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游·童山雷中国画的故事(7)
上世纪80-90年代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二十三
接着仍向现世文人情怀回归。每以简线略写山形大貌,兼置瓦舍平桥,泠泉曲水,落叶秋树,并赋淡雅墨色,以寄红尘隐逸之情。读《危崖下,茅橼三五,方塘半亩。》甚觉归意怡人。——巨蘑般石峰下,斜颓庄院面溪塘而建,疏落石径迤逦延伸向茂莲掩映之处。萧索枯树旁泊着小小舟儿,亦不知真是作采莲捕鱼用,或仅仅只是表明主人怀此闲情……呵,那也是达某人生何样的时代——身家之累,商海涉足,的的确确堪称倦了!
二十四
“濯足莲花池,上有巍巍寺。”此语给人心理之启示似难以明确阐释。题若此,画亦朴拙幽澹而富有情趣。立幅上部,约略于所谓“黄金分割”处,斜抹一黄沙石梁,后矗苍黛尖峰。梁之凹处,一同色荒塔于松枝掩映间笨拙却似有灵地尖耸指天,塔尖儿上附生着些苔草灌木。石径引视线向近景。一泉飞漱入池。池内红莲碧叶蕴郁勃生机且含妩媚之意。池畔悠悠然坐一瘦长之人,高挽裤腿,将足伸在水内……这亦当是达者出壳精魄神游于此了。读者诸君,倘有与我谐情同志者,其亦来此小憩清濯,如何?
二十五
余虽生于重庆长江北岸,因故却与江南之山——南山、涂山、汪山等——结下不解之缘。余迷此江南山,因而亦渐萌生细写其貌之念。此《山月逐人归》,画题取古意,实则尝试表现心中之真山水。画中回环若屏之野岭草树丰茂,月辉下山中景物皆静息了,而夜风犹似萧瑟有声。一泉与一石径俱回折地自上落下,高远之境内,远、中、近景次递布大小房儿。一山人轻负月华大步走下山来,近处竹篁似俯迎之。此是实行纪游,亦显然寄托着雅志。画风于传统常态间约略已露自我追求形迹;整体感觉厚实而不失其虚灵。尤其是山岭顶头那虚白微若透光箱笼之阁楼,此时见之,令余仍生多少回忆与遐想!在那儿,余或独行,或与诸友偕步,曾发过多少隐息山林的慨叹呵……
(总 1105 篇之第 23、24、25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