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南极大陆98%的地域被一个直径为4500公里永久冰盖所覆盖,其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处达4750米。

南极夏季冰架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冬季可扩展到南纬55度,达1880万平方公里。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总量的90%。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60米。

按照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趋势,南极冰川完全有可能在一二百年之内全部融化。到那时海平面将上升60米。由于各国的发达地区几乎都集中于低海拔的沿海地区,随着这些地区被淹没,全球各国力量恐怕要重新洗牌。

一大批岛国如马尔代夫瑙鲁之流将彻底消失,大一些的岛国如日本面积将压缩至只有原来小半的山地,岌岌可危。中国这样的大国虽然缓冲较大,但也不容乐观。

下面是按照50米海拔线大概画出的中国海岸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大商品粮基地将有6个被淹没,到时候吃放成问题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进的辽东湾海岸线

沈阳、大连被淹没。将位于辽河入海口的铁岭能不能发展起来?嘿嘿,估计也难,它南面将是大片的浅海区。

以后出海不用经过天津了,渤海连着中南海了。

中国第一大岛-----山东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胶东也将形成一个小岛

河南山东之间将有一道海峡隔开

淮河将是历史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长江先流入湖广的大湖,然后穿过江淮丘陵和皖南丘陵之间众多的岛屿入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广新大湖 将淹没武汉长沙

江西的鄱阳湖平原、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三大粮食产区被淹没,形成一个大湖区。

根据地形情况,沿长江而上,到武汉,海平面都是低于60米的,但在江西,安徽长江流经大别山的地区,中间只有一个很狭小的缝隙海拔比较低的,只需要一条几十公里长的堤坝,就可以保住这三大平原, 形成了低于海平面的陆地,就象吐鲁番一样的。

江西北部,鄱阳湖,九江,南昌,景德镇难保

下面发台湾和海南的

很久以前,这两个岛也是和大陆连在一起的。这次消失的土地没有很多

1、东北将新增两个出海口,分别是最东北的黑龙江抚远,和吉林省珲春。

2、辽东湾将向北退至铁岭市,铁岭有望成为大城市。

3、京津冀地区的秦皇岛、天津、唐山、北京、以及河北省的东南部将沉入海底。

4、山东半岛将变成两个岛屿,第一大岛不再是台湾。

5、江苏和上海消失,仅有云台山紫金山等零星小岛。

6、安徽的淮北平原和长江沿岸地区被淹。

7、江西的鄱阳湖平原、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三大粮食产区被淹没,形成一个大湖区。

8、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海岸线退缩较少,但杭嘉湖平原和珠三角平原淹没。

9、台湾、海南的沿海平原被淹。

壶 穴

1.(2022·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雷州半岛龙门河流域的河床上,分布着一种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左图)。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性质差异,在流水作用下,河床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右图示意该地河流壶穴形成过程。

描述该地河流壶穴的形成过程。

【答案】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与火山碎屑物质形成含有火山弹的火山凝灰岩,并覆盖河床;流水侵蚀导致河床面下降,火山弹出露河床面,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岩性差异,流水受到火山弹阻挡,在火山弹迎水面侵蚀围岩形成刻槽;流水侵蚀导致刻槽逐渐扩大变深,并扩展到火山弹的四周,形成壶穴雏形;随侵蚀发展,凹坑变深,在漩涡水流产生的搬运作用下,火山弹完全脱离围岩并被河床面流水带走;流水挟带砾石对凹坑进一步磨蚀,从而形成口小肚大的典型壶穴。

河流袭夺

概念:指分水岭一侧的低位河夺取了另一侧高位河上游段的现象。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又称“河流抢水”。

河流袭夺的原因:

①分水岭迁移:当分水岭两侧坡度和长度不一致时,两侧河流的溯源侵蚀的速度也不一样,在溯源侵蚀较快的一侧,河源向分水岭伸展也快。当切过分水岭时,侵蚀较快的河流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源夺过来,完成了河流袭夺过程。

②新构造运动:有时在某一流域范围内发生局部新构造隆起,河流不能保持原来的流路,迫使河流上游段流入另外河流中去也可造成袭夺现象。

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河流曲率数值越大,河段越弯曲。萨拉乌苏河(图11所示)发源于陕西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蜿蜒曲折北上,注入无定河。研究表明,早期无定河袭夺了萨拉乌苏河,导致河流下切加速,三岔河古城逐渐被遗弃。图12示意河流下切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

(1)分析萨拉乌苏河河流曲率较大的原因。(6分)

(2)说明河流袭夺与三岔河古城遗弃的关联性。(8分)

答案:

(1)位于高原,地形较平坦,河流流速慢,侧蚀强;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导致河道蜿蜒曲折。(6 分)

(2)无定河袭夺了萨拉乌苏河,导致流域落差加大,河谷下切速度变快,降低了该河沿岸的地下水位;古城位于萨拉乌苏河沿岸,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水井无法取水,人畜饮水困难,引发了对定居点的放弃。(8 分)

瀑 布

瀑布成因简图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为嘉陵江的支流,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型谷”、“U型谷”、瀑布的地貌,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型谷”是类似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两岸陡直的谷地,该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瀑布高38m,丰水期的水落高度可达30m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m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示意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剖面。

(1)分析该河上游河段形成U型河谷,而下游河段形成V型河谷的原因。

(2)指出瀑布下切作用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推测未来瀑布的位置变化,并分析其落差变化。

【答案与解析】

本题主要涉及河流地貌的发育与演化、外力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
【答案】
下游河段水位高,流速较快,下切作用强,紫色土、泥岩发育,抗侵蚀能力差,溯源侵蚀速度快,深切成V形。上游河段泥岩与砂岩相间分布,下层抗侵蚀能力弱,先被侵蚀,上层砂岩垂体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两岸垂直的U型河谷。
【解析】
由图可知,该支流下游河段水位高,河流径流量大,水动力强,下蚀能力强,根据材料: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可知下游河段岩石抗侵蚀能力差,下蚀和溯源侵蚀速度快,快速向上游推进,深切形成V型谷。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上游河段泥岩和砂岩相间分布,且上层砂岩岩性较硬,抗侵蚀能力强,下层泥岩抗侵蚀能力弱,下层先被侵蚀而掏空,上层砂岩形成底部悬空的垂体,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从而形成两岸垂直的U型河谷。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河流阶地是由不同时期的地壳抬升运动(间歇性)和河流侵蚀作用(持续性)共同形成的,其中地壳运动起主导作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先发育一个相当广阔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使得原来的河漫滩高于一般洪水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兰州的黄河河谷,发育有多级河流阶地,且阶地面保存较完整。阶地剖面地层可分为3层:上部为黄土层,中部为洪积层,下部为冲积层。沉积物的性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特定河流的具体河段,沉积物对古气候的干湿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左图为兰州黄河北岸阶地剖面图,右图为阶地T3地层剖面图。

(1)描述图中阶地T3的形成过程。

(2)说出形成洪积层L2的水流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在L3砾石层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干湿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首先流水堆积,形成河漫滩;其次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河滩高出河流洪水位)形成阶地;再次受(山坡片流)洪水堆积,形成洪积层;最后受风力沉积形成黄士层。

(2)自东向西流;沉积层北厚南薄;沉积物颗粒北粗南细。

(3)变化特点:气候趋于干旱(或变干);理由:下层砾石层中细沙沉积量少,说明河流搬运能力较强,流量较大,降水较多;上层砾石层中细沙沉积量多,说明河流搬运能力较弱,流量较小,降水较少。

【解析】本大题以黄河北岸阶地剖面图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阶地的演变过程分析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

(1)阶地的形成:①河流首先以流水堆积为主,河床底部细沙砾石不断堆积,形成河漫滩;②后来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不断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洪水位以上,形成新的河谷,T3处出露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继续堆积,枯水期出露。③后来河床继续下切侵蚀,T3彻底成为阶地,最后受风力沉积形成黄士层。

(2)自东向西流。原因:从图中看出L2洪积层北部颗粒大南部颗粒小。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只有在河流自东向西流的时候,地转偏向力会偏向北方,河流北侧流速高于南侧,北部的颗粒才会明显大于南部。因此河流流向是自东向西。

(3)L3砾石层形成过程中,气候由湿润变干燥。原因是L3砾石层上层颗粒较小,细沙沉积量大,下层颗粒较大,细沙沉积量少;砾石层形成于该地仍是河谷的时期,下层颗粒大说明早期水流速度快,流速快说明早期水量更大,气候更湿润;晚期水流速度小,水量少,气候更干燥。因此气候由湿润变干燥。

10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