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光辉,见证中国呼吸学科长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呼吸内科作为内科专业的一个分支,仅在少数医院建立了专科,肺功能等是临床工作重点。中国呼吸病学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肺结核防治阶段(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

1949年前后,我国的结核病十分猖獗,据不完全统计,患病率高达3.63%(1948年)和5.12%(1949年),病死率为208.60/10万(1951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肺结核防治,此间形成了呼吸学科的雏形,国内最早建立呼吸科的单位(如上海中山医院等)与结核科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

(2)第二阶段:“呼吸四病”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我国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情况,周恩来总理向全国医务界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群防群治工作,很快就在全国掀起了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研究高潮。此后,全国逐渐开展“呼吸四病”(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防治研究。此间,各单位逐步建立开展了呼吸疾病诊疗的技术体系,如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支气管镜检查等。各医院先后在内科中建立起呼吸专业组,后又设立独立的呼吸科。

(3)第三阶段:现代呼吸病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的呼吸病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哮喘、肺部感染、肺癌、呼吸衰竭的防治,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开展等得到系统性推进。其中,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发展成为现代呼吸病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励精图治,着力发展,服务临床

一步一脚印,在成长中不断壮大

宋勇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内科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几代东总呼吸人的努力下,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是对大家辛勤汗水给予的很好回报。回顾历史,科室成长大概可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个世纪的1978年建科时,国内很多呼吸专业都在大内科里,与其它学科放在一起,很少有医院设置独立的呼吸内科。当时我们把呼吸专科作为三级学科独立出来,尽管规模并不大,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独立建科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80年代初期,科室第一任主任发现中国第一例军团菌肺炎,因为第一例军团菌的诊断在中国,为呼吸内科在肺部感染方面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此之后,科室肺部感染亚学科取得不断的发展壮大。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科室的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呼吸内科的几个重要的亚专业,例如肺部感染,呼吸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危重症的水平位于国内较高地位。同时,借助专业优势,服务了大量的军民患者,为指战员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为广大驻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目前,科室服务的患者不仅是本地、省内患者,更有大量外地患者,服务的半径在不断扩大。

几代传承丰富经验,促进学科全方面发展

宋勇教授:目前,科室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科室每一任科室主任和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一位科室主任为科室发展均倾注了大量心血。对于科室建设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对于学科建设,一定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呼吸内科专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学科,可以分出一二十个亚专业。但科室的工作人员,临床医生和医护人数有限,床位也有限。每一个亚专业均衡发展实际上很难,因此,科室在肺部感染、胸部肿瘤和呼吸危重症三个亚专业方面进行着力打造。同时对其它亚专业施以努力,例如,在呼吸系统慢病方面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其它亚专业的诊治水平和学科地位相匹配。

第二,差异化发展。因为在同一个大区域,有几家非常大的三级医院呼吸内科,如果都做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出现专业方向的重叠,影响亚学科发展。差异化发展,例如南京地区的几家医院,鼓楼医院擅长间质性肺疾病;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呼吸慢病、哮喘、COPD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我们科室则迎头赶上,做好自己的亚专业,大家共同进步。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这是学科实现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队;另一方面,与更多优秀团队合作,互通临床资源。此外,注重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持续性、计划性。目前,科室拥有老中青三代人才,人才梯队排列和规划合理。老一辈人才负责带领,人数最多的中生代研究能力和创造力最强,30岁或博士刚毕业的青年人才需要在科研、医疗上,尽快成长。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支会看病、懂科研,又有同情心的人才队伍,带动学科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