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有效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4月7日,克拉玛依市第二中学的青年教师们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围绕着作业设计和激励措施的有效实施进行了研讨分享。

“双减”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除了精心的课堂设计,作业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将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英语教师黄子琪以“基于学情,寻求突破”为题,从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初一英语课堂管理与激励措施的实践,以及结合课堂进行个性化作业的实施三个方面做了自己的汇报分享,黄子琪老师的分享有理论高度、有实操干货,更有教育情怀。

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卢凤霞从“鸡兔同笼问题”的作业设计入手,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激励措施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参与感”“获得感”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课堂中“抽奖箱”的设立,作业中个性化的评语,都彰显着她的用心。

在研讨中碰撞,在碰撞中提质,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激发了在场老师的思考。邓晨笑老师表示收获了很多经验,并思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改进。她非常赞同对学生进行作业分层,“有趣”又“有魂”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是被动的痛苦的写作业。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我们需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肯定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作业评价时要避免出现只是一味表扬优生的情况,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活动最后,唐波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首先应当关注教学目的,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快速获得感”,要让学习效果可视化,让这些获得感成就感不断地激励着他们,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从而主动且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双减”之下作业研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克拉玛依市第二中学的青年教师们将继续“学且思,思且行,行且悟”,努力让每一次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赋能学生全面发展。(通讯员郭秋霞)

[责任编辑: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