布朗的经验是:“我经常喜欢以人物细节开头,以某种紧张拉开报道的序幕……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就是如何吸引读者,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带入报道。”

场景细节、人物细节都是人物稿件比较吸引人的写法,不管是开头还是主体部分,都是细节取胜。

南方周末前首席记者南香红在其《太行山下的“没眼人”:走着唱着活着》一文中,开头是这样写的:

太行山的雪突然就落了下来,密密地扑向人的脸。很大的山,很深的河谷,乱石丛中很少的一点田地。小路随着山势弯曲上升,一个村庄悬挂在高高的山腰上。他们就出现在桃园村后的乱石丛生的小路上。

前面两个挑着担子,后面两个背着捆成的方形行李,一根棍子牵起两个人,另外的手搭着前方的肩膀,串成一个长串。他们仰头向天,脚尖轻轻地颤抖着试探之后,身体的重量才落下来,细长的导盲棍碰在乱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盲人串起的队伍拐过一座屋角,走在最前面的人陷进了泥里,沉重的担子从右肩换到左肩,拔出了脚,但不知向何处落,一个村民把队伍串引出了泥水。

“盲人宣传队来了!”小孩子们跑起来,几只狗吠起来,端着饭碗在街头吃饭的人围了过来……

对人物和场景细致入微的描写,引人入胜,至今让人记忆深刻。

细节几乎在所有采访中都是最珍贵的东西,人物稿尤其如此。

然而,是否为有效细节,一是看它自己本身的信息含量,另外就是它是否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稿件搭好框架容易,然后就靠细节来填充。

好的细节是流动的、有生命力的、过目不忘的,它决定了文章的引力、推动力。故事的走向、记者本人的情感取向、稿子所要传达的一切……都隐藏在选择的细节中。

细节最重要的来源在于两个,除了提问的技巧,主要靠记者对采访对象和现场的观察。

例如《张扣扣被判死刑:父子和两个破碎的家》这篇报道,新京报记者采访张扣扣的父亲时,通过拉家常打开话题,问了一句你穿得少冷不冷?张父说不冷,里面穿着毛衣,记者看了一眼,毛衣已经破烂不堪,是他的妻子20多年前给他织就的。就是这个细节,和这张照片,成为所有同题报道中的独家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扣扣父亲的毛衣

03

人物报道的结尾

我喜欢用人物或者事件细节来结尾,在稿件呈现中,有两种效果:一是戛然而止,二是意味深长。

戛然而止的,如《63岁的女高校长和“大山里女孩”们的高考季》一文的结尾:

课间操结束后,女孩们齐声朗诵了一首诗,是张桂梅最喜欢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余韵绵绵、意味深长,如下面两篇稿子的结尾:

302房的大门上,还贴着一副手写的对联,上联是“长空盈瑞气”,“瑞气”两个字被封门的胶带遮去大半。下联已经斑驳模糊,没有人再关注这五个字到底是什么。

它本来是,“大地遍春光”。

--《隔着一扇门对峙的491天》

而后大家都开始抹眼泪:从河南的家到贵州的家,1700公里路程,路费、时间都是成本,再聚并不如想象中容易。去兴义又要坐车,李艳桃怕德良晕车,让她坐副驾驶。两小时的车程,德良不睡,也不抱怨,安静地盯着窗外。

下着小雨,窗外雾气蒙蒙。

--《我是良》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经验和喜好。

最后总结几句我写作人物稿件的心得:

  • 人物写作,最见功力的是白描。在人物写作里,白描其实是场景的呈现能力,是最见功力,也是最难的地方。看到什么写什么,然后再修改完善,个人更倾向于真实呈现,文字朴素,干净、简练,不卖弄,不华丽,反倒更能打动人心。

  • 尽可能展示人们的动作,展示并讲述。文本多用简单句、短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用具体细节取代形容词。不要说这头大象是庞然大物,而要说它重多少吨,身高多少。

  • 平实客观,不要出现主观色彩的词汇,像“竟”“惊”“居然”等,我们追求的是客观平实内敛的语言风格,简单纯粹,不渲染,不夸张,不做作。

  • 将专业术语翻译成读者能理解的通俗语言,要去掉所有官方的套话和虚词。

  • 一篇文章至少写三稿,采访时就要开始构思,而不是提笔时候再想。

  • 不要怕冒险,尝试新风格。不愿意冒险的记者其实要冒最大的风险,那就是平庸。

总之,要写好人物报道,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多写、多练、多感觉。

编辑|胡炜

校对|张彦君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去年开班13期,合作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跟班学习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重在实践 不搞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开拓视野 开放交流

走进互联网大厂,实地参观拓展视野,与行业大咖在交流互动中吸取经验、促进提升。

More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详情添加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微信

(标注姓名、单位、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