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7天免费试用”“1元享7天”等已经成为很多App软件招揽用户的重要手段。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掉进App“免费试用”“低价享用”陷阱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的点击免费试用后即默认包月包年套餐;有的低价试用并宣称低价续费,结果续的是高价套餐;有的免费试用期界定模糊不清,隔段时间第二次点击即默认支付一年会员费。

目前国内App总数多达260万款左右,各款App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然而,部分App隐藏的“陷阱”也不少,此前媒体曝光过放贷、续费等“陷阱”,如今又发现多款App存在“免费试用”“低价享用”等往往让用户防不胜防的陷阱,这既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是在扰乱App市场秩序、阻碍新型消费增长,亟待引起App运营商、用户、监管者高度重视。

App既然宣称“免费试用”,就应该诚实守信兑现承诺。然而,部分App的“免费试用”其实是骗人上钩的诱饵,一旦用户开通“免费试用”,要么试用后立刻扣费,要么试用期还没结束就提前扣费,要么试用期满变为自动续费。即用户本想免费试用体验一下,没想到被默认包月包年套餐持续扣费。即便用户点击免费试用后立即取消试用和“订阅”,仍被扣一年会员费。

从多位受访者描述来看,这类App对“免费试用”陷阱进行了精心设计,除推出“免费”“低价”诱饵外,还善于玩视觉游戏,如放大“免费试用”字体,缩小“到期自动续费”字体,并让付费提示一闪而过,这让用户很容易掉进陷阱,即便有用户发现上当受骗想要维权却不易,因为连客服都联系不上。由此看出,这类App套路满满、花招多多,侵害了用户多种权益。

这类App宣称“免费试用”,实为“钓鱼上钩”后再实施收费,即通过虚假宣传来误导,侵害了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又在收费环节换弄花招,侵害了公平交易权;由于给用户造成一定财产损失,还侵害了安全保障权。鉴于这类App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来获利,已经涉嫌欺诈。对这种欺诈式营销,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遏制以维护用户权益。

从用户角度来说,要对App“免费试用”“低价享用”等诱惑保持高度警惕。“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免费试用”最终目的还是收费。用户要少些免费占便宜的心态,更要对商家宣传、合同进行详细浏览,才能避免掉进陷阱。一旦上当受骗,用户要勇于维权,类似“所扣费用不是太高”“维权又太费精力”等心态不可取,这正是商家所期待的,也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从监管角度而言,要进一步对App涉费问题加大治理力度。虽然有关方面对自动续费乱象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围绕App涉费问题依然乱象不少,不仅自动续费“旧病”未除,又添“免费试用”等“新病”。这有待健全制度,在法律法规中增加免费试用条款,也要开展专项整治,可通过鼓励用户提供问题线索,对这类App进行精准打击,不妨以欺诈立案,以消法判赔。

鉴于这类App较分散,侵权方式多种多样,加之用户维权成本高,消协应当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维权。鉴于App涉费问题比较突出,既要加大抽查力度,又要探索建立“黑榜”。如果公布“黑榜”使其变成“避坑指南”,不仅能提醒消费者,也能对不良App起到震慑作用。总之,只有将“免费试用”变收费诱饵视为欺诈式营销,认识到其恶劣后果,才能下大决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