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创建的农民政权。

这次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自一八五零年末至一八五一年初,洪秀全带领农民军在广西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开始,到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金陵,改名天京,建立政权。自此,太平天国陆续占据诸多重镇,成为了清政府无法忽视的存在。

有人称太平天国打下了中国半壁江山。那么,太平天国政权巅峰时期管辖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呢?

对于太平天国政权的巅峰,有学者提出,应该从战略形势、财政情况和领土面积几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史书及清朝晚期太平天国文献记载来看,太平天国一共有三个时期,可以称作巅峰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巅峰期是在一八五四年初,洪秀全定都天京前,太平军的领导核心把精力都放在了对天京的部署上。

此时,太平军对其他城市基本上采取了只攻城不留兵的策略。仅仅派兵驻守了镇江、扬州等军事重镇,来保卫天京的安全。这时的太平天国实际上是没有所谓的疆域领土概念的。

而后,太平军以天京为中心,进行了西征和北伐。其中,北伐军虽然剑指京都,看似对满清首都极具危险,却并未在沿途对主要城市加以控制。

西征军则成了太平天国开疆拓土的主力部队。他们从天京到武昌,一路打到湖南岳阳,进而控制了长江一线,包括安徽安庆、江西九江、湖北武昌、湖南长沙在内的诸多重要地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太平天国在一八五四年管辖的领土势力范围,从地图上看,形状就像一条长蛇。长江流域除皖北以外的其他主要咽喉要地都在太平军手中。

此时曾国藩的湘军还未崛起,清朝军队也被北伐军吸引,无力阻止西征军开拓领土。太平天国的领土面积大概有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左右,处于战略形势最好的时候。

第二次巅峰期是在一八五六年中期,翼王石达开面对湘军的步步相逼,力挽狂澜,完成了一系列华丽的操作。他取得了九江、湖口大捷之后,击败了湘军主力,开始对湘军进行反攻。

在夺回武汉三镇后,石达开放弃了向湖南发展。并转向江西进兵,并控制了大半个江西。这一时期被很多学者公认为是太平天国的鼎盛期。太平军对清军总体保持着攻势。

太平天国此时的管辖的领土范围已经超过了一八五四年,面积达到了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但湘军已经崛起了,曾国藩强大的水师,让太平天国丢掉了长江流域的控制权。湘军占据了上风,先后夺回了湖南岳阳、安徽庐州等地区。并对武昌进行了疯狂围困。

所以说一八五六年中期,太平天国领土面积虽大,对清政府的压迫感比一八五四年要弱,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渐渐走了下坡路。

第三次巅峰期是在一八六三年,也就是太平天国政权覆灭的前一年。忠王李秀成率领东征军先后攻去了包括杭州、苏州在内的江浙大部分地区。浙江九郡一大半被太平天国收入囊中,在江苏战场,则是兵临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东征军的胜利让太平天国在财政上达到了顶峰。让太平军各位将领过起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但这就好像是太平天国的回光返照一般,已经无法阻止湘军对太平军的围剿了,被灭掉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时太平天国已经丢失了安徽、江西大部分地区。天京门户大开,领土面积也比一八五六年要小一些,理论面积接近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但实际控制的面积已经不足一百万平方公里了。

以此来看,太平天国管辖领土面积最大时期是在一八五六年中期,战略最具优势时期是在一八五四年年初,而财政最富庶的时期是在一八六三年。

如果不是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领导层自相残杀,大大损失了战斗力,那么太平天国管辖的领土面积也许还会进一步地扩大。