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好好吃饭吗?

也许你会说,这还用问吗?

但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比如,

明明都饱了,却还是想再吃点什么东西,直到塞得反胃;

放冰箱的菜都坏了,却还舍不得丢,拿出来热了继续吃;

家人给你准备的食物,明明不喜欢却勉强自己咽下;

似乎我们吃饭上,总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

为什么会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与食物的关系还好吗?

临床研究表明,当你赋予了食物太多“填满肚子,维持生命”之外的意义时,就很容易控制不了自己的嘴。

只是,很多时候,若不加觉察可能意识不到。

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种,情绪性进食

明明刚吃饱饭,可没一会胃就传来“空虚”的信号,大脑也不断发出“想吃”的声音。

然后,在情绪冲动之下你点了一大堆吃的,而且必须是奶茶、蛋糕、烤串、麻辣烫、烤鸡等热量炸弹才行。

不然你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吃完你就后悔、自责“我怎么这么馋呢?这么吃下去,我的胃怕是要坏了。”

但下次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下单、吃吃吃。

如此反复,让你倍感无力,尤其是看着自己越来越大的肚子和满脸痘痘的时候。

这种情况叫做情绪性进食。

很多人都把吃多了归结于意志力问题,但问题的本质跟意志力无关,而是情绪在疗伤。

就好像,人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叹一口气一样。

通过吃东西来安抚情绪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条件反射。

因为当你咀嚼的时候,副交感神经会被激活,让人感到放松。而甜的、辣的食物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感到快乐。

更为重要的是,吃下一口又一口食物,能让你体验到强烈的确定感和控制感。

很多人压力肥,就是因为把食物当作了解压神器。即便身体不允许,也停不下来。

因为在他的感受里,情绪的不适远比身体的不适强烈,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匮乏性进食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聊天。

说最近突然意识到她经常把自己当食物垃圾桶。

比如上周末,明明是为了犒劳自己,才多做了好几个菜。

结果为了不浪费,硬是把剩菜全塞到肚子里,把自己吃撑、难受了大半天,直到最后抠出来吐了才舒服。

明明有些东西已经过期了,但只要看着还能吃,都舍不得扔。

其实算一算,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少钱,但只要一想到会浪费就特难受。

“以前,我觉得这是节俭的表现,但是经常因此吃坏肚子,其实得不偿失。”

她的情况,不是个例。

节俭本是一种美德,但很多人为了省,常常无视身体的需要,反而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这背后其实是内在匮乏的表现。

——她把食物的地位,放在让自己舒服的需求之前。

因为她觉得浪费“可耻”、浪费“有罪”,所以她宁愿让身体难受,也不愿意让自己担上有罪、不好的标签。

第三种,讨好性进食

还有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

“跟我老公生活太难了。他的口味太重了,重辣重油,和他吃几天胃就受不了。

我问她:“你们家谁做饭?”

“当然是我。”

“那你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口味做呢?”

她沉默了。

她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做,大不了一式两份,而不至于默默忍受十几年。

但是,她很少想过这种可能性。

哪怕现在意识到了,下意识里还是会迎合别人的口味,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或压根不管不顾。

用她的话来说,“我担心,如果不按他的口味做,就不是好妻子了,关系就会破裂。”

为了维持关系表面上的稳定,她主动把“吃什么,怎么吃”的选择权交给别人,很少考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她觉得别人的需求比自己更重要,这是典型的讨好行为。

本质是通过阉割自己的需求,来换取他人的关注和爱,但其实往往无法如愿。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会赋予食物更多意义,包括但不限于地位、社交手段、品味、自由、爱等等。

比如,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有些人特喜欢猎奇,偏好那些一般人吃不上的野味。

为了显示自己很有品味,只去网红餐厅或米其林餐厅吃饭。

从本质上来说,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里,藏着他看待自己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为什么会这样吃?

也许你会疑惑,我们对食物的偏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这取决于早年父母是如何塑造我们与食物的关系的。

以苏苏为例,她是匮乏性进食的典型代表。

作为资深外贸业务员,她的收入不低。工作十年,凭自己的能力攒下了一套房和几十万存款。

一周七天,有五天吃路边摊的辣椒炒米粉,蛋都舍不得放一个。

更别说,偶尔吃顿大餐犒劳自己了。就连孕期,也舍不得给自己加餐。

问她原因。

她脱口而出:“有的吃就不错了,挑什么挑。”

就像小时候,父亲经常跟她说的那样。

那时候只要她掉一粒饭在桌上,就会被父母轮番拎着耳朵教训。

哪怕长大后,每次吃东西,她都会觉得紧张,一点也不敢浪费。

当年父亲跟她说的话,已经内化成了她自己对食物的态度。

而且,有孩子后,她也经常这么训他们。

同样的,当你走进一个讨好型进食者的内心,往往会窥见许多这样的片段。

比如,妈妈准备了一桌吃的,你刚想伸手,就被厉声喝止“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甚至,你主动不吃,还会被表扬“你真懂事,一点不贪吃。”

这些经历,就像是一颗种子,种在你心里,逐渐发展成“我是个好孩子(妻子),不能先紧着自己。”

当然,每个人的故事不一样,但是无一例外,小小的你曾被一再告知:你需要讨好他人,才能价值。

而被塑造成情绪性进食习惯的童年模式,就更普遍了。

因为几乎每个小孩小时候都听过这样的话。

“不哭了,不伤心了,妈妈给你一颗糖。”

“学习累了吧?等周末,爸爸带你去吃顿好的。”

爸爸妈妈经常把零食当作奖品、当做某种爱的表达来拿给我们吃。

即便今天,我们依然如此。

比如,很多学校期末或节日活动,无他,全是搞美食分享会。

渐渐的,我们下意识地把食物等同于快乐、轻松、奖励、正能量。

而美食的多样性和一个比一个诱人的广告,不断推波助澜,更加剧了我们把食物当作情绪创可贴的潜意识。

逐一分析下来,你会发现我们对食物的态度,是从小一点点被植入潜意识里的。成长过程中,又被不断强化。

最终,形成了我们的进食模式。

食物只是食物,不是万能解药

回到自身,你的进食模式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总是能够享受美食,并且很少失控,说明你内在比较自洽。

但是,也要警觉是否下意识里启动了否认防御机制。

一如苏苏,她并不觉得自己那么吃有什么问题。

相反,对习惯节俭的人来说,她们觉得那些会浪费的人才有更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必先急着给自己贴标签,而是将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的感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身体往往比大脑先知道。

最典型的就是小孩子,如果没有办法决定自己吃什么,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挑食,甚至厌食。

而一个从小被允许自由进食的孩子,一般都吃饭很香。

所以,对自己的身体感受保持觉察,尤其是胃。

如果经常觉得很撑或很饿,没胃口或总想吃重口味的食物,说明你正在用食物作为挡箭牌,回避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可以利用CBT中经典的“如果法”和向下箭头法来发掘背后的不合理信念。

也就是,“如果……会怎样?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比如:

“如果不吃会怎么样?”(会浪费)

“如果浪费了会怎么样?”(会多花钱)

“如果多花钱了会怎么样?”(会证明是个虚荣、铺张、浪费的人?)

“如果是个虚荣的人会怎么样?”(会被讨厌、会不被爱?)……

当你层层递进地问下去,内心的答案就会出现——那就是藏在你潜意识中创伤印记下的不合理信念。

最后,当内心的答案出现后,试着与它做些辩论。

你可以问一问自己;

这是真的吗?

有什么证据证明吗?

证据可靠吗?

也许,你会发现很多想法就不攻自破了。

通过不断剥离我们所赋予食物的各种各样的意义,让食物还原它本来的味道。

你还可以参加德芬空间的成长课程《联结身心,在律动中释放 | 3天身心绽放体验营》。

在律动的过程中,你能够感受到情绪是怎样在身体里穿梭、流动的。

通过音乐、呼吸和动作,经由身体回到内在,与自我重新进行链接。

它不需要基础,不讲求范式,只需要顺应内心,感受身体,聆听藏在身体中未被释放、表达的情绪。

每天只要练习十分钟,你就越来越能放下对食物的执念,越来越尊重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毕竟,我们终究无法从食物中获得我们想要的爱、价值和疗愈。

*本文由非也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